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秋蝉》,逐集沉浸式解析属于叶冲的潜伏行动(EP02)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秋蝉的故事进行到第二集,在主要人物大致介绍完毕之后,开始发放主线任务,处理叶冲开局就遇到的无上线无下线的难题,同时满足宫本cosplay的心愿,让他假扮了鱼鹰在盛记制衣店做老板,企图抓住在他们认知中一定会来接头的秋蝉,由此进入本集第一个高潮,即盛记制衣店捕蝉事件。
不得不说宫本作为一个搞消息的情报人员,对于人类行为的观察和模仿能力还是很在线的。就拿假扮鱼鹰在盛记制衣店埋伏这场戏来说,宫本本身角色是老板,故而完全可以坐镇柜台更好地观察进店的人,也能集中精力等待传说中的秋蝉出现,可是宫本还是亲自下场做生意并卖力推销,带客户看产品喝茶还送出门,完全商人做派。可能秋蝉抓住以后,这家铺子就能收作私产了吧(狗头🐶)不过也正是有了宫本送客出门,才带出了池城的线和镜头,使得之后池城目睹叶冲“杀”掉假秋蝉,从而更加怀疑叶冲进而着重调查叶冲的行为合理化。
导演对于镜头语言的运用很是纯熟,从墙上的钟表再到宫本,并向后推进进入后方隔间,再从叶冲身上拉开,从而表明在这个密闭空间里的主角身份,同时提醒各位看官,时间已迫近下午一点,按照约定秋蝉该要现身了。叶冲这只真秋蝉还困在隔间内,仔细思考对策。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的猎捕行动会以失败告终,日本军方如果没有任何收获,必然会怀疑是否有间谍将捕蝉行动的消息泄漏,而唯一的有用线人又是自己打死的,到时候定会引来宫本更加猛烈的猜忌和针对,甚至将泄露消息的锅安在自己身上,自己在日方的活动多少会受到限制。且秋蝉会来香港已成既定事实,日方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卧底,大肆搜捕之下自己的秘密是否还能保住就不得而知了。所以此刻的叶冲心中有几分焦急,几分烦躁,可能还有几分对日军更加浓烈的厌恶,顾忌到佐藤还在这个屋子里等“鳖”入瓮,自己完全没有办法离开或者作出部署,思及此,叶冲微微转头瞥一眼佐藤的方向,叹口气又转回头,一呼一吸间足以感受到叶冲的不耐和压抑。

假秋蝉与宫本接头后,叶冲透过门缝观察二者动向,这里有一个叶冲眼神的特写镜头,即由叶冲的右眼透过窄小的细缝转向左眼,目光由睁眼平视转向敛眼审视,情绪则由疑惑转向怀疑揣测。这场转换仅用了4s-5s的时间,却能包含诸多意味,值得细品。

镜头再次转换切入隔间,此时叶冲脸上已无任何审视意味,应该是想清楚了这个秋蝉之所以会出现在这里,是因为组织应该已经掌握鱼鹰遇害的消息,并推测到接头的秋蝉会有危险,便派此人先行一步来假冒秋蝉,给真秋蝉以示警,掩护秋蝉安全撤离,同时扰乱日方视线。断定此人是自己的盟友以后,叶冲无法坐视他在自己面前丢掉性命,故而在几番挣扎考量后仍是借助手表反光向假秋蝉发出暗示,希望假秋蝉可以警觉并逃出围捕。
假秋蝉是抱着替秋蝉死的决心来赴约的,只要假秋蝉出现,日军军方就不会怀疑到真秋蝉,只要假秋蝉牺牲,从此真秋蝉便能以另外的身份继续为地下党办事,为革命事业出力。这里也可以感觉到秋蝉的能力不错,在地下党组织中地位很高,能够为地下党带来更多的好处,所以组织在安排掩护秋蝉的时候才会做出必要时刻牺牲同志换取秋蝉性命的决定。假秋蝉见叶冲始终无法接受杀害自己的任务故而决然拿起配枪借叶冲之手结束自己的生命,顺利完成任务。
