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沐爱河的影评 (138)

狄飞惊 2013-03-12 16:54:18

书和女人有什么共同点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要回答影片里的这个问题,就得先解释下另一个公母千年虫的笑话,而要解释清楚这个笑话,则又得扯上戈达尔那句常被电影人夹缠不清的叨逼叨了:电影始于格里菲斯,而止于阿巴斯。怎么理解? 熟悉阿巴斯身份的人都知道,他既是导演,还是编剧、诗人。熟悉阿巴斯电...  (展开)
徒然 2018-01-26 19:13:18

如沐爱河,到头来却是一盆凉水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 《如沐爱河》的叙事节奏、拍摄手法与剪辑都让人误以为它出自一位日本导演之手。但它独特的叙述视角恰是很少日本导演所具备的,而这正是阿巴斯这位伊朗裔导演的长处。 在影片中,生活的残酷在精致的酒吧、街道和楼宇间划过,整个过程被叙述地从容不迫,不经意间让人代入到人...  (展开)
林小熏 2014-09-29 16:55:03

阿巴斯的东京作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如沐爱河》。虽然场景是在都市里,仍然有公路片的况味。主人公们象在《樱桃的滋味》里一样,开着车转来转去。 据说阿巴斯是在东京四处观察,根据自己所见所感编出这个故事。实在了得,对一个了不起的观察家来说,距离感带来敏锐和准确。这是阿巴斯交出的关于东京的一篇作文...  (展开)
Berger 2020-11-19 10:11:38

声音塑造电影——《如沐爱河》的声音设计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如沐爱河》是阿巴斯在日本拍摄的唯一一部电影作品,起用日本的演员阵容讲述了一个日本本土化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阿巴斯在进行电影叙事的同时,依然展现了他作为艺术家的敏锐直觉,创造性地使用声音让整部电影变得令人回味无穷。 这处声音的设计来自影片开始30分钟处,高梨...  (展开)
Levis 2012-11-14 23:32:40

基亚罗斯塔米的东京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基亚罗斯塔米的东京 图文版烦请移步http://www.douban.com/note/247188337/ [荷兰]伊恩•布鲁玛 著 王立秋 译 电影导演,和小说家一样,最好的作品经常出现在它把作品设定在他们最熟悉的地方的时候。流亡可以砥砺想象,但也同样会窒息想象。因为在不熟悉的语境中很难变...  (展开)
上海贝多芬 2013-04-21 12:01:12

阿巴斯仍是一如既往地有趣

阿巴斯的片子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偶然出国的机会还在不少艺术馆看到他的展览。诗歌、摄影、装置、影像……感觉这个生活在西方的伊朗人一步步远离他的故土,成了彻底国际化的符号。而在他的本行——电影里面这种倾向也与日俱增。 如果说《樱桃》或者《十》还有着浓烈的伊斯兰...  (展开)
Pincent 2021-08-09 01:24:39

关于相似

本文发表于“镜中花园”、“独放”公众号 作者:Nico Baumbach(2014-05-19) Nico Baumbach是哥伦比亚大学电影研究部门的助理教授,他的写作领域为电影、哲学,以及美学与政治的交叉主题。 译者:Pincent 就从《如沐爱河》(Like Someone in Love)片名中的“相似(like)”开始...  (展开)
羽尚生 2016-08-19 03:53:35

"被中斷的窺視與無開始的終局" ——— 論影片《如沐愛河》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的電影沒有開始,也沒有結局。 ——— 阿巴斯.基亞魯斯塔米 作為基亞魯斯塔米生前完成的最後一部影片,《如沐愛河》並未受到它應得的關注。導演所採取的不完整敘事手法為影片的理解添置障礙,但最終傳達的卻是對影像典型的"阿巴斯式"反思。撥開情節的外殼,本片可以看為是前...  (展开)
外外 2014-02-26 14:46:15

机巧如许

这片子的节奏控制就如老教授在缓慢驾驶的车中,透过车窗看见的景致轮换,淡然、安详、不许不疾,既是现实一种,也是心境使然,如旧梦重温。就文本意义来讲,读点严肃小说的观众可能更容易理解其中每个细节运作的精心与寓意所在。 画外音的运用并非偶然采集,第一效用当然是“...  (展开)
一个朋友普希金 2022-12-10 13:18:00

《如沐爱河》——阿巴斯镜头下的现代性社会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每当我们谈论阿巴斯时,就一定会引用到戈达尔说过的那句话:“电影始于格里菲斯,终结于阿巴斯”。 在阿巴斯的电影中,永远固定地讨论着那些关于艺术的的母题,即真与假,现实与虚拟,真品与赝品。安德烈巴赞说:“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其所表明的是,电影并非现实本身,而是...  (展开)
kiki204629 2013-11-12 12:21:11

