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想简单的说说我眼中的《陈情令》

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
想聊聊这段时间以来,追剧上头的一些体会,回想过往的这段日子,感觉做了什么事都是蒙蒙的,没有什么现实感,脑子里只有《陈情令》。

是的,追《陈情令》上了头,原著小说、漫画、动画全都看了,各种花絮,采访全都看了,B站的各种剪辑视频,微博各种话题,收图,两位主演的微博,感觉所有能翻的都翻了个底朝天,晚上各种追剧,白天脑子里也都是剧,视频VIP买了,音乐专辑买了,实体小说书籍买了,如果有官方写真估计也买了吧,电脑桌面换了,QQ音乐也整天都在循环《无羁》,简直如魔怔中毒一般,饮鸩止渴般不能自已,甚至是控制不了自己大脑的感觉,吃饭,睡觉都在想,感觉跟剧共情了一般,官方撒糖就笑,官方虐就哭,明明,这只是一部剧而已


为什么会这样呢?
除了喜欢,更多的是一种感同身受,感受到了做这部剧的人是真心用心在做,是感动,做这部剧的人是真心喜欢这部剧,所有人的用心都被看在眼里,都被感受得到。你真心喜欢的东西,讲起来眼神里的光芒是骗不了人的这种感觉,从编剧到导演,服化到场景,特效到演员,都感受得到“用心”与“喜欢”。现在的观众都不是白痴,好与不好大家都感受得到。为了圈钱拍出来的东西跟用心拍出来的东西一眼就看得出来。

其实编这件事,因为工作的原因,也涉猎了解,学习了一些,所以看的时候一些感触颇多。很多小说改真人或者漫改真人好的并没有那么多,90%都是毁原作的。但是能做到《魔道祖师》这样无论是漫画,还是动画都很好,连最难的真人电视剧也是出乎意料的惊喜。因为电视剧的受限比其它来说更加严格,而且对于了解原著小说的人来说,改编面临的困难比其它热门的小说来说更加困难一些,因为题材的一些限制,但是《陈情令》的改编,却给了我惊喜,真的可以用惊喜来形容。魔怔般反复看剧看小说,就会不停的思考。

第一点,就是叙事方式,原著小说是现世和前尘交替进行的,或者说主导是现世的剧情,前尘插入。而剧是直接把前尘完全先出来,然后再到现世。开始我不是很理解这样的改编,但后来思考多了,甚至觉得这样的改编很好。因为同样的故事,需要不同的表达方式。小说,文字表达,给与读者最大的魅力就是想象力,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原著小说采用这种前尘与现世交替叙述的节奏,大的跨越度增加了读者的想象力,自然更能吸引读者。而电视剧,则是直白的把故事显现在你面前,不用去想象,剥夺了你的想象力,但增加了情绪代入,直白的表达方式要增加观众的情绪代入。我最近经常看到微博上的一些评论,说读小说的时候还没这么虐,看剧简直就是一波刀子接着一波刀子,因为剧很好的带动了观众的情绪,这还得益于这样的改编,最大程度上的调动了观众的情绪。而漫画,改编上整体的节奏读起来会轻松一些,没有剧那么苦大情深,这也是因为漫画题材自身的特点。

想起之前自己犯的一个错误,之前写小说改编漫画脚本的时候,我是按照想象了剧的方式,而不是漫画静态图片的表达力,所以出来的效果不佳,不是想象中的画面,原来一开始就错了,自责于此。

第二点,《陈情令》改编成功的地方还在于既保留了原著的精髓,又增加了人物的饱满,事件的改编很好。而这些事件的改编又是合情合理,又不影响原著的效果。举例一些简单的例子,原著里姑苏求学师姐是没有去的,但剧里加了师姐也去了,这样的改动,对于师姐和金子轩的感情有了更好的铺垫,更丰满,跟后面的金子轩形成鲜明直观的对比,金真香实打实的出现在眼前。

