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且有张力的美感 Une esthétique brute
《大西洋》是极具美学价值的一部电影,与《燃烧女子的肖像》是同一位主摄影师(Claire Mathon),却拍出了完全不同的风格。这一次是和西非的土壤、大海契合的原始且有张力的美感,如果用法语说,也可以说une esthétique brute,brut这个形容词,有“原始的、未加工的、粗糙的”意思。Claire Mathon也是《燃烧女子的肖像》的摄影师,而后者的美是近似油画质感的那种精致又细腻的古典美。
同时《大西洋》又是集合了很多元素的一部多样化的电影,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现实主义的,但走向却是超现实主义的。用分析传统的剧情片的方式,简单地从故事情节的角度来分析这部电影是极其不恰当的。
他真正的迷人之处是它叙事方式的美学,而这种美学从刚开始海出现的那个镜头就牢牢地抓住了观众的眼球。“海”在电影里作为一个非常关键的存在,以不同的面貌被呈现在观众的眼前:时而像在雨雾里般模糊;时而又是汹涌的,海浪不停地向岸边涌来;而有时却又恢复了平静。大西洋这个符号与整个故事是相印相衬的,与此同时,他又像是幕间曲一样的存在,穿插在影像之间。
电影里有很多的独白是在镜头定格在海上时出现的,我们并不能看到叙述者的面孔,只能听到独白本身和海浪以及风的声音。这些独白本身是文学化的。 我想到杜拉斯(Maguerite Duras)导演的电影《阿伽达与无限阅读》(1981)里也有类似的场景,这样的处理方式是极具美感和诗意的,它可以唤起观众的想象力,是将影像和文字相结合的一种方式。
空降戛纳的玛缇.迪欧普(Mati Diop),对很多观众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值得一提的是她是一位法国、塞内加尔双国籍导演。她的母亲是法国人,父亲是一位塞内加尔音乐家,叔叔是塞内加尔著名导演Djibril Diop Mambety(代表作:《土狼之旅》《卖太阳的小女孩》)。她最初进入这个行业是参演了Claire Denis(克莱尔.德尼)的电影《35杯朗姆酒》(2008)。将她与克莱尔.德尼联系在一起是非常自然的一种反应,两者从某种程度上都有着双重身份的烙印,她们也都(曾)选择将非洲国家的故事作为自己的电影题材。当然,我无法断言说玛缇.迪欧普一定是受了克莱尔.德尼的影响,我想表达的也不是这个。我想说的是她们同样有对于身份归属的困惑,对西非这片土地也都有着特殊的情感,这些作品也可以看作是一次自我解密,一次身份追寻之旅。作家可以通过将心中的困惑、挣扎书写出来以此寻找答案,而对导演来说,影像就是他们的文字,摄影机就是他们的笔。
克莱尔. 德尼的长片处女作《巧克力》(1988)即是一部半自传性质的作品,取景于西非国家喀麦隆,是承载了她童年回忆的地方。而《大西洋》讲述的完完全全是一个塞内加尔的本土故事,这也是玛缇.迪欧普的第一部长片,在此之前她曾拍过45分钟的影片《千阳》(Mille Soleils)(因为我还没有看过《千阳》,所以无法判断两者之间是否真的有所联系),距离《千阳》的拍摄已过去了六年之久,才有了这部惊艳的戛纳首秀。相比于迪欧普,克莱尔.德尼在执导完全属于自己的第一部长片之前已经有非常丰富的从影经验了,在《巧克力》之前,她曾为文德斯、贾木许等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导演做过助理导演。巧合的是在看完《大西洋》在巴黎的点映以后,我在路上偶遇了两位观众,聊了很久以后才发现有一位是曾多次与Claire Denis合作过的非洲裔男演员Alex Descas, 不仅如此,他还参演了迪欧普出演过的《35杯朗姆酒》。Alex也认同了我的观点,并且说自己在观影过程中也曾有同样的体验。强调这一点并不是为了进行一次比较分析,因为《大西洋》和克莱尔.德尼的作品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只不过有一些直觉促使我想要将这些相似性提出来,也许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除此之外,玛缇.迪欧普的出现也是女性电影人和非洲视角的一种延续,她目前还只有36岁,处于创作的黄金期,并且从她这次首秀的成果来看,她的成功绝不是得益于所谓的“非洲神秘主义”或者“女性电影人身份”的加成,她的作品拥有着出色的叙事美学,这种能力是跨越国界和题材的。
关于《大西洋》这部作品本身,有很多可以写的点,目前我只想写这么多,其他的内容还需要酝酿和推敲,是最直观的一些感受。这个篇幅发短评字数过多,只好发长评了,有很多内容我在微博上也写过了,这篇算是一次总结和梳理。(图片来自豆瓣各个电影及影人页面,侵删。)
等待二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