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显的寓言,明显的隐喻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本文基于https://bbs.hupu.com/35902546.html 的基础上写成,本账号与虎扑“有木有昵称”是同一人)
其实之前通过公众号文章大致了解了剧情但是一直没看过全片,这次看的时候实话实说有点兴致不太高……
先说说设定,emmm这个监狱的设定其实感觉有点刻意了,是比较明显的隐喻,在我心中这部就和金基德的《人间空间时间和人》还有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的《母亲》某种程度上有点类似,都是为了表达好自己的隐喻,将隐喻凌驾于正常的合理的叙事之上,有点偏向于超现实的架空现实的感觉了,但又不是完全纯粹的超现实。(我提到的这两部评价好像都挺两极分化的)当然也不能100%认定这样就是不好,但我觉得这是要比把你想传达的东西放在平和的不夸张的叙事中、不那么直给的方式稍微低级一点的
总的来说可以很清晰地分成三个阶段吧。老头这个角色就是一个普通的监狱室友的感觉,主要起到介绍这个监狱坑和展现人性恶的一面的作用。171层有点黑暗森林的感觉,囿于资源的有限性,老头就先下手为强了。不过好在之前铺垫的那位找孩子的母亲救了他,说明之前表达出来的珍视和怜惜是会得到回报的。而后来那位女室友就是提供了监狱外的更加上层的视角吧,介绍了外面的设计者的初衷,不过在亲身认识到这个监狱的残酷之后希望破灭了生命也放弃了,也从侧面印证了监狱机制的残酷无情、不可改变和“自发性团结”的不可能。而最后这个愿意和他一起下去雨露均沾的室友则代表了一种机制内部的自反和自省吧,毕竟本可以在上面“养尊处优”的,却偏要放弃轻松的生活下来走这么一遭。其实之前也有过自省,但那些人选择的是消极的自杀,而他俩选择的是积极的去改变,哪怕代价是放弃自己的生命。这么看下来,“反叛”和反抗机制的力度是不断加强的,第一阶段是在艰难处境中改变自我,被捆绑的男主对老头说的那句话大概记得是“要负责的人不是上面的人,不是处境,不是管理局,只是你”;第二阶段是试图温和地进行改变,但不激进的手段就没有效果,在意识到202层的艰难处境后选择自杀;第三阶段是积极地抗争,不惜任何代价。不过,这种自省可能只有在上层的相对优越的生存环境中才能够滋生并且实施,如果是在下层,满脑子只会想着如何活下去、也无法干涉到食物的分配,想来挺悲哀的。
再回过头来说说人设。其实感觉男主就像是堂吉诃德吧,就是那种非常理想化的想去改变世界、稍显“眼高手低”的这样一个比较伟光正的角色,但这就比较缺少人物弧光、比较单调(而当他吃掉堂吉诃德这本书之后他也被迫堕落、开始吃人肉);而上述三阶段其实也就代表了三种类型的人。然后由于全程是男主的视角,更上层无缘得见(不过6、33基本上可以算上层了),倒是在最后下去的时候目睹了很多下层的惨象,还挺触目惊心的,还有男主在171、202应该也算底层了,总的来说对于阶层的描绘是全都照顾到了的。但反正最后呈现出来的这种阶级和社会的状态我总觉得比较隔靴搔痒、浮光掠影,我想可能是因为在这里人物被简化为了只有吃和睡两种日常生活状态、没有别的活动了吧,显得比较单调(对这部电影第一反应没觉得特别好看的原因可能就在简单的设定、简单的生活还有操纵着一切又始终缺位的幕后设计者领导者上,没能展现出一个完整的丰富的社会)。然后这种每月随机分配楼层的法则可能是为了让观众随男主一起领略各种阶层的生活状态吧,但显然这和现实社会的分层是有较大差距的,现实中更偏向于强者恒强的阶级固化、不会有凌驾于全部阶层之上的看不见的手进行随机调整。其实监狱外的设计者这一角色也让我比较困惑,如果真的关心囚犯们为何对各种惨象视若无睹?如果压根不在乎他们又为何把没被吃掉的奶冻归因于厨师的头发?还有202层、还有小女孩的存在都与女室友的话相矛盾了,说明在设计者之上还有狠角色蒙蔽了他们、将监狱坑设计的更加残酷?而小女孩就是下一代、就是改变机制的希望,但我没太理解既然上面都开始吃人了小女孩是怎么活下来的呢?以及为什么老头说不需要送信人主角就下来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