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让孩子心中的银河亮起,这是我们的责任。

深夜看完了《银河补习班》,座位余温尚存,记忆无穷袭来。很少看一部电影会有这么多的人生回忆袭来,小学时代哄闹课堂导致教师被迫休课,中学时代聚众玩耍仿真枪支,被全校通报(但大部分时候成绩都是第一)高中时代被强行转学,叛逆迷茫,成绩一落千丈,被班主任没收过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二战纪实的全套系列书籍,世界通史等等,被没收过所有与数理化考试成绩无关的东西,被羞辱你是一个差生,这些东西和考一所好大学相比一文不值,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时光里,语文依然第一,班里努力的女生即使做对了所有的拼音,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依然写不出全年级传阅的满分作文,因为就像片中所说的“重复,重复,记住了,但是就像一个馒头反复蒸会好吃吗?”也曾经看不见光,犯了错,父亲只会严厉的批评与批判,只会用“遇事先想想自己的不是”这样的道德高地来教育,大学时代又一次辉煌起来,工作后也遭受过不公,遭遇过精神压迫和低素质小科长的羞辱。从幼年到成人,父母的帮助渐行渐远,人生的曲线起起落落,一路跌跌撞撞,既有幸运也有努力,所幸最终找到自己人生的靶向,像片中的马飞,成为最好的自己,造起自己的那座桥梁。这部影片两条线,一条关于教育的反思,一条关于父子的亲情,两条线交织,最后汇成每一个父母最应该给孩子的是什么?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人生箭靶,从此让每一天的拉弓都有意义,你究竟最想做什么?能不能做到最好?能不能让自己每天都为这个最好而快乐?这套价值体系一旦建立,从此这个世界一切的世俗评判都将黯然失色,而人生的银河将闪烁起来,永不熄灭。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