还有,原著里姑苏求学也是没有温氏姐弟,但提前出现的温氏姐弟,剧情上还增加了魏无羡水行渊相救,让温宁后面相助魏无羡显得更加饱满,比起之前的只是射箭鼓励,另外比原著还补充了温宁灵识缺失的舞天女原因,合情合理。

增加了前尘舞天女事件,聂怀桑也参与在现场,这就为现世聂怀桑布局第一局试探从舞天女做了铺垫。

魏无羡给江澄换金丹遇到了已经给了宋子琛眼睛的晓星尘,同样的理由,同样的抱山散人借口,更让观众对魏无羡,对晓星尘的虐更增加了几分。还有其他很多地方的小改动,都觉得改得很好。

第三点,主角感情线的改编,既保留了原著的暧昧感,但又巧妙的让这份暧昧感看起来很淡很淡,淡到可以过审播出,淡到不同视角打开能看到不一样的感觉,对此真的服。
主角的改动,百凤山上的吻剧肯定不能这样播,改成了那句“我是你什么人”“毕生知己”当时看剧还觉得有些可惜,但是现在觉得这样的定义甚好。甚至我的个人观点认为“毕生知己”远远重于耽美之爱。因为主角是两个少年,所以有的人会觉得看不惯,如果换成一男一女就似乎合情合理,那这份情未免太廉价了些。在我个人看来,魏婴与蓝湛的感情已经远远超出男女之爱之情,更多的是两个人的相知,对彼此信念的认同,欣赏,在乎,尊重,爱慕。人生得一知己,夫复何求。现在又有多少人敢说你的情侣就是你的毕生知己呢?


其次主角的改动还在于,原著里,前尘的魏无羡与蓝忘机的感情,个人感觉上似乎是蓝忘机单向,但剧里可以看到的是双向的。只不过前尘还是少年的两个人,一个动情而不自知,一个动情却在隐忍,看得观众实在太虐。

其次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主角的两个改动,一个比较小的地方在于,剧里魏无羡之所以去穷奇道是因为收到了蓝忘机的请帖,去参加金凌的满月,而也是因此,导致了后面的悲剧。而这个请帖是蓝忘机送的,蓝忘机的后悔简直直戳观众内心,如果他不提议让魏无羡参加满月,不送拜帖就不会有后续的悲剧。他有悔,悔在不夜天没有跟他站在一起,但事实他跟他站在一起了,悔的是没能保护好他。可是他不知道的是就算他没送请帖,魏无羡的前生还是注定了悲剧,只是这个导火线由蓝忘机点燃,未免太过残忍。而他这样做,仅仅是因为想让魏无羡能够开心,因为他对他说过不能参加师姐婚礼的遗憾,他就记下了。这里的改动简直了。


还有一个大虐的,那就是血洗不夜天,原著里血洗不夜天后,是蓝忘机送了魏无羡回去,后来魏无羡在乱葬岗上丧生。剧里更残忍,不夜天里魏无羡直接死了,而且是死在了蓝忘机眼前,开始我不理解,不合理魏无羡能在蓝忘机面前跳下去,而剧里播出的是魏无羡自己放手了,师姐死了,最后一棵稻草断了,即使被百家唾弃,即使没有金丹,也要无愧于心的保护想保护的人,最后什么都没了。是那种心死的不想活了,原著是被反噬而死,其实被反噬也是因为心死,剧这样的改动让魏无羡人物的悲情色彩更强。

而对于一些被限制的改动,比如好兄弟的分尸改为了剑灵,为了通过审核,但对剧没有太大影响,因为精髓不变。名场景名台词可能会迟到,但在《陈情令》里不会缺席,恰到好处的改动。所以我说《陈情令》的改编很惊喜。想起了之前的一些剧的改编,大多是改了皮象,怎么说呢,就是没有理解改编的小说原著精髓,导致改编出来的东西,好的算符合原著,但却没有灵魂,坏的还与原著相悖。因此很多人都害怕改编毁原著,因为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当初《陈情令》改编想必很多人也抱着这样的心理,但幸运的是,这部小说遇到了一个真心懂它的团队,现在,真的感觉很幸运。



