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誉得失,如何去量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距离《陈情令》开播,已经过去四个多月了。虽然在首播那段时间经常听闻这部剧的消息,还有肖战、王一博之类的一些话题,但始终没有兴趣去看这部剧。这几天一口气这部剧看完,感觉眼睛都要看瞎了。现在只要一听到片尾曲,我的眼睛就忍不住泛红,让我想起魏无羡这个人。他一生行侠仗义,历经坎坷,却始终初心未泯。
在写这篇影评之前,我去看了其他人的影评,有好的有坏的,有些大概是书粉,在看过原著后,与电视剧对比,发现与心理预设的不太相同,有些则会从更加专业的角度,比如说造型方面的种种来进行点评。原本我也以为,评价一部有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的好坏,是由它是否符合原著来决定的。但后来,看到张柠写的一段话:“十几年来,我们经常看到的,是一群躲在老祖宗仓库的尘埃中,争论不休的“当代古人”。不改变我们对当代生活的盲视,不改变我们对当代经验的迟钝的感觉,不提高我们将当代经验形式化的能力,我们将永远只能“满嘴喷灰”地说一些隔夜的旧话。历史遗产固然是很珍贵的。但是,就精神文化而言,如果我们不能对当代说话,不能讲真正的当代故事,而是对过往的经典产生“药物依赖症”,那么,再多的原著,再好的编剧,再高的收视率,再昂贵的摄影器材,也救不了我们苍白的灵魂。”历史与原著理应是要被超越的,而影视剧也应该有所创造,而不是直接照搬,如若只追求一成不变,而得不到进步,因此因改变带来的不同也许好也许坏,是无可厚非的。看一部剧,应更看重从中得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收获到了什么。
接下来就来谈谈我对这部剧的感受。我没有看过原著,电视看第一集的时候就被吸引了。第一集,魏无羡坠入悬崖,然后重生成为了莫玄羽。我看得有些稀里糊涂,但看完整部剧的时候,再回想第一集魏无羡重生后依旧顽皮嬉笑,心里感到心疼。他没有像金光瑶一样,因为一己私欲害死了很多人;也没有像薛洋那样,因为小时候那个得不到的糖所发生的不幸,一生性情残暴。魏无羡不畏陈规,在姑苏蓝氏听学之时,请教为何不能以邪惩之,于是后来修了诡道,依旧行世救人。他把自己的金丹给了江澄,想要一辈子隐瞒这个秘密,哪怕被所有人误会他抛弃剑道,修习邪道。他为他人做了太多事情,却不被世人理解,消灭了温氏恶人,却命陨悬崖,背负一世骂名。《无羁》里一句歌词:红尘中,毁誉得失,如何去量,道出了这人世间的困苦,何必斤斤计较得失。也许有时付出的一切无人能知,但问心无愧就好。
在这部剧里,印象最深刻的是魏无羡对金凌说的两句台词:“人一辈子有两句肉麻的话非说不可,对不起和谢谢你。”“等你长大以后,你会发现你想打的人更多,但到那个时候,你就必须不得不跟这些人好好相处,所以趁你年纪还小,想打什么人就痛痛快快地打吧。”我想,认为这两句话说得有道理的人大概都是已经长大了的人吧,成人的世界里有太多不显于色,那个天真无邪的魏无羡在经历无数风雨后灵魂也有了岁月的刻痕,所幸他还是那个潇洒行世,不羁的少年。
因为难得,所以可贵。现实生活中有太多勾心斗角,本身脱离不得。但,愿所有人能保持本心,无愧于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