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无叶为君落,人似当时否?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这部剧提出了一个问题,何为魔?正邪善恶,是神是魔,只存乎一念之间。每个人或者每个神内心都有魔性和神性。也因此每个人每个神都可能入魔,魔也可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例如吞天兽以命救了灵汐,例如祸斗在知道主人为保护他的真相后,放下心结,献出五识。就好像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所说,“这正邪两字,原本难分。正派弟子若是心术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只要一心向善,便是正人君子”。心术不正,神可能比魔族还要更坏,更阴险防不胜防。仲昊和元瞳都是天族。神族之中也像人间一样,世态炎凉,利欲熏心,人情世故。为着一己私利向上爬,不惜踩别人肩膀,这些也都是有如人间一般是非不断。好在天君还真可算是明君。
如何可以不入魔,大抵要看修行的高低了。修行说到底是修心。为什么灵汐在爹爹和师弟被杀的幻境中,激发了魔性,有了魔气。可见每个人每个神也是都有软肋的。你以为你修炼得百毒不侵,刀枪不入,看透人生,无欲无求了。可就是在你最爱的东西毁灭在你面前,痛不欲生,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没有完美的答案,入魔成佛也是一念之间。

景休这个人物比较复杂,也许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懂的。前期的隐忍,韬光养晦,不幸的童年遭遇,不公平的被对待,循着这些脉络都能看出景休的性格形成有其原因。尽管如此,逆境里仍能看到景休是有责任感和担当的人,尽管被国主软禁,在山灵族的国难当头,他仍是挺身而出,对族人有担当。在国主仍沉浸在个人恩怨里,没有把族人的安危放在第一位的时候,国师并没有一走了之,是尽力了的。

在仇恨和孤绝环境中长大的景休,遇到林默的温暖和一饭之恩之后,第一次被人温柔相待,被照顾,煎药,治伤。明知没有用,为了林默他甘愿喝下那些苦药。是林默唤起了他最美好最温暖的情感。一饭之恩,以涌泉相报。这样的景休也变得特别美好。苦难中长大的孩子,不曾受过多少恩惠,只要有人对他好一点点,就会感恩戴德,恨不得掏心掏肺。男未婚女未嫁,景休凭什么不能喜欢林默,为什么不应该追求她?难道前世喜欢别人,这一世没有了记忆,也必须生生世世嫁给同一个人吗?那么我们每个人又有谁知道上一世的恋人是谁,是孽是缘?更何况与她订婚的是宋公子,既不是景休也不是战神。林默在那个时候,还并未完全确定自己的心意。上一世的灵汐是九宸的,毫无疑问,可在下一世的林默,她有她自己的人生轨迹,难道下凡了还不能有自己的人生了,林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是受了战神很多恩惠也不一定就要以身相许吧。毕竟这一世的三劫,是她要靠自己的力量去亲历的,无论经历什么都是命运,否则凭什么她历劫后可以飞升上神?

景休为了生命中这一点点温暖,付出了所有。不惜与天地神魔一战也要护她周全,更不惜以命换命,又有什么可指责的呢?他爱的只是林默。最深的爱是放手,是牺牲,在这点上景休对林默的痴情,执着,用情之深是很感人的。尽管很虐,大概他是无怨无悔的。
景休也是有心魔的,执着于复仇,那是童年打下的烙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逃不脱童年的烙印,心理学上说,人与人和周围世界的关系模式,都源于童年与父母的关系。这样的心魔,是否在真正复仇之后就可以得到消除,还是需要一生去治愈。我觉得真正的解决之道,也许是爱而不是恨。他历的劫也是他内心的魔所决定的。是劫难也是修行的契机。

爱而不得,求而不得也是一种心魔,这是人生很重要的一课,也是成长的契机,没有人可以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虽然每个人的追求不尽相同,有人追求金钱财富,有人追求权力,有人追求爱情,有人追求美色。。。求而不得的时候,该如何对待,是被欲望牵引着沉沦坠落深渊?还是保持清醒,反思自我,在劫难中修心经历成长的阵痛?不同的人给出不同的答案。 这部戏的主要角色九宸,灵汐,景休,演技都非常好,作为网剧,演技是出人意料的好,拍出了电影的细腻质感,精彩的剧情和唯美的画面。很多配角也演的挺好的,喜欢云风,司命,十三,林家爹爹,五碗,很多人物都很搞笑幽默。青瑶,翎月,方公子很美,还有天雷,元瞳,人物塑造的层次感很好,不是单一片面化的。 剧中的歌,中国风的古典美,每一首歌都特别好听。尤其《是缘》和《水从天上来》这两首,配着九重天的仙境,循环听了好多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