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Chinois.A.Paris(人民解放军占领巴黎)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法国人民在即将要沦陷的国土之上惨败度日——总统让业已录好的“抚民”录像反复播送然后登上了逃亡的客机;国防部长愣是找不到保卫国家的“核力量”比杀钥匙;仓惶出逃的法国人民在堵塞的高速公路上大动干戈,番茄酱(太明显了)满地都是(群众演员们扮死扮得还真是像)……在一片广袤的土地上,法国人民自相残杀得差不多了,人民解放军不费一枪一弹地占领了法国巴黎。
顿时,红旗飘飘,欢乐颂荡扬,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大放异彩。
这里面的中国人形象是令人发笑的。1974年在巴黎的中国人穿着军装,头顶一颗闪闪红星,排成队列神色呆滞地March March March;或是整齐码在大卡车上轮番对着路人弹红色气球。他们晚上办事但从来不必要光顾性用品店——“很显然,中国人晚上并不需要这些东西”;雍华的大教堂、广场或是皇宫均不入首领法眼,看到了百货大楼却是两眼发光。对于“团结”的最好诠释就是,一堆中国人排成一列,依次传递需要搬迁的物品,就连传达一个小小的文件,都要经由数十人的双手才到达首领手中(这样每个人就无需走路?)。人手一本小红本本,平时放在左边胸口口袋里,只要提及“中国中央委员会”,就要以最快的速度抽取出来,单臂高擎,目光坚定,神色肃穆——并且有专门的训练以求姿势的规范达标。
“禁止饮酒,取缔色情业,没收所有的小汽车,出租全改成人力黄包车,让法国专门负责生产壁炉烟囱。”性、食物、生产,文化 甚至是人民的幸福……都可以用一种计划的方式使人获得。
后半部分的电影里有一场剧中剧。精彩。但是心酸。用法国演员优美的芭蕾舞姿演绎一种残酷的人性。演出完毕台下的热烈掌声,大家的极力奉扬赞赏(那些话语我们是多么熟悉啊!)。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7/1/9/1/woaiyoutiao,200701090235.jpg[/img]
而人民解放军最后还是抵挡不住糖衣炮弹,全线撤退。
整部片子的调子是十分诙谐、夸张的。法国式的幽默貌似善意的辛辣中仿佛隐隐的冷笑。结局,来自1974年的预言让一个身处2007的中国人心惊胆战。
当自由、理想情怀的法国人遇上1970年代的中国人,一些话语就有了可以生长的缝隙。但是请不要忘记这是一个荒诞的闹剧,虚假的幻象。
我们今天已经不再有那样的行为(至少是没有那样的集体行为),我们觉得这些离得遥远,我们已经无从感知那个时代,那些滑稽令人发笑的行为也许可以被当作是外国人的“刻板印象“,但却不能让一个中国人只是纯粹地发笑。在足够的理解之前,我们无法去评判甚至苛责那些令人发笑的行为。事实上,从前的我们的[color=Red]所有[/color]在今天已经被消解得七零八碎,有时候,是不是应该回首看看,因为对于我们来说,往事无法如烟。
因为,在伊比里亚半岛开端的大国崛起史里,在葡萄牙人于绝境中发动对海洋的挑战时,在瓦特蒸气机一声鸣响的工业革命浪潮中,在欧洲大陆如火如荼的民主追求中……泱泱的大中国,却彻底地失声了。
所以,有梁文道之言说,“要说2006年的关键词是什么?大国崛起。”
大国如何崛起?我们学习,我们借鉴,我们反思,而且我们知道,我们从来都无法抛弃过往。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7/1/9/1/woaiyoutiao,2007010902250.jpg[/img]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7/1/9/1/woaiyoutiao,2007010902227.jpg[/img]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7/1/9/1/woaiyoutiao,2007010902349.jpg[/img]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7/1/9/1/woaiyoutiao,2007010902337.jpg[/img]
[color=Purple]链接观阅:《全民大闷锅》[/color]
顿时,红旗飘飘,欢乐颂荡扬,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大放异彩。
这里面的中国人形象是令人发笑的。1974年在巴黎的中国人穿着军装,头顶一颗闪闪红星,排成队列神色呆滞地March March March;或是整齐码在大卡车上轮番对着路人弹红色气球。他们晚上办事但从来不必要光顾性用品店——“很显然,中国人晚上并不需要这些东西”;雍华的大教堂、广场或是皇宫均不入首领法眼,看到了百货大楼却是两眼发光。对于“团结”的最好诠释就是,一堆中国人排成一列,依次传递需要搬迁的物品,就连传达一个小小的文件,都要经由数十人的双手才到达首领手中(这样每个人就无需走路?)。人手一本小红本本,平时放在左边胸口口袋里,只要提及“中国中央委员会”,就要以最快的速度抽取出来,单臂高擎,目光坚定,神色肃穆——并且有专门的训练以求姿势的规范达标。
“禁止饮酒,取缔色情业,没收所有的小汽车,出租全改成人力黄包车,让法国专门负责生产壁炉烟囱。”性、食物、生产,文化 甚至是人民的幸福……都可以用一种计划的方式使人获得。
后半部分的电影里有一场剧中剧。精彩。但是心酸。用法国演员优美的芭蕾舞姿演绎一种残酷的人性。演出完毕台下的热烈掌声,大家的极力奉扬赞赏(那些话语我们是多么熟悉啊!)。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7/1/9/1/woaiyoutiao,200701090235.jpg[/img]
而人民解放军最后还是抵挡不住糖衣炮弹,全线撤退。
整部片子的调子是十分诙谐、夸张的。法国式的幽默貌似善意的辛辣中仿佛隐隐的冷笑。结局,来自1974年的预言让一个身处2007的中国人心惊胆战。
当自由、理想情怀的法国人遇上1970年代的中国人,一些话语就有了可以生长的缝隙。但是请不要忘记这是一个荒诞的闹剧,虚假的幻象。
我们今天已经不再有那样的行为(至少是没有那样的集体行为),我们觉得这些离得遥远,我们已经无从感知那个时代,那些滑稽令人发笑的行为也许可以被当作是外国人的“刻板印象“,但却不能让一个中国人只是纯粹地发笑。在足够的理解之前,我们无法去评判甚至苛责那些令人发笑的行为。事实上,从前的我们的[color=Red]所有[/color]在今天已经被消解得七零八碎,有时候,是不是应该回首看看,因为对于我们来说,往事无法如烟。
因为,在伊比里亚半岛开端的大国崛起史里,在葡萄牙人于绝境中发动对海洋的挑战时,在瓦特蒸气机一声鸣响的工业革命浪潮中,在欧洲大陆如火如荼的民主追求中……泱泱的大中国,却彻底地失声了。
所以,有梁文道之言说,“要说2006年的关键词是什么?大国崛起。”
大国如何崛起?我们学习,我们借鉴,我们反思,而且我们知道,我们从来都无法抛弃过往。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7/1/9/1/woaiyoutiao,2007010902250.jpg[/img]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7/1/9/1/woaiyoutiao,2007010902227.jpg[/img]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7/1/9/1/woaiyoutiao,2007010902349.jpg[/img]
[img]http://images.blogcn.com/2007/1/9/1/woaiyoutiao,2007010902337.jpg[/img]
[color=Purple]链接观阅:《全民大闷锅》[/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