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导并不适合等来的艺术
对《三峡好人》我毫不犹豫给出5星,但对《东》我斟酌了一会,觉得从自己喜欢上来说,只能给2星。以前有人跟我讨论好电影和好看的电影,到现在我还是无法坚持好电影就一定要是好看的电影,但至少人们的喜好是放在那的。
今天现场的观众大多都是才看完《三峡好人》,于是对《东》也不可避免带有一种神圣的心里去进入,因为《三峡好人》的确让人都较好。而拨去神圣光芒后,再把围绕在纪录片《东》身上的理解不理解这个层次抛去,我相信不喜欢的电影和不好电影还是能画等号的。
的确,我认为《东》不是个好的纪录片,随意、粗糙不是这片子所该追求的美学取向,让人犯困甚至睡觉是这个纪录片的直接效果(犯困的片子,不管说他多试验也决不该是好片子)。《东》可以说是两个视角的叠加和传递,1.刘小东观察的奉节拆迁工人和曼谷妓女,2.贾导所观察着的刘小东;在这两个视角中所呈现出的观察对象也存在一种艺术传递,贾导观察好友刘小东的创作,记录一个艺术家的日常;画家刘小东观察民工和妓女的身体并创作。刘小东在创作的观察中,留意到躯体之美,并确信那是生命的力量;贾导通过摄像机和刘小东的视角,也跟着看到了躯体之美,民工的健康和小姐的娇嫩,那当然是生命的力量,于是,他《三峡好人》的情思出现了。绘画和纪录片两种传播方式相互影响着,共同表现和纪录着躯体的力量。
然而要把表现和纪录裹搅在一起,决不应该是漫不经心随意拍摄,那记录不下肉体也表现不出灵魂。把两种媒介分割开来,刘小东的绘画和贾导的《三峡好人》都是牛逼的力作,然而嫁接其二的纪录片如此看来,却真可有可无。对我来说,或许,它的意义只在于激发了贾导创作《三峡好人》的欲望。
以上是一些比较肯定的自我论断,以下是一种对贾导个人的猜测式论断。在我看来,贾璋珂很清楚他要表达什么并且该怎么表达,于是对结构和故事以及连接二者的节奏有很强的控制力,但对于纪录片这种等来的艺术,他可能显得没有耐心,于是这样的纪录最终出来的只能是状态而不会有“故事性”的冲突矛盾。表现和写实的艺术在他手里都玩得很成功,然而等来的艺术是他不必去触碰的。当然,但愿,这只针对《东》。
今天现场的观众大多都是才看完《三峡好人》,于是对《东》也不可避免带有一种神圣的心里去进入,因为《三峡好人》的确让人都较好。而拨去神圣光芒后,再把围绕在纪录片《东》身上的理解不理解这个层次抛去,我相信不喜欢的电影和不好电影还是能画等号的。
的确,我认为《东》不是个好的纪录片,随意、粗糙不是这片子所该追求的美学取向,让人犯困甚至睡觉是这个纪录片的直接效果(犯困的片子,不管说他多试验也决不该是好片子)。《东》可以说是两个视角的叠加和传递,1.刘小东观察的奉节拆迁工人和曼谷妓女,2.贾导所观察着的刘小东;在这两个视角中所呈现出的观察对象也存在一种艺术传递,贾导观察好友刘小东的创作,记录一个艺术家的日常;画家刘小东观察民工和妓女的身体并创作。刘小东在创作的观察中,留意到躯体之美,并确信那是生命的力量;贾导通过摄像机和刘小东的视角,也跟着看到了躯体之美,民工的健康和小姐的娇嫩,那当然是生命的力量,于是,他《三峡好人》的情思出现了。绘画和纪录片两种传播方式相互影响着,共同表现和纪录着躯体的力量。
然而要把表现和纪录裹搅在一起,决不应该是漫不经心随意拍摄,那记录不下肉体也表现不出灵魂。把两种媒介分割开来,刘小东的绘画和贾导的《三峡好人》都是牛逼的力作,然而嫁接其二的纪录片如此看来,却真可有可无。对我来说,或许,它的意义只在于激发了贾导创作《三峡好人》的欲望。
以上是一些比较肯定的自我论断,以下是一种对贾导个人的猜测式论断。在我看来,贾璋珂很清楚他要表达什么并且该怎么表达,于是对结构和故事以及连接二者的节奏有很强的控制力,但对于纪录片这种等来的艺术,他可能显得没有耐心,于是这样的纪录最终出来的只能是状态而不会有“故事性”的冲突矛盾。表现和写实的艺术在他手里都玩得很成功,然而等来的艺术是他不必去触碰的。当然,但愿,这只针对《东》。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