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还能保持舒适感,但情节设计离谱了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追剧多年,似乎终于曲终落幕。主要人物没有招恨的,都感觉可以微笑着说拜拜。但是回头一想,还是觉得最后的情节太离谱了。
一、卧底的老美女被堵在地下室自杀。
联合国总部在美国,而且是最高级别的安全保卫对象,也是受中情局等多部门最严密监视的地方(因为外交人员里有大量间谍早就是常识了),在那里美国的特工和特警数量必然是占优势的。试想,如果俄罗斯特工那么容易公开抢人,那美国这边的人要叛逃也太简单了吧。 反正老美女也没必要再保密了,那还有何必要往没人的地方跑?就直接动用常规警卫力量,俄罗斯人如果没有一个排的兵力,他能干什么?而且如果剧情就是想让老美女死,死法多得是吧,唯独这个貌似悲壮的死法,不慎有点傻缺悲催。
二、索尔家被随便控制。
且不说索尔肚子里有多少秘密,应该受贴身保护。单说他现在的职位,他是可以随便出入白宫,进入战情室,跟总统促膝抚背的,这样的人的住所能没有高度现代化的与特勤局联网的安保系统?他被俄国人绑了一夜又半天,如果不是因为提前有约会,再过半天也不会被发现,有这工夫,给他注射致幻药物,能套出不少情报吧,而且俄国人还能全身而退。这也太低端了。
三、俄国信守承诺交出黑匣子,还开新闻发布会。
刚刚俄国的代表还因为美国即将跟巴基斯坦开战而高兴,为什么转过脸来就愿意挽救危局了?那人不是说,眼看着巴美两国冲突,他就可以升职了吗?为什么不等美军已经开了火、错杀了好人、犯了无法挽回的错误之后,再装作刚刚得到黑匣子的样子,讲出真相,让美国出尽洋相?或者像大多数时候一样,悄悄把黑匣子通过匿名渠道漏给媒体,自己在国际社会面前装作毫不相干的样子,毕竟谁发布消息谁就要解释自己是怎么得到黑匣子的。要知道这次交易跟交换俘虏之类的行动不一样,卡莉根本代表不了美国政府,甚至在她绑了索尔之后,她连情报机关也代表不了了, 拿到名字之后不履行约定,最多就是损失一个叶夫根尼,因为卡莉可能开枪杀他。那这么说,倒是俄国情报机关更仗义,不让自己的特工赴死?或者说,俄罗斯也不希望美国真的在巴基斯坦开战?那么这个原因就需要剧中给出解释,哪怕一两句解释也行,完全没有,逻辑上就有点弱。
四、巴基斯坦真敢对越境的美军发动核战争。
美国代总统没有说要颠覆巴基斯坦政府,没有说要占领巴基斯坦领土,只是要抓一个刚杀了美国总统的人(这人自己主动承认了)。要知道,世界上任何一个人杀了美国总统,都等同于向美国发动战争,即使是俄国人干的,美军也是照打不误,世界毁灭也在所不惜的,这件事上美国并不理亏,绝不可能指望美军能克制或退让。这种情况下,巴基斯坦说说硬话、甚至派小股军队到边境上对峙一下,都是正常的,但是真的动用核武器跟美军拼命?拜托,即使是憨憨的巴铁兄弟,也傻不到那个地步,那不就等于为了个笨蛋恐怖分子把自己的身家全搭上了吗?
五、卡莉仍然能发展下线,并用普通邮件传递情报。 她作为叛逃特工,在俄国生活,并写书批评美国,这都可以。但是她能得到信任?这回换俄国人傻白甜了?她这次与俄国人的交易是被逼迫进行的,丝毫不能证明她有“弃暗投明”的动机。叛逃者出于种种原因充当双面间谍的事情,在历史上多了去了,更何况她的女儿还在美国,是现成的人质,任何大国的保密制度对这种人都是严防死守的,她一定会处于全天候的监视监听之下,她居然还能靠自己发展下线?所以最后那本书,纯粹就是煽情怀旧,连密码都没有,直接塞张小纸条,就能从俄国人的严密监视下寄出来?原来的卧底能那样送信,是因为她从来未被怀疑(但其实也够扯的)。卡莉是监控对象,难道俄国人是瞎子,不会检查她的邮件吗?而且由于她之前做过的事情,索尔怎么可能继续相信她?如索尔所言,她的脑子确实已经被对方深度地影响甚至操控了。
这部剧前期的剧情给人高度写实的震撼,其代价就是卡莉的身心已经被摧残殆尽,这个时候强行让她原地满血复活,又春风满面地投入新的战斗,这就使卡莉在某些方面成了超人(以及别人成为笨蛋),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前期剧情中卡莉人性化的情感困境带给观众的感动。
如果同样是脱离现实、照顾观众感情,让我来结束剧本的话,我会让卧底的老美女脱险,隐姓埋名,当然她以后能否善终,观众可以自己想;因为索尔的抢救行动造成联合国楼里的外交失态,所以索尔引咎辞职去养老;而卡莉,以背叛所有人为代价,最后一次(可能)拯救了数万条生命之后,终于可以退出这个浸透着血污的行当,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小镇或小村里,悄悄地终老了,尽管在睡梦里,她还会偶尔见到Brody、Peter、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