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以为这就是真相了吧 但其实不是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完立刻过来写的影评 算不上“评” 只是记录当下感受 剧透提示⚠️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种感受:
你对一个人 事 物 不带任何期待的走近Ta
Ta却让你一次又一次的惊喜。
这部影片就是给我这种感受。
本来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杀人事件,以为的“嫌疑人”与“被害者”的遗体在出租车内被打捞发现,然后去找真正的“杀人犯”。
人物逐渐上场,我的初印象:
林超凡:绝对有猫腻,像是“杀人犯”,预定一下。

唐曼:遭受过创伤。
向晴:警察是这样的?感觉好虚弱,难道是一个开了金手指的人。(类似:一看到别人说谎就感应到真相,最后戳穿他们,但这个技能的代价是自己的身体,人设 是被警察请来帮忙的人。)
【强行让向晴变成“猎谎者”,对于向晴人物初印象的错误判断也让下面思路开始走歪】
向东的女朋友:感觉要搞事。毕竟前面铺垫了出租车司机,而开始她又在窗外望,所以她男朋友应该是那个出租车司机。
向东:感觉是粗鲁但朴实的人
【开始的确没注意 向东 向晴 名字上的关联 要不然一下子就能联想到了】
所以,我以为的结局:林超凡杀了人,让向东处理尸体,向晴抓到凶手,大爽片,完。
我百无聊赖的继续看下去。
向晴“提审”林超凡,没有录音笔,没有摄像头,没有任何设备,我对她的身份更加怀疑。
因为我最初的先入为主,所以林超凡与向晴所述的第一版“真相”,我坚定,绝对不是真的。
接着林超凡说的第二版“真相”,存疑点也很多,我继续往前看。
当向晴说出她以为的“真相”的时候,林超凡说了他的第三版“真相”。
就这样了吗,就这样结束了吧? 林超凡打算跑路的时候,我心中暗想:“确实还是恶人啊。”
但他折返回来,瞬间pia pia打脸的时候,
我意识到,这不是最终的真相。
的确 最终结局,是看起来柔弱且受伤的唐曼杀了秘书,林超凡为了妻子一次次改变“真相”,用这种方式爱她,最后也因犯包庇罪判刑。
向晴也为她所做的事,被处以有期徒刑。

最后以暖色调的镜头结束了这部电影,
一切都充满希望。

我先入为主的以为林超凡是坏人, 当然,这也达到了导演想要的效果, 能够给你一次次的反转来让我惊喜。
再想想生活中的我们,
我们对人 事 物的印象也容易先入为主
每天被各种嘈杂的声音包裹
从中拣选自己同意的
就以为是“真相了” 但其实
你觉得坏的人,可能是最善良的
你以为的正义,不一定为真正义
“不知全貌,不予置评。”
而全貌究竟是怎样的呢?
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