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早晨的安眠药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宁愿醒在一个不存在的地方,也不想在地球任何一个城市中苏醒。 ——史蒂夫·麦奎因
失眠到了凌晨4点是最尴尬的,这时候你不困,但很累,你饥肠辘辘,胃口却很糟。这时候你几乎没什么想看的片子,虽然书架上碟影重重,但这是个该死的冬天,该死的深夜,收拾心情不像夏天的早晨那么容易。你连换了3张碟,都失败了,兴致像老屋的墙皮一样经不起动摇,稍一犹豫,就败坏了。恐怖片太慢,艺术片嫌闷,色情片又闹心……最后一次,最后一次机会,再不行就硬着头皮干脆睡。
闭着眼睛,抽出个老片,海报墨绿色,上面有个骑摩托的男人,拿近了端详,叫“史蒂夫·麦奎因”。听说过,没看过,怪他死得早。詹姆斯·迪恩也死得早。
实在是深夜人静,连碟仓进出的声音都大得如此夸张。窗外,风也鬼鬼祟祟的。平安夜,平安个鬼!
一对黑色的德国军车在乡间行驶,背景音乐相当轻快,画面色彩饱和,树林和草地的颜色非常浓郁。车队缓缓开进崭新的集中营,音乐和字幕很自然地隐去。下车的战俘基本属于英国空军,巧的是集中营的守卫也是空军,不过是德国的。
据说,这是二战时最捣蛋的一批盟军战俘,到达的第一天,半小时内就有6个人试图逃走。他们有的试图混进俄国战俘队伍,有的躲在卡车上,但都失败了,不过他们很高兴,戏弄德国佬让他们很得意。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整体基调,有股快乐的美国味和孩子气。
史蒂夫·麦奎因演的是个美国军人,飞行员,很酷,表情像脸被压扁了的科斯特纳,但比他洒脱。第一天,他就因“企图越狱”被关进禁闭室,他在里面玩棒球,同时计划了他的第17次越狱。与此同时,英国军人开始有计划地挖掘隧道,他们策划了一次百人大逃亡。为此,他们精心分工共,同时开挖了三条地道,地道入口分别选在了隐蔽的火炉,和排水沟下面。另外,为了逃走后在德国境内不被认出来,还有专人负责把军服改成便装,有人负责处理地道里的土,有人专门负责伪造身份证明、出入证和火车票。整个逃亡计划非常成体系。
二十天后,史蒂夫·麦奎因被放了出来,当晚他就在铁丝网下挖洞越狱。第二天,一身泥土的他又被送进了禁闭室。
一个月后,为庆祝美国国庆,集中营里唯一的三个美国军人用土豆酿了白酒。所有狱友被请来狂欢,大家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逃亡而兴奋,但就在这时,一条地道无意间被德国人发现了。史蒂夫·麦奎因的骑师朋友精神崩溃,扑向铁丝网,被德国人的机枪扫射而死。当晚,他再次越狱,但这次他是出去侦查地形,为大家绘制逃亡地图。第二天他就回来了,任务完成。
英国人开始集中精力24小时轮流挖掘浴室的那条地道,自由在望,影片的节奏也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快。他们计划月黑之夜行动,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谁都会喜欢这个故事,谁都会喜欢这帮充满生气的大明星,这电影拍的真他妈潇洒!
早晨6点。北京城的被子给人掀开了,东边的窗子先亮了一片。紧接着,外头开始有了响动,冷却的城市又在一点点苏醒。这时候通过地道,集中营刚好逃走了第76个人。
二战时德国后方的宁静给人印象深刻,那些河湾、草场和林间小路,似乎几百年来始终如此……逃出去的76个人迅速散开。史蒂夫·麦奎因骑着抢来的军用摩托车在乡间小路上狂奔,德军从四面八方涌来,不远处就是瑞士边界,再往前是阿尔卑斯山。德国人越来越近,摩托车飞过第一道栅栏,在两道栅栏中间的空地上横冲直撞,再越过一道栅栏,他就到瑞士了。但最后,他挂在了铁丝网上,上百个持枪的德国鬼子围上来。我们的硬汉史蒂夫·麦奎因微笑着拍拍摩托的油箱,就好像他骑的从来就是一匹好马。这个细微的小动作真是神来之笔,什么叫“男人的电影”?看看[大逃亡],你就知道了。
终于可以踏踏实实睡个好觉了,这样的电影,是最好的安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