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斯仍是一如既往地有趣
阿巴斯的片子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偶然出国的机会还在不少艺术馆看到他的展览。诗歌、摄影、装置、影像……感觉这个生活在西方的伊朗人一步步远离他的故土,成了彻底国际化的符号。而在他的本行——电影里面这种倾向也与日俱增。
如果说《樱桃》或者《十》还有着浓烈的伊斯兰背景,那么《五》和《车票》等等已经全然国际化了。当然,阿巴斯的国际化并非放弃个性,而是始终以较高的水准体现自己的艺术追求和价值。
看阿巴斯的电影,以往总是不得要领。虽然觉得有趣,却始终没有意识到趣味的所在。直到有一天看了他参与的《卢米埃尔计划》,用仿制的卢米埃尔时代摄影机拍摄一段时间极其有限的画面来制作电影。几十位电影大师各显神通,阿巴斯的影片却只是一个煎鸡蛋的画面。所有的讯息均来自画外音的电话语音答录机。于是顿悟,原来画外音才是阿巴斯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
回过头来再看他的电影长片,每当电话铃声响起的时候,神经都会特别亢奋。《如沐爱河》里,答录机、语音短信、屋外的嘈杂占据了将近一半的篇幅。甚至当两个人物在进行对话时,他仍故意只拍一边,让观众通过听者的表演来揣测说者的神态和举止。
对这种揣测的迷恋进一步扩展到人物设计上。主人公,包括应召女、老教授、未婚夫三个,标准的舞台剧三角关系。这三个人物都因为某种原因而言不能尽,且词不达意