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掉黄心颖也无力回天,这一届的法证先锋为什么这么难看?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雷声大雨点小,说的就是这部法证先锋4了。 单单带上“法证先锋”四个字,收视率就已经有了一半的保障,哪怕它启用的是全新的故事和演员阵容,跟前三部并没有什么联系。 这是TVB惯用的套路,一部剧火了,之后的相似题材都来“借壳”。 类似的还有刑侦4、金枝欲孽2、宫心计2、烈火雄心2和3、巾帼枭雄2和3、溏心风暴2和3以及将要开拍的陀枪师姐5。自己蹭自己热度这种事,TVB才是鼻祖。 只要挂上老羊头,甭管里面是羊肉还是狗肉,观众就是会买单。 有“法证”这块金漆招牌的加持还不算,第四部还是TVB金牌监制梅小青的收山之作。


法证系列均出自梅小青之手。港剧迷对这个名字不会陌生,她和丈夫刘家豪基本承包了TVB的半壁江山,两个人的作品加起来有上百部,很多都是当年的收视冠军。 【法证4】杀青没多久,67岁的梅小青就宣布了退休,这也让人们对【法证4】更多了一份期待—— 收山之作,就像一个家庭的幺儿,一般都会倾注大量心血在里面。 而另一些对TVB几乎一无所知的内地观众,对这部剧也并不陌生,因为它和2019年娱乐圈头号八卦——安心事件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TVB力捧的新生代小花黄心颖和许志安在出租车偷情被抓拍,事后以许志安开发布会痛哭流涕道歉,黄心颖仓皇出走美国而收场。




同时间,黄心颖遭观众抵制,被TVB雪藏,主演的剧集纷纷被抽起,受牵涉最大的就是原定于去年台庆档播放的重头剧【法证先锋4】。 为了顺应民意,TVB慌里慌张地全面“去颖化”,【开心速递】的主题曲(黄心颖唱)来不及换,生生改成了纯伴奏版死撑了两个月。 【法证先锋4】也迅速换了汤洛雯重拍。但重拍哪有那么容易,黄心颖的戏份很多,加上器材费用,损失超过1千万元港币。档期只好一挪再挪,换到了今年2月。 但是你猜哪部剧顶到了19年的台庆档呢——是一刀未剪的【牛下女高音】。而这部剧的女主角,还是黄心颖。 往另一方面想,这也足见TVB对法证4的重视:别的剧可以敷衍一下,你不行。 如此一来,剧迷的胃口被调得更高了。也不知道算不算因祸得福,挪期后的法证4赶上了疫情,大家都窝在了家里看电视。 这也是为什么法证4首集收视率能突破33点,打破过往8年的首播纪录,成为2012年以来首集收视最高的剧集。



























