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因为爱着你 原著中关于羽尘的描写

我不是书粉,冲着刘昊然才看的九州,看电视之前对九州的故事,人物完全不了解,前三集说实话真的差点弃了,8集以后渐入佳境,看到柿子和羽然大婚之后,被吊起了胃口,周末停更,实在忍不住,开始啃书,于是一发不可收拾,才发现,原来书里和剧里不同,阿苏勒对羽然的爱,是一辈子都没法说出口的爱,讲真,看过原著后,就真的不能接受剧的魔改了。
姬野,如果不是先看剧,我应该是会喜欢他的吧,被"敌人"踩脸在地上也不会屈服的少年,倔强而坚韧,提刀劫法场那一篇,我竟能够看的泪流满面,书里的姬野,才是值得羽然去爱的那个人,而且一切那么自然,那么值得珍惜,而不是剧中那突兀的吻。原著中姬野想干大事是主动的选择,我甚至觉得如果可以选择,姬野肯定会选择入世,吕归尘选择出世。
阿苏勒,剧里,昊然弟弟演的太好,无论是第一次相遇羽然披散头发的那一刻看呆,还是在国主欢迎家宴上对小郡主的关注,还是三人一起听书时偷偷的窥视,更不用说大婚时看着新娘如约走向自己时瞬间的欢喜和长久的怅然若失,眼角眉梢都是不能藏住的爱。剧里的阿苏勒是幸运的,起码有机会向羽然说出了我喜欢你,按着剧情的走向,也许还有小舟公主另一条狗血的爱情线,但书里,无论如何都不能说出口的爱,让书里的阿苏勒更让人心疼。









姬野真的把阿苏勒当朋友,把阿苏勒介绍给自己另一个好朋友,对阿苏勒来说,却是一见钟情的相遇,可晚了一步,就只能是第三个人而已。


爱一个人,她说的每一句话,都能那么认真的放在心上,哪怕无理也无法拒绝,她的每一丝情绪都能感同身受。




我的朋友啊,你对她的感情我已洞察,那我又怎能开口说爱。。。。。。


出征殇阳关前,阿苏勒想把梳子送给羽然,但最终还是没有,柿子的爱,真是克制啊。




他知道,送一枚玉环意味着什么,虽然他很想很想把这个礼物送给心爱的女孩,可是,他明白,这场爱里,自己不配有姓名。于是,他只能把玉环交于他,因为他知道她爱他。

深爱一个人,就是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也能触到心里。

他很想回家,而那里没有心爱的姑娘,她才是他想要的新娘,如果不是,那是何等的陌生啊。




羽然安慰阿苏勒的一个拥抱,是青阳昭武公用一辈子来回味的人生中唯一的微甜,哪怕这着一点点,却也像是偷来的。。。。。。


爱而不得,他以为他可以放下了,努力不让自己去想那些事情,可那个人一直在心里,像雏鸡敲击蛋壳一样,心痛,不经意的拉扯,让人遂不及防。






道别,看似可以选择的两条路,接缰绳或是接她的手,一边是草原和血色的战场,一边是融融月色下的笛声,他知道其实他别无选择,因为羽然爱的那个人不是他,他知道永远也不会有心爱的女孩和她一起在那融融月色下吹起笛,于是接过了缰绳,他不知道的是,在自己转身以后,她追了出来,她也想和他好好的道别。
真傻,隐隐约约的眷念和表白你始终都不明白。真的不明白吗?阿苏勒终其一生都没法说出口的爱啊,其实全世界都知道,国主知道,息衍知道,甚至远在青阳的大哥都知道,羽然知道吗?聪明如她怎么能不知道,姬野知道吗?不知道为什么会在劫法场的时候大喊羽然会想你的啊。然而直到分开,三个人最终都没有真正表明过。因为三人都小心翼翼的呵护这弥足珍贵的友谊,正是因为这超乎爱情的友谊,让记忆中的南淮城永远是最快乐的南淮城。这也是,看书的人,在遗憾心痛之余,唯一值得安慰的事情。
在行刑前最后一晚,阿苏勒给他最挂念的人分别写了信,最终绕不开的还是羽然,然而千言万语如鲠在喉,最终只留下一滴墨汁和心底一声叹息“羽然,我该拿你怎么办”
让我想起一首歌
若不是因为爱着你
怎会不经意就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