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无雨 地上无伞

记得小时候看的时候,结局总是叫人满意不起来,可能是受到了新白的影响,觉得最后许仙和白素贞理应团聚,法海不是主角,只是剧情需要的报幕人。但既然导演和编剧赋予了这个古老的神志故事新的内核,从青白两蛇初到人间,到法海被塑造成一个也会动心的凡夫俗子,可见徐克和李碧华的《青蛇》给了这版白蛇传最多的灵感与创作空间。
最喜欢的部分还是编剧新杜撰的半步多,那时,白素贞还是懵懂,小青依然相随,大胡子还没遇到女儿,许仙也还是那个一见就知道她非人的钟情者。故事的刚开始总是美好的,没有后续,没有伤痛别离,哪怕最后大家分开了也是好聚好散,一个送萤火虫的夜晚,一个送伞,附赠勿忘我的秘密,两个人你来我往还是最初的美好。毕竟这时两个人还没有用情至深,一切都可以用相识尚浅来解释。直到路过人间。
之后就是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点滴,一个蛇妖做起了寻常媳妇,一个许仙终于完成了迎娶白富美的春秋大梦。神话志怪故事总是给人散开金手指的意淫,那些在人间不可能发生的故事经过集体智慧被人随心所欲地自由创作,何况还是受尽封建压迫的古代。刘涛版的白蛇更加淑女贤惠,丈夫夜会回来她给丈夫擦手帕,大姑子故意给她脸色看她也只是不断认错,仿佛没有什么人间的世故她处理不了的,虽然之前一直在魔道生活,却对人世间的规则了如指掌,所谓世事洞察皆学问。白素贞很美,从半步多的魔道淑女装,初到人间的一袭白衣,再到结过婚后挽起发髻金钗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生无数,刘涛古装扮相非常优美,虽然化妆师把眉毛画地一高一低,白娘子还喜欢蹙眉,但是依然不影响刘涛的美深入人心。故事的结尾也诠释了“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深刻含义,一个在塔底打坐,一个在塔外扫地,无法见面也无法分离。不过话说从电视剧里看,许仙扫地时看往雷峰塔的方向,他应该是在金山寺扫地的吧,雷峰塔塔里塔外能隔着一大片地球之肺的距离?一看就知道导演地理物理都不好。
最后的结局仍叫人意犹未尽,仿佛还期待着有下一集下一部,七百多年后雷峰塔轰然倒塌,这个时候许仙和法海应该已经双双归西了。在这之前,一阵风的工夫,法海、许仙一转身已经两鬓斑白,不知道是寓意岁月催人老,还是老吾老老无所依。这个时候白蛇呢?不知道有1700年道行的白蛇这时作何感想,她是妖,许仙是人,她早该清楚哪怕一辈子都和许仙厮守,容颜老去的人都不会是她,这个时候爱情该如何坚守?新白的剧情是双双升天成仙,这部更彻底,许仙死了,爱情呢?小青呢?帮忙照顾小孩的连翘呢?那个终于长大的十天呢?或许本剧最大赢家是大胡子,当初想要追随师傅降妖伏魔也去了,经历大灾大难之后忘了前尘往事,还捡了个和女儿一模一样的丫头焕发中年危机第二春,他没有像许仙一样在槌阵被打晕,倒在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失忆,他是比许仙还幸福的人。小青这个妖精形象也是非常鲜活,陈紫函的演绎叫人确信这就是那条哪怕被白蛇收服却依然药性不改的青蛇精,小青化成白蛇去勾引法海也借鉴了电影《青蛇》,只不过一个是电视剧一个是电影,表达艺术不一样,灵魂却是相通的。

本剧有很多看点,跳脱了原本苦情的戏码,从人与人、仙与人、人与妖之间的角度,探讨人性、妖性与仙道之间的界限。人若人妖不分,执迷不悟,人会变成妖,而妖,是否该与人成婚,该闯入人间,这也不是绝对的答案。人妖之间有区分,哪怕心底再善良,天意不可违,妖可以选择不成仙,但执意与人类成婚,是否会给人间带来灾难?本剧的台词也写的决绝缱绻,左口一个姑娘,右口一个若是不许许公子的,把情话说得那般叫人不忍卒读,谎言,拒绝,请求,一个一个从剧中人物口中说出来,情话美,情真意切,拒绝绝,绝不拖泥带水,让人回味。
原声带歌曲也非常契合西湖的意境,歌词切中主题,张亚东的作曲也引人入胜,片头曲一响,心就化了。陈慧琳的片尾曲演绎的也非常完美,结合本剧当时数一数二的特效,伞这个意象在剧中、歌词反复出现,许仙抱着伞在雨中傻傻地走,这一幕堪称经典。导演用台湾人的细腻演绎出了一幅杭州西湖美景,刘涛,潘粤明,和剧中其他演员以出色的演技征服了观众,只是现在看来还是觉得潘粤明的语音有点出戏,或许是语速过快,或许是现代感太重,但不妨碍最后一集两人告别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时的演技大爆发。看了依然很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