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心
1979年,陈忠和调到中国女排当陪打教练,郎平还是一个拥有先天优势但是体能不足每天举铁的女排运动员。没有钱、没有技术,有的只是一股精神,一股把失去的十年夺回来的力量,一份为国争光的信念,支撑着中国女排在1981日本世界杯夺得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陈忠和执教中国女排,而郎平则是美国女排的主教练,在这场中国主场,全民都寄与重大期望的奥运会,中国队以2:3憾败美国队。虽然赢了比赛,但是郎平收到很多中国观众的骂声。作为教练,郎平是非常专业的发挥职能,带领自己的球队取得好成绩。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她心里并不好受。近30年前,她夺得世界冠军时,全国人民又蹦又跳,上街庆祝夺冠。今日夺冠,却有一种“热闹都是别人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觉。”
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前,郎平又回到了中国女排国家队,这时的中国女排,队员青黄不接,在世界排名并不靠前。陈忠和说,主动让贤请她当总教练,是因为郎平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个符号、一个民族记忆、一种中国精神的代表。“郎平”两个字,就代表人中国运动员咬定青山不放松,困难面前愈挫愈勇的顽强精神。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中国女排在极其简陋的训练环境下,夺得了冠军。在经济发展,社会多元的新时代,为什么女排队员们反而不能赛出水平?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集体荣誉感和深沉的报国之情减淡了。在郎平和陈忠和的激励下,中国女排找到自我,在巴西主场比赛中,胜过巴西队,再次登上世界之巅。这次夺冠,又是举国欢庆的一次。从郎平夺冠,出走,再夺冠的叙事中,在美国,郎平获得了个人的成功,但是再回国,郎平将个人的命运和民族的胜利紧密结合在一起,她的夺冠,不是个人荣誉,更是国家民族的荣誉。
© 本文版权归作者 sara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