其次,还想说说原著小说,其实我也看过很多耽美小说,也看过很多BL漫画,其中不乏比这个重口的,所以说如果说喜欢这部剧,这个小说仅仅因为耽美的话,未免太肤浅了。我觉得这部小说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人物塑造,里面的每个角色,不仅仅是主角,每一个配角哪怕是反派都有各自很大的人格魅力。人物个性鲜明,温宁、温情、师姐、江澄、思追、晓星尘乃至薛洋、金光瑶,每一个角色的魅力,孰是孰非,谁能定论,反派薛洋,滥杀无辜,但这样的人却因为晓星尘的一颗糖执着到死,金光瑶杀父杀妻杀子杀友杀兄,却从未想过要害蓝大,究到底还是一个“执”字,人性不也是这样的吗?


除了人物塑造,整部小说其实字数不多,好像是70多W吧,章节算上番外才100多章。对于现在动辄几百万字的小说来说,简直清流。但虽然字数不多,每一段剧情却都是名场面。名场面,名台词,看过小说的人,随便各种梗都有小说里的台词。

而这些精髓,《陈情令》都还原出来,高度还原,所以才有一张国风专辑是里面人物的角色歌,因为每一个角色确实值得。改编改动但小说里的名场面98%都有,一些不能还原的地方,细节上补充,名台词就更不用说了,那句“我想带一人回云深不知处 带回去 藏起来”真的在剧里还原,太过于惊喜。
作品除了情,还有一种侠义之情,少年的侠义。很喜欢《无羁》里的一句歌词“煮一壶生死悲欢祭少年郎”,个人会比较偏向喜欢悲剧色彩的一些剧,喜欢苦情的歌,而这部小说可以说虐,很虐,里面的人物每一个都虐,但虐中带有情怀。

很多人一听这部小说就单一的认为是“耽美”,说剧就单一的觉得是“基佬”,对于这样的偏见,觉得气愤。《陈情令》的改编是有灵魂的改编。也是因为如此,豆瓣的评分,从4.8到了现在的7.3,也因为如此,每次看剧,一边惊喜于高度的还原,一边又担心着过于高度的还原,一边想安利身边的人看,一边怕太多人看太火被举报,简直就像人格分裂了一样的纠结。


下面再说说两位主演,我确实在看《陈情令》之前是完全不认识肖战和王一博,但是看了《陈情令》后,他们成为了新粉头,两个人第一次担任主角,但是我想说的是,两个人真的演得很好,他们演出来的魏无羡和蓝忘机就是我心中的魏无羡和蓝忘机。再次佩服《陈情令》的选角,每个角色都很合适,而这些演员大多是90/95后,真的很厉害。


说到这里,又说回肖战和王一博,希望他们在现实中也能成为毕生知己。虽然现在各种CP女孩,都在夹缝中找各种kswl,其实很害怕磕过头了,剧结束两个少年就没有了任何互动,现在用一搏的话来说,就是被迫营业。但其实真心喜欢两个少年的人,是希望以后两个人事业越来越好,能够开心,以后各自有遇到喜欢的女孩子也不影响两个人的知己之情。我是CP粉,但也深知如果两人真的是CP,对于他们来说这条路太过艰难,而现在之所以大家沉迷于磕真人,也是因为两人所诠释的魏无羡和蓝忘机太过于深入人心。但大家都希望两个人都能发展得更好。


最后再来说说,希望陈总能出一本官方纪念图集,就是那种有剧照的,有感想的,我觉得这种周边比起其他来说,更有纪念意义。过了5年、10年,翻开这个图集,还会说,你看,这是2019年夏天最美的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