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爱之旅也是她的救赎之旅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文章转自公众号:墨鱼影视
《你觉得我是谁》讲述的是一位年过半百的离异大学女教授的网恋故事。
女主克拉尔已经年过五十,是一所大学的文学教授,事业有成。丈夫出轨离她而去,她备受打击。

事业有成的她,自此开始独自抚养两个儿子,新的生活看似风平浪静,但是她内心时刻处在一个幽闭的装满水的水箱中,哪怕她紧闭双眼,无视周围环境,也逃不脱深藏的憋闷与痛苦。
好在她认识了年轻的情人乔,是黯淡生活的一味调剂品,为了留住这份美好,她想与乔确立稳定的关系,而不仅仅停留在激情的性爱阶段,但是,乔不想与她深入发展关系,总是找借口百般推脱,令她沮丧不已。

为了进一步的了解乔,她决定伪造克拉拉的身份接近乔的朋友艾利克斯,她盗用了侄女卡迪娅的身份,24岁,有着一头褐色长发,是时尚界的工作者。 但是没想到的是,随着双方交流的深入,她和艾利克斯相爱了。

正如英国诗人查普曼所说:爱情是万物的第二太阳,他照到哪里,哪里就会春意盎然。
陷入爱情里的克拉尔,如同干竭的玫瑰花迎来了久违的雨露滋润一般,原本苍白瘦削的脸颊变得红润饱满有光泽,更有活力。

她会在学术聚会上疯狂的热舞,无视他人异样的眼神,她手机连着耳机线,便于与情人私语,连两个儿子也经常被她晾在一旁。

她沉醉虚构的身份里不可自拔。
我没有饰演她,这就是我的生活。——克莱尔
但艾利克斯不满足于此。
他提出了见面的要求,刚开始,克莱尔都是找借口婉拒了,
艾利克斯通过定位到她工作的场所来找她。
最后,实在找不到逃避的理由,她答应见面。
车站的站台上,人来人往,她多次出现在艾利克斯眼前和身旁,但他,始终没有发现她。

我天真的想,我的脸会取代她的。---克莱尔
见面的场景让她的美梦破灭,她失败了,跌入了现实的尘埃中,艾利克斯爱的不是真实的她,而是虚构的年轻貌美的克拉拉,爱的还是外在形象。
他是如此年轻和脆弱。——克莱尔
她心灰意冷,决定单方面结束这段感情,她又撒了一个谎,谎称接受了男友的求婚,将移民巴西。
但她心里放不下,忍不住打开网络去关注他。
她发现艾利克斯也自此消失不见了,脸书的个人主页也删除了。
找到了情人乔,佯装不经意的打听艾利克斯的下落
乔告诉他,艾利克斯出车祸了,没有刹车,直接冲向悬崖,还告诉克莱尔,艾利克斯一直将克拉拉当成了精神病患者。。
这个消息如当头一棒,令她愧疚,也对生活万念俱灰。
这样的痛楚只有她独自承受着。
后来,在心理医生那儿,她剖开内心讲述了这段经历,还将他们发生的故事写成了一本书。
书中写的是艾利克斯和克拉拉分开后,克莱尔以真实的身份出现接近艾利克斯,两人也深深的相互吸引,他不介意她的年龄,也很欣赏她,两人在一起,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甜言蜜语:

印象最深刻的情节是在床上,他和她一起朗读里尔拉的情诗《挖去我的眼睛》(杨武能译)
挖去我的眼睛,我仍能看见你,
堵住我的耳朵,我仍能听见你;
没有脚,我能够走到你身旁,
没有嘴,我还是能祈求你。
折断我的双臂,我仍将拥抱你——
用我的心,像用手一样。
箝住我的心,我的脑子不会停息;
你放火烧我的脑子,
我仍将托负你,用我的血液。
感情的热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照理说有爱情相伴的克莱尔,应该很快乐。
恰恰相反,她心里仍然有迈不过去的坎,怀疑自己在艾利克斯心中,只是克拉拉的永恒备胎,爱她,只是她恰到好处的出现在艾利克斯生命里。

