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实现真正的爆燃,都应该回到务实上来。

故事的结局必定是差生努力学习终于考取心仪大学,那么我们的关注点就在于实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过程以及如何表现这一过程。原生家庭不和谐,爸爸重男轻女,将自己的棒球梦想寄托在儿子身上,儿子完成不了;结果女儿完成了爸爸另一个上名校的梦想,从而关系修好。母亲懦弱顺从丈夫的大男子主义,默默纵容这一切,通过偷偷支持女儿补习,完成了家庭地位的扳正。 至于电影的旁白,也就是相当于影片的叙述者视角--坪田老师,更是一位神人,在这个面积不大的补习班,始终只有他和兼职保洁的老社长坐镇,却能搞定学生们的全部功课。我不知道日本高考制度的课程编排标准,但作为大学入门考试,人才也应该是选拔性的吧。就影片对补习这件事的展现完全是以写意的方式架空的,对学生的辅导也只是停留在一对一的口头启发,却没实际性的讲解和分析,这无疑是一种忽视显示逻辑的简单处理。每个人都会经历大小考,每一门学科如果都是靠老师稍微点拨,学生一个人疯狂刻苦,那么人人都是天才了吧,学科学习和考试通过是需要技巧方法和扎实地钻研的,而不是喊两句中二的口号就能顺理成章的解决的,如果是这样那么迪士尼的公主有什么区别呢? 至于回到电影本身,各种表现手段实在乏善可陈,甚至大多数都是mtv的拍摄方法,煽情的音乐和贫瘠简单的广告摄影更是让人无可奈何,要想真正燃起来,无论是视听还是立意都应该要回到“务实”上来。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