『如沐爱河。』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迷离的夜晚,女孩,红唇。就是这样一张海报吸引了我,看完电影再去看导演才发现是阿巴斯的作品,完全在我意料之外但细想整个电影的铺陈又确实在意料之中。这部《如沐爱河》由法国投资,伊朗人阿巴斯是导演,全班底日本演员。 对于阿巴斯的印象:《生生长流》《何处是我朋友家》...  (展开)
罗宾汉 2020-06-14 14:56:07

在小空间格局里拍出丰满而高级的视听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伊朗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凭非母语电影《合法副本》将茱丽叶·比诺什送上戛纳影后宝座的两年后,带着新片《如沐爱河》再次入围戛纳竞赛。这仍然是一部非母语影片,只不过从意大利托斯卡纳来到了日本东京。阿巴斯似乎对日本一直情有独钟,自从1993年《何处是我朋友家》在日...  (展开)
seamouse 2012-06-09 16:18:36

到日本也很阿巴斯

“电影起于格里菲斯,止于阿巴斯!”好多年前,法国大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在看过这个伊朗人的《橄榄树下的情人》和《樱桃的滋味》后,不免发出其典型革命性口号式的赞美。 曾几何时,阿巴斯以及其所代表的伊朗电影,几乎成为世界电影艺术的代名词。它们以简单的故事、朴实的形...  (展开)
zero1000 2014-05-07 12:01:40

阿巴斯的身份游戏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如果人与人之间没有固定的身份,那么我们可以讨论的东西,或许会更多,更深。例如,咱们可以暂时成为亲人,让我细心聆听你的内心,理解你到底有多想被爱,多想被人紧紧搂着。这或许在陌生人面前会显得举步维艰,但当感觉来临时,其实每个人都差不多有一刹那,可以扮演一个自...  (展开)
安妮咕咕蛋 2017-08-16 23:58:01

城市孤独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部电影对话平白冗长,场景较为封闭而狭小,剧情如文火慢炖,炖一锅没太多内容的清汤,最后终于在结尾处沸腾,满溢,玻璃的破碎声让一直平稳而隐含骚动的局面崩坏。但矛盾在突破临界点后,电影却戛然而止,留给观众们一片不安的好奇与担忧。 整部电影很有日本的感觉。日本...  (展开)
理想主义新贵物 2014-07-24 09:55:43

无法触及

谈及《如沐爱河》,我们不得不说这是部充满了阿巴斯风格的影片, 纪录片式的框架,即兴式的表演, 影片的节奏如戏中老教授不疾不徐的步调和平缓稳妥的车技一般, 却不禁有点慢成了暮年的意思,透过车窗外看到的景致如幻灯片似得变换着,淡然,安详的剧情推进节奏,故事发生...  (展开)
aurorum 2018-08-15 14:49:15

2018.8重看如沐爱河

18年8月中,重看如沐爱河。更加感叹阿巴斯气氛、节奏拿捏的准确,台词的浓缩精炼。 “如沐爱河”对我来讲是种双关,一边是高梨临和奥野匡的忘年恋,这部分只渲染了温情,刻意隐瞒了“性”的部分(老人在姑娘睡前关灯,好像两人间此时是没有性意味的,到第二天上车,姑娘依旧很...  (展开)
无良飞行员 2018-12-26 16:06:48

《如沐爱河》拉片笔记下

以下内容为摘录 1.阿巴斯的虚构艺术 熟悉阿巴斯身份的人都知道,他既是导演,还是编剧、诗人。熟悉阿巴斯电影的人也知道,他的影片重点不在故事,而在文本。其惯常主题是从电影的虚构特性出发,力图还原故事背后的真相,以内容和结构的形式考量,则是将作为虚构艺术的电影带回...  (展开)
homer 2016-09-08 22:15:56

如同报纸上的新闻

故事简单讲,老人花了钱,应援女郎去服务,这是一种平等的交换。援交女郎,选择不去见姥姥,选择欺骗男朋友,但通过工作获得报酬,是出卖身体和道德换去钱的平等交换(在她看来平等,因为老板没有强迫她一定去,如果她觉得不值可以不去,或者可以在火车站见姥姥)。男孩子,想...  (展开)
鹿竹子 2016-04-19 20:49:50

谁教会了我们撒谎?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喜欢把电影当作艺术来看,希望电影能够像诗一样。诚然,他总会给我们带来具有诗歌意味的电影,但我还是愿意把他看作是一名用镜头来描述人生,社会,世界,以及人的一位观察者。上一次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利用车窗这一道具的时候是在《樱桃的滋味》中,一心...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后页> (共138条)

订阅如沐爱河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