令人不适的样板戏

前3集很优秀,非常优秀,虽然巧合多了一点,但是永和号起义情节紧张刺激,作为休闲娱乐的消遣品真的不错。
到第4集崩了。因为我突然意识到这部电视剧的编剧导演就没琢磨过怎么去刻画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净想着宣传二字了。在这个剧里,王长林是我党军队的形象代表,智勇双全遵守纪律,但是作为一个人物来说,他并不合理。去做渡江侦查,王长林下属杨蛟擅自离队,被国民党军发现,实际上侦查任务就失败了。国民党军得知自己这边来了探子,布防肯定要改,白侦查了。这么大错误,剧里面就轻飘飘说一句回去收拾你们。那回去收拾了么,怎么收拾,没拍给我们看,我们不知道,我看杨蛟还乐呵呵的,还有时间跟上司贫嘴。
反倒是原国民党军起义过来的欧华借老百姓大轴改船,被吼了一大段话,说解放军不应该拿群众一针一线。但人家是无心之失,事先不知道这规矩;借大轴也是为了他王长林的侦查任务;而且人家真心实意地想还大轴,哪想到你王长林把船搞丢了。欧华真的罪不至此。
两相对比之下,就发现王长林这个人完全不合理。这部剧里,拍什么,不拍什么,完全不是由人物塑造带着走的,是宣传内容带着走的。我要宣传人民解放军伟岸的形象,所以我就要在台词里吼出来。至于人物丰不丰满,合不合理,不是要考虑的事情。
这不是一部好的电视剧,但这也不是成功的宣传。喊标语口号不会让人信服,你得有实际行动才行。你可以去拍王长林为了还这个大轴付出了怎样辛酸的努力,然后对老百姓说句这么苦这么累没关系,因为我必须要归还大轴。实际行动会让人感动,喊口号不会让人感动。以身作则会让人感动,逼着别人去遵守纪律不会让人感动。
其实我挺喜欢前3集那种知识分子和工农兵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的桥段的。可能现实中不会有,但是我喜欢看,彼此信任的友谊是令人感动的。可惜了。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