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思考

看到第四部了,第四部还没有看完,但已经有一些思考。《大明王朝1556》和《铁齿铜牙纪晓岚》都是历史剧,主题最多深化到领导人治国的思想。都揭露以下两点 1.贪官的敛财之道,奸臣的处世之道,还蛮有意思,也让人感叹。只要方法适合,条件允许,邪恶的力量也可发展壮大。这就是盗亦有道吧。 2.其次,揭露领导人明白天清地浊,人世总归是清浊皆存,作为帝王,确实要兼容并蓄,但是也必须要惩恶扬善。关于惩恶扬善,我觉得明朝嘉靖帝和清朝乾隆帝,都做的不尽善尽美。 除此以外,让我有感叹的是《铁齿钢牙纪晓岚》里,关于乾隆帝和和珅的朋友情。眼看着纪晓岚已经把和珅打入大牢知罪的时候,乾隆帝向纪晓岚求情。理由是,乾隆需要和珅,需要朋友。淡淡一句请求的原因,道出了帝王的无奈,也让人深究体制的缺陷。 作为皇帝,乾隆其实也蛮不容易。没有朋友不说,就连亲情也和政治连接,不免沾染政治的无情与血腥味。除此之外,事业上,看似已是天下之主,可皇帝却要害怕百姓的舆论,怕天下人指责你这个皇帝昏庸无能。有时皇帝辛辛苦苦为天下百姓做了那么多事,不说成效好坏,可天下给了皇帝什么?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皇帝的第三层次的需求,也就是情感的需求,也总是缺乏的吧,不过好在皇帝物质不愁,他人的尊重不愁,自我价值的实现也不愁,所以体制缺陷,已经这么小,感觉体制已经蛮好了。因为越长大越发现,评价一个体制的好坏,不在于他是否能多推动社会进步,而在于他缺陷毛病,能少一个是一个。 转过来,又感觉和珅是多么的聪明,他洞察到皇帝情感世界的不顺,所以给皇帝一段温暖的友情,也保证了自己在乾隆时期不败的命运。(虽然嘉庆帝一上台,他就凉了,不过他这种巨贪,能存在几十年也是很厉害了) 另外,我觉察到皇帝这个职业,对个人的思想境界要求极高。乾隆帝已是个伟大皇帝,但他对爱情的情商,“好色”的程度多于“真情”(我不知道准不准确,因为我没有翻阅史实,我只是根据电视剧来看😂😂)还有许多昏庸的皇帝,沉浸在后宫佳丽的荒淫之中,连最基础的人欲都没有堪破,如何修身明理。 想到这,我不禁赞同苏格拉底的一个观点,他认为国家领导者应由“哲学王”担任。现在想想,觉得好有道理。那些骑马射箭,军事掠夺取得王位的帝王,有多少是懂得治国的呢? 以上是对两部历史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