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酸臭下的极端妖权主义和温和人权癌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整体我觉得是可的,可能是我比较吃这种less is more的画风和收放有度地玩梗,就比较高级感的亚子
我不得不夸,难得有个的审美在线的了,在这个从甲方到春晚美术设计都是土得不得了的后清审美时代,终于出现了一个可以洗洗大家眼睛的东西了。(但我仍然欣赏不来豆状眉毛还有那个拉二胡老头的鞑风装扮)
我觉得形式大于内容,形式就是画面和氛围,剧情弱到似乎只是为为了提供美感和萌的体验来服务的了,如果当爱情片看刚好,无助又迷惘的小猫看过不同风景遇到不同的人,在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和吊桥效应后(划掉)最后找到方向的故事,毕竟爱情俩字可以解释很多看得似懂非懂甚至有点虚无的不知道啥玩意的东西
我并不是贬义,很多商业片为了给自己上升一个高度而把作品搞成一个强行点题的高考作文,硬立个内核却禁不起推敲。这部直接不玩这个,而是把作品作为一个材料作文的题目。引人思考而不是给人答案,我觉得挺实在的
走这个路线是好的,但我不知道差点火候不知道差在哪块儿,反正我看完了没啥讨论剧情的欲望,一种“害,谈恋爱嘛,就那么回事儿~”的感觉
如果非要讨论剧情,我觉得这目前展现的并不是一个人妖平等的社会,而是一个“将妖同化成人的人本位社会”,就像风息说的“怎么共存?躲在人群里吗?”我觉得风息这个人物塑造得也是欠火候,为了让他被擒拿得合法,给他安排上了挑拨人妖关系、豪夺别人能力甚至杀人(猫)未遂的罪行,这也使他“伏法”后,观众仅存一点唏嘘在“将来开发成公园,收门票”这一揶揄后不剩啥了
但仔细想想,如果他没有不择手段,单看他的理念,错了吗
好像也合理,他要的是妖不被“区域自治”,甚至连区域自治的权利都没有地“伪装成人”、依附于人类社会的体系,只是想要真正的独立
想想《疯狂动物城》,如果肉食动物要隐藏了自己身份才能在素食动物的社会里过日子,那是真正平等吗
而无限这一主和派,看似在维持平衡但本质就是个温和人权癌,他反对妖敌视人,带小黑感受市井中的人性温暖(不得不说电影的表现力可以,尤其地铁上“人贩子”那段,颇有点《蜘蛛侠2》里拉电车后众路人高光时刻的触动感),但即使这样,他并没有根本上解决妖为什么敌视人的问题,即人妖不平等问题,还有若水这个金发无脑的亲人派,有奶即是娘,喜欢上无限、先进科技就毫无自己立场的亚子
其实有奶即娘,给糖就走也是小黑的一部分思维,只不过他凭着先入为主的风息好感度带来的惯性,真香来得迟了些,本质仍是先接触了风息的“善意”站了风息队,后又被无限安利了人类的好,成为无限思想的信徒,,,呵,男人(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