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18岁男生一点的小感想罢了

开学后的第一场电影专门留给《郎平传,不对,是《夺冠,或许以郎导命名会更显而理解吧,但的确对于女排多数经典的夺冠郎导都是不可缺少的存在,所以叫《夺冠也没什么可争议的。比较失望的点一是在之前改名风波下提到的陈导,彭昱畅演绎的青年陈导很生动,但关于陈导的成长史表现的为免太过狗血;黄渤老师在中美大战前唱的那段《爱拼才会赢,不知道是不是历史还原,实在一言难尽。二是吴刚老师饰演的袁导在中日大战最后对白浪饰演的郎平的呢段独白,生硬且尴尬,全靠吴刚老师眼里的戏撑了下来,估计是陈可欣导演实在找不到更好的表现手段吧,毕竟作为主旋律电影,呢种情境下也很难有更好地处理。三是对于08年后低谷期的女排,陪伴我成长起来的08-12赛季,虽然没有04黄金一代和如今白金一代的成绩,但导演只用了“青黄不接”四个字了了概括,对我个人情感来说是接受不了的,至少呢是一段属于我青春的白月光,果然不够优秀是不能够被历史铭记的,至少往往不是。
比较惊喜无非各种隐藏大佬,巴西女排的帕乌拉,杰奎琳(戏精终于演戏了哈哈哈),自由人莱亚,美国女排的汤姆洛根,江苏男排里的颜廷伟(明明198不知道为什么电影里要说190),陈展饰演的孙晋芳,蒋倩雯,王辰玥,王宁和刘聪聪饰演的08白银一代,最可爱的是演大梅的小主攻背影也太像了,几次恍惚,要是能请大梅来多好啊(不过基于对“青黄不接”的五年概括,料想陈可欣也不会请他们来参演,比起坚持到郎导新一代女排的大丽魏秋月和惠若琪,“被遗忘的一代”显然是一种悲剧。)
无数次恍惚,想到球场打球沾手飞的我[捂脸],看到曾经呢个学生停课工人罢工看比赛的年代,又想起那个高一军训偷偷躲起来看比赛的小孩。
最后再次表明一下我的看法吧,不愿承认08-12一代的青黄不接,或许这个词很合适,对,即使它很合适放在这里,胡进指导和俞觉敏指导也尽全力为女排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对于我最爱的大梅 可惜她没有在最好的年代遇到郎导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