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是利益,不是意义

看完才知道这是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and这一家人都爱,爸爸稍有的苛刻既符合家庭支柱的表现又不失善良,因为每次妈妈的善举爸爸都能心领神会,可能是一个眼神,一个表情,这个地方真的表现的跟温情,在大街上看到流浪的迈克尔的时候,看到妈妈的表情爸爸就知道她接下来会怎么做,而每次爸爸口中的考虑一下都等于默认了,这其实有爸爸对妈妈的爱,同样也展现出爸爸也是这类人,a good man.
小SJ和姐姐绝对是受到父母的感染,对迈克尔完美的接纳,哪怕会在学校被同学嘲讽,但当妈妈问到的时候,她只是说那些太幼稚的话,不值得我再提起。
其实放眼整个美国环境文化的影响,大家不会觉得收养一个无家可归的黑人很异类,孩子不会觉得新增一个成员就会减少父母对自己的爱,父母更不会有亲生和后妈的差别,这一点现实中早有感触,记得咱先看过一个新闻,一位贵州的孤儿很小的时候被美国夫妇收养,在家里她并不会觉得自己是异类或外来者,跟亲生的并不两异,而妈妈为了让她更好的融入,有一个细节,把她读的儿童故事书里加入了黑头发黑眼睛的人物,具体操作我忘了,很温暖。 不过这种在一起就是一家人的亲情着实比我们后妈区分对待孩子的戏码要更加豁达。 说的有点远,我们的逻辑里会认为收养一个目前对自己没有回报,甚至会带来物质和舆论以及精力上的损失的孩子,我们会认为那没有意义,但是那真的是狭隘的人生观,正如电影里说到的,陶西女士总是喜欢帮助别人,也许那会让她产生某种满足感。
是的,那种满足感真是事情的意义所在,而我们口中的意义更多的是指利益。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