内心挣扎许久之后,克莱尔主动捅破了这层薄薄的窗户纸。
她故意让艾利克斯发现了她就是克拉拉的秘密。但是,当艾利克斯要做出决定之前,她选择了车祸而亡。
为什么在小说里她对自己也那么残酷。是因为内疚吗?自卑吗?好像不尽然是。
心理医生找到了根源。原来当初夺走她丈夫小三不是别人,是她收留的亲侄女卡迪娅,离开克莱尔的家之后,卡迪娅没有搬去挪威,而是搬进了前夫的家。丈夫出轨亲侄女这件事对年过半百的她打击非常大,心态渐渐失衡,近乎神经质。

我嫉妒她,嫉妒他们的幸福,他们偷走了我的快乐。——克莱尔
她急切的渴望被爱,甚至虚构身份去骗取爱。
死去我都无所谓,只要我不被抛弃。。。我渴望有人照顾我,安抚我,即使是幻觉——克莱尔
在得到了爱之后,她想进一步证明,灵魂与年轻肉体相比,究竟哪个更重要。然而,她又害怕得到答案。
故事到此还没有结束,影片的最后来了一次反转,原来艾利克斯并没有死去,而是有了新的家庭,还当了爸爸,是以前的情人乔说谎了。。
得到消息后,克莱尔给已经做了父亲的Alex打电话,影片在此处戛然而止,那个电话接通了对方吗?导演没有给出回答。
电话的接通与否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她终于敢用真实的身份面对艾利克斯。
迷失和痛苦时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救赎方式,《追风筝的人》里阿米尔通过风筝救赎了他生命中不耻的过往,《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的邻居小女孩马尔达的出现温暖了莱昂那颗冷酷的心,《闻香识女人》中高中生查理带给了万念俱灰的弗兰肯新的希望。
而《你觉得我是谁》中一段带有欺骗性质的网恋救赎了克莱尔内心的黑洞,正如她在学校文学课上提到的《玩偶之家》里的娜拉,她出走去追求独立的生活,不想成为傀儡,谁也不知娜拉出走之后的结局如何,但重要的是她已经觉醒,迈出了家门。

看电影的时候,我们也会和心理医生一样,会不耻克莱尔谎话连篇的行为,年过半百的人为什么情感上还这么矫情和脆弱,选择逃避事情真相而不是坦然面对失败呢?
但谴责之后,我们会同情克莱尔。
因为现实生活里,我们或多或少能从自己和从别人身上看到相同的影子,也许为了维护面子,或者为了摆脱孤独,去撒谎去示弱,以获得抚慰和关注。

不要急于去批评他们的行为,因为,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你的那些优势,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是脆弱的,是依附于其他人而存在的。
"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菲兹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虽然在当下崇尚人人独立和成功的语境之下,脆弱和敏感认为是过时的和应该被抛弃的,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这一次,命运击中了她,也许哪一天就会击中你,毕竟,生活中美好的情景都是短暂的,而艰辛则是永远伴随的,你能挺住一时不代表能挺住永久。那时,你同样会害怕、渴求和怀疑,也会不顾一切的抓住身边的救命物,只为从泥沼中走出来。
导演有着深厚的艺术根底,影片放弃了所有可以煽情,可以催泪的手段,只是真实的呈现整个故事,还将文学,艺术,人性融合为一种独特的审美,让影片自始至终笼罩着一种忧伤的情感,展示出了一场灵魂的救赎之旅。另外,电影的镜头表现细腻丰富,使用大量的近景和特写镜头去捕捉克莱尔的一举一动,让我们看到了她内心的脆弱,渴望和敏锐。正是这些艺术特点,结合悬疑叙事方法,导演将网恋这个普通的主题拍出了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