假秋蝉的上线从剧情看来就是单纯掩护叶冲,替叶冲赴死,并扰乱日军视线,任务简单到没有给这位伟大先辈一个名字,但又沉重到让人无法忘记他果决开枪的手和倒下后抑制不住的微笑。战争年代,哪有革命不流血?那条能够解救四万万中国民众于水火之中的光明之路,显然是靠无数个檀香鱼鹰,云雀风帆的身躯铸就,也靠无数个未曾在时间的回廊上刻下名字的人的鲜血汇聚,更靠无数个潜伏在黑暗中连身份都可能无法得到认可的谍报人员的无畏铺成,假秋蝉如是,叶冲易如是。
本集第二个高潮点,是捕蝉行动失败以后,叶冲宫本佐藤三人的对峙,也是本集的一个修罗场。
三人齐聚佐藤办公室,宫本以为自己抓住叶冲通敌的石锤,觉得拉叶冲下马一定稳了,所以态度嚣张语气挑衅,拉手撩袖子的动作是杀伐果断干净利落。可惜叶冲小脑瓜动得快,嘴皮子也利索,加上嘲讽buff,立马反驳宫本,双方在佐藤面前扯头花互撕,场面激烈,佐藤看戏也看得津津有味。直至下属将报告带来证实假秋蝉确实死于叶冲的配枪,三人状态才有所变化——宫本由信心十足变为难以置信,冲冲子由愤怒变为微微不屑和嘲讽,藤藤子则看戏看够了出来总结收场并维护一下冲冲子防止他忍不住去写信。别说佐藤看得过瘾,我也看得很过瘾。导演用怼脸大镜头尽量捕捉到每个演员表情中的细微变化,通过微妙感让人不自觉地进入到剧情中,甚至于与自己喜欢的角色心意相通,沉浸式体验感十足。
抓叶冲去刑讯的愿望扑了空,宫本就计划给叶冲买黑热搜,将自己杀害革命党人的事实转嫁在叶冲身上,以此来掩护自己,顺带恶心恶心叶冲,但在佐藤这个老情报员来暗示可以借助热搜引蛇出洞以后,加诸在叶冲身上的危险就又多了一层。叶冲将来不仅要承受全香港乃至全中国人民的恨意,防备各方势力的暗杀,也要绞尽脑汁打消日军的怀疑,阻止宫本在背后搞小动作,防止日军发现自己的秘密,潜伏任务难度再次攀升。
本集还有一个值得剖析和解读的片段,是叶冲回忆青年时期与檀香邂逅相知后的相处,重点片段则是檀香引导叶冲走上革命道路为地下党服务这一小段。
青年时期的叶冲坐于窗前弹钢琴,窗外是热血青年的呐喊声声入耳,扰乱叶冲的心绪,牵动叶冲那颗依然向着国家的心,指尖流淌的音符变得杂乱无章,按键的手指愈发用力,一切一切仿佛都在帮叶冲诉说自己纠结的心情。直至檀香出现,叶冲更加没有心思弹琴,这里的叶冲没有会见友人的欣喜,也没有起身或抬头与檀香交流,而是面对钢琴低头不语,浑身散发出一种愤慨和无助之感。我觉得这时的叶冲确实需要有人来指点他,所以后面檀香的劝说和安利就变得顺理成章。即便是剧本的逻辑安排合理,在画面展现和情绪传递上也离不开两位演员的精妙把控。
对于叶冲来说,这一段可以说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自幼接受日本教育熏陶的青年,在身份和压力的层层包裹下,内心依然生长着一株名为爱国的幼苗,亟待一个机会,便能以摧枯拉朽之势破土而出,而檀香的出现和引导,正正好为这株幼苗带来阳光雨露,也带来奋力向上的信仰。信仰之力之强大,足以支撑叶冲在敌人枪口刀尖跳舞时充满斗志,无怨无悔。看到这里不由想要感谢檀香同志慧眼识珠,感谢叶冲同志葆守初心,感谢真实历史中千百个像他们一样的斗士,秉持信仰,忠贞爱国,看惯生死,换来今日河山。
除去剧情,导演在镜头语言的运用方面也值得研究。