天时地利人和,它全占了,想扑街都挺难的。 可惜这么难的事,这部剧还是突破重重艰难做到了。 我这几天眼睁睁看着这部剧的豆瓣打分从7.6一路掉到5,8,而随着剧情的深入,没准最后有望打破【巾帼枭雄3】4.1分的记录,成为TVB史上最烂续作。 法证1的几个主角,每一个都是生动的。 林汀汀一出场,就自带一股年轻人特有的朝气蓬勃。哪里有热闹她就往哪里凑,爱管闲事又心思细腻的八卦妹形象呼之欲出。 仅凭楼上掉落的一滴血,高级化验师高彦博和法医古泽琛几乎同时判断出了还有幸存者,但是两个人的反应又不同。 高sir一句看似冰冷的“还好”,就把一个博学多才,重证据多过感情的专业人士形象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而古医生给负责办案的沈雄解释完原理,还要贴心地安慰对方:这么专业的知识,你们发觉不到不足为奇。理性又温柔的法医形象就立住了。 最后一个出场的梁小柔最令人印象深刻,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为了取证她一层层游绳下楼,动作之熟练,观察之仔细,立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性格果敢、业务能力突出的女干探,太飒了。 就连几个配角也是闪闪发光的。小刚的呆萌,沈雄的义气,章记心中的那团火,都让人印象深刻。 淑媛做得了贵妇,也翻得了垃圾。面对丈夫的背叛,她经历了短暂的痛苦之后重新站起来。 前夫后悔了跑来求复合,她头也不回地离开,路上给自己买下三十朵玫瑰。 那句“离婚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嘛”简直不要太潇洒。 跟罗子君比,这才是真正的独立女性。 而到了法证4,不要说人物性格总结不出来,看了超过十集的我连几个主角的名字都叫不全,就像在翻一本索然无味的流水账。 印象最深的场景就是形同科幻片一样的开场。 只要有命案发生,这群法证法医和重案组就齐刷刷带上墨镜出现在凶案现场,有时排成一字形,有时排成人字形。 法证戴墨镜我能理解,谁能告诉我警察和法医为毛要戴,乍一看以为是一场盲人演奏会。 每个案子结束后,一群人就凑一起,一边喝红酒一边用上帝视角悠闲地讨论案情,对当事人评头论足。你们在拍十日谈吗? 法证1中,高科技只是辅助,破案靠的是几个主角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大量的搜证、推理工作都是作为警察的梁小柔带领团队完成的。 法证2为了捧佘诗曼上位,她扮演的马帼英是梁小柔的加强版,更干练,更强势。 3已经开始有了炫技的倾向。为了突出黎耀祥和张可颐,案子全让法证和法医联手破了,徐子珊只会跟嫌犯宣读“你有权保持沉默”。 有一集,布国栋对着一张受害人手机发来的照片,通过树叶形状和阳光位置,费了半天劲终于破解了被绑架的位置。 大哥,有这卖弄的功夫查一下手机定位不就什么都有了? 而法证4,干脆连法证都不需要动脑子了,破案靠一堆先进仪器就可以了。 人物个性被不断弱化,当他们整齐划一地站在观众面前时,群英荟萃的即视感倒是有了,人情味没了,如同一堆没有感情的机器。 一方面,的确是因为现在的科技太先进了。举头三尺就是摄像头,走到哪里都有大数据,DNA手段更是让人无所遁形。 梅小青答应拍法证4以后去法证科搜集素材,发现“仪器一检验就能找到凶手”。 另一方面,对科技的过度依赖彻底毁掉了这部剧,让它在“炫技”的泥潭里越陷越深。机器成了主角,人退到了不起眼的位置上。 科技发达就是烂剧的挡箭牌吗?当然不是。 破案技术不断提高,医学手段也一样啊,但【白色强人】还是拍出了和【妙手仁心】【On call36小时】都不一样的感觉。 YT爱权不爱钱,有野心也有良心。唐明不在乎规矩,眼里只有治病救人。每一个角色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当时还感叹,职业剧还是TVB的香,他们但凡走走心,都能秒杀国产剧不知道几条马路。 可惜走心不常有,在法证4,能感觉到的只有黔驴技穷后的破罐子破摔。 我既看不出几个主角的业务能力,也看不到他们的情绪流动,每一个人都像在赶工。 黄浩然无论演技、观众缘还是气场都较前两任弱了太多。 那凹陷的燕窝,厚重的眼袋,涣散的眼神和快要垂到下巴的法令纹,写满了疲惫和无力,好像刚刚败光了祖产的富二代,哪里像一个法证精英? 朱晨丽扮演的女警倒是打满了鸡血,逮谁怼谁,眼睛瞪得滚圆,活脱脱一个黑社会的女打手。 陈炜演谁都是一副御姐范,却全无陈慧珊郭少芸那份知性白领的气场。 谭俊彦则全程黑着一张面瘫脸,作为一个高级督察,看谁都像凶手,除了毫无技巧的盘问,我没见到他有过一丁点独立思考。 作为狄龙的儿子,他的英气和灵气不敌老爸当年的万分之一。强捧这样的星二代,就是TVB没落的原因之一。 瘸子里面硬拔将军,李施嬅的法医至少还是让人感觉舒服不违和的,只是能发挥的空间也实在太有限。 换掉黄心颖是这部剧做出的唯一正确的选择,汤洛雯扮演的女记者虽然用力过猛,但已经算里面性格最鲜明的。 很多剧刚一开播,你凭气场就能感受到哪几对会终成眷属。而法证4不看剧透,你绝猜不到谁跟谁能走到最后。 不是因为剧本写得好,而是这部剧里谁跟谁看起来都不搭,每一个人都游离在角色之外。 欧阳震华相貌平平,为什么跟关咏荷蒙嘉慧在一起都不会让人有任何违和感?



