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暗恋总会被知道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这是一部节奏很慢的剧。
收视率不高,话题度也没有,受众面很窄。感觉来了解这部剧的人,要不就是喜欢慢热治愈型电视剧,要不就是想要喜欢上这种类型。
前面几集我也看的很闷,倍速播放跳过配角戏,只有在主角出现的时候正常播放。看到7,8集的时候就后悔了,因为前面配角的戏,其实埋了不少伏笔。如果能意识到这些铺垫然后全程看下去,到后面这部剧的观感就会好很多。我一开始觉得这部剧的台词未免太掉书袋,后来发现书店读书会分享的故事和书籍大部分都是剧情的一环,错过了觉得整部剧的线索逻辑就不太完整。
后来知道这部剧是由原著小说改编,让我觉得新奇。韩国大部分剧本都是原创,近几年才多了一些买漫画版权或者别国版权翻拍的剧,买小说版权拍摄的更少,但是买小说改编有一个好处,只要不魔改,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就得以自圆其说,比较完整。
现在我是打算有空就回过头再慢慢看。
这部剧在我这塑造最成功的不是冷色的素白街景,也不是书店和客栈里面的木质结构装潢,这些其实都在为人物的形象塑造作托力。
这句话好像理所当然,但是我看了挺多剧,这一部景衬人是我看过做得比较好的。很多剧的拍摄视角都挺大,下雪下雨也做的很唯美,有时候给我的感觉又是想为了衬托而衬托。这一部的景色铺垫做得不夸张,不夺人眼球,但足够心旷神怡,打光过关,不会太亮或太暗。(有时候我对日剧的死亡打光实在接受不来,但是韩剧的打光又很过分,总是希望他们两者可以综合一下。)
在我这塑造得最成功的是两个主角的形象,不流俗也不会特别突出某个人。林恩燮和穆海媛的立体人物感是互相成就的。男主沉默寡言,温柔克制,把暗恋藏在心中十年,这种形象很多,但不好弄。深情的男性角色很多,有一往情深的也有浪子回头的,这部剧属于前者。但是一往情深的形象比较容易变得扁平,反转不多,有些时候就会变成“他喜欢她真久了好难得啊你看他眼神都是深情……”之类的。这个男主比较可贵在,他的确处处在照顾女主,譬如说天黑打着手电送人回家,送走路方便的靴子,修回家路上坏掉的街灯……是一往情深男主的标配,但他的缺点也体现出来,譬如明明很喜欢却没有接受女主的表白,木讷不善言辞,像是被家里宠坏的孩子活在自己世界里面。即使和家人相处良好,也学不会好好沟通,一不小心就进山玩消失等等。
我喜欢被人骂的主角。换句话说,如果我们都在夸这人很深情,很有分寸,这和我们夸别的韩剧男主没什么两样。“哇好帅好苏哦,对女主好好,甜甜甜,这个坚实的臂膀很有安全感……”,我早已厌倦了这种形象高大帅气的主角。想要体会到实感,我希望看到主角部分人性的缺失。要不完美,才能让我感动。
林恩燮毫无疑问不完美。
目前看到的穆海媛好似还没有留意到明显的缺陷,但是女主的性格塑造得十分生活化。包括厌倦了首尔的社畜生活远走乡村,不原谅高中时期害的自己陷入校园暴力的昔日好友,有话直说等性格特征。朴敏英这次选了一部和以前风格迥异的剧,一开始几集看得出来违和感。她的脸过于都市丽人,严格来说不够乡村,后面慢慢习惯了也渐入佳境,她的小表情多了很多,包括浅笑时嘴角的弧度微不可察的上翘这种,接吻时候眼泪滑落脸庞,这种和她以前那种都市剧的程式化演技还是稍微有所区别。
海媛在上学到毕业十年后这十来年时间,基本没有关注到林恩燮这个人。这场暗恋的确旷日持久,男主低调得默默无闻,他保持了十几年的默默守望,不主动,不提及,只在女主偶尔来村子的时候看上一会儿,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心事里面。这种暗恋貌似很难察觉,可是十来年留下的痕迹何其多,女主在回忆起来自己高中送过钥匙扣给恩燮就疑心起来:“其实他也是喜欢我的吧”。这一段很好玩,女主在猜疑,男主否认这种猜疑,最后在山上见到竖起来的木头墓碑,海媛这种好的“ 疑心”被实现了,特别有两人推拉又慢慢接近真相的仪式感。
目前还有很多谜底没有揭开,但是我觉得要是喜欢慢节奏可以关注一下,两个人互相治愈的过程还是很娓娓道来令人动容的。后面会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