开场时,叶冲独自静坐在桌前,一面是阳光,一面是暗影,叶冲被光影分割成两半。看过很多剧评都说到这里在暗示叶冲一明一暗的身份,点明“分身”的艰难和孤独,同时也看出此时的叶冲一定对自己所处的情况感到十分头疼。
盛记制衣店里,众人藏在隔间内等待大鱼上钩,此处叶冲的站位有两种光影,大片的暗区和夹缝中的亮光,既对应了自己双面间谍的身份,也对应自己于夹缝中汲取光明的艰难。

宫本捕杀秋蝉失败后回到制衣店复盘(嗯?复盘的复盘?❌禁止套娃)这里将当时的情景与宫本的复盘分析剪到一起,案件重现,画面以彩色和黑白隔开,清晰明了,处处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人不禁想要跟着宫本一起分析是否有漏洞。而宫本也确实业务能力一流,冷静的状态比冲动暴躁的状更能找到事件的线索和突破口,准确揪出叶冲的怪异举动。
宫本向小岛介询问站位的时候,镜头的位置在隔间,从门缝里拍到的是宫本,而小岛回答的时候,镜头的位置在大堂,从门缝里看到的是当时的叶冲,画面并未像之前复盘的时候一样处理成黑白,而是保留了和宫本一样的彩色,使人有一种二人正在对视和较量的感觉。

当然,这一集也有一些瑕疵的地方。首先是主角叶冲的年龄问题。已知当时的掌权人是昭和天皇,生于1901年,至本剧事件发生时已逾40,剧中交代了叶冲曾与日本天皇一起听过养父的课,由此推断叶冲的年龄应该在35-40之间,出生时间在1901-1906年之间。而剧中又提到叶冲15岁被送到上海参加秘密培训,1937年与檀香相遇后以进步青年的身份加入地下党,那么叶冲的出生时间应该在1912-1922年前后,不知道此处是bug还是后面会有解释,也有可能是冲冲子太聪明了小小年级就能和成人版的天皇一起上课吧🙈🙈🙈
再来是台词方面,出于职业习惯,在观剧时一些语序不当的台词总会让我有点不舒服。比如池城见老魏,老魏讲述地下党组织情况的时候有一句“可没想到就在今天晚上,日本人发现了盛记制衣店,没想到老何同志也……”两个“没想到”出现在一个句子里,重复赘述。此外还有“而且再说了”等口语化的语病,不过无伤大雅并不影响剧整体效果。
当然,第二集依然有一些疑点暂时没有得到解决。
第一,叶冲找到假秋蝉的时候为了证明自己的身份,说到一句“金汇港,杭州湾,我的上线代号檀香”,直觉告诉我这两个地点应该不同寻常,但我搜索地名以后一无所获,甚至在地图上将两地标注起来寻找突破点,也只能找到上海师大这一个可以深入挖掘的地方。也许只是叶冲在这两个地方与檀香一起执行过秘密任务被组织记录在案,也许真的有深意等待后续剧集解答,希望有一天可以知道这两个地点到底有什么用意。
第二,池城与魏叔讨论假秋蝉之死时,魏叔的一句台词是“党组织在密报中提到的,要向香港派出一位神秘人物,会不会就是秋蝉”,而这位神秘人物的相关讯息就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句诗,这也与第一集中檀香对叶冲指派任务时说的“组织上决定派一个同志前往香港,随时准备接受执行这个秘密任务”相吻合,可以大胆推断,叶冲除了潜伏,大概还有第二个任务没有交代清楚。
第三,檀香在书店与书商讲价的时候,镜头给了书籍一个特写,是上海文通书局刊印的《唐宋新选》,不知有何用意。
剧情在这里依然进度缓慢,属于叶冲的高光时刻还在蓄力中,但是无论从情节设置还是拍摄手法都引人入胜,不自觉想要追下去,看好《秋蝉》走势,期待叶冲潜伏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