因为他的角色是发光的,让你记住陈小生、高彦博,忘记欧阳震华。 百搭,才是对一个人演技的最好褒奖。 人物立不住,就只好拿注水的剧情来凑数。 一部电视剧不怕演员演技差,也不怕剧情编得假,最怕的是拖沓。 【安家】的打分也很低,但是大家可以一边看一边骂。 因为节奏掌握得好——每一集至少能卖出一套房子,讲一个故事,掀起一次高潮,观众被留住了。








法证1里,平均每三集破一个大案,一个大案中还穿插着若干小案,每一个案子都出乎意料,充满悬念。 到了法证4,我两倍速快进看都不影响任何观剧体验,而且还嫌不够快。 以下面这场戏来说,只有谢贤和米雪两个老戏骨在认真演,几个警察的面部表情还不如旁边的吃瓜群众丰富。 每一个案子不拖个四集是完不了的,其中一半剧情剪掉都不影响故事发展。 总结一下就是上班化验,下班吃饭。拍着拍着,主角就跑去谈情说爱了。 这部剧几乎全方位无死角地向我们展示了法证精英们的精致生活:练瑜伽、品红酒,没事就打打拳。 几乎每一集都有两个男主角练拳的情节,请问到底想表达什么? 有一集,谢雪心扮演的秋姐心事重重地跑去给自己买墓地,在李施嬅的百般追问下终于坦白自己得了癌症。 主仆又是抱头痛哭又是互诉衷肠,煽了半天情才发现秋姐根本没去过医院,病是自己YY出来的。 一查,只是堵满了耳屎。就这么个破耳屎,遛了观众大半集,这跟案情有半点关系吗? 考验观众耐心也就算了,最气的是案情还三百六十度吊打观众的智商。 第一个案子里面的张文慈想搞死人渣A和人渣B,但是看见B杀了A却不报警,而是撺掇B的儿子去弑父,还美其名曰心疼人家两母子,所以要替天行道。 这是什么神奇的脑回路? 撺掇的方法也很幼稚,就是告诉B的儿子真相:你爸害你妈得了艾滋病。 老爸是人渣不假,但做儿子的已经忍了十几年,她怎么能神机妙算到人家听了这句话就会立刻去杀人? 而做儿子的呢,还真立刻就跑去杀人了。没办法,编剧让他杀,再不合理也要杀啊。






凶手落网了,但是警察叔叔说了,案子没破,张文慈才是真凶。然后故意用言语刺激她跑出来袭警,终于逼她“落网”并说出整个过程。 最后,主角们一边品着红酒一边感慨,女主这次的教唆杀人罪跑不掉了,下半生都要在牢里过。 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她是存了害人之心,但仅仅告知事实算哪门子教唆杀人? 汉朝都亡了快两千年了,腹诽也能入罪么? 以及,如果这算教唆,那你们教唆袭警又算什么? 刑侦3邪教杀人案中,曹向东比这个可阴毒多了。能装傻会卖呆,故布疑阵帮凶手转移视线,害了几条人命,最后一步步把过亿家产谋到手。 警察明知道他才是“真凶”,可是没证据,一样无可奈何。 科学技术越来越先进了,怎么阿sir的水平比二十几年前还不如呢? 法证先锋4带给我的,不止是失望。 我曾经在写【金宵大厦】的文章里写过: TVB已经渐渐与内地人的审美脱节了。格局小,视野窄,节奏过快,道具布景简陋。听腻了“做人嘛开心最重要”这样的陈词滥调,看腻了每部剧都是那么几个熟悉的演员走来走去。 但是对于喜欢TVB的人来说,爱得恰恰就是这一点烟火气,江湖气,就连那点上不了台面的“小家子气”,也成了TVB独有的特色。




我反而最怕TVB去尝试什么宏大叙事,搞什么海陆空的大制作,画猫不成反类虎。国剧的气势学不来,悬浮倒是学了个十成十。 香港就是那么一个弹丸之地,它的格局撑不起它的野心。 我宁愿每天追家长里短的开心速递,也不愿看一群优越感十足的法证精英扮演上帝。 我曾经不解,梅小青为什么要给自己的职业生涯留下这样一个不完美的句号。 但是后来我想明白了,也许正是在拍摄的过程中,她终于感受到了力不从心。时势造英雄,时势也抛弃英雄。 激流勇退,未尝不是一种勇气。黄金时代到底是一去不复返了。 去年写金宵大厦的时候,我说这是港剧最后的回魂。 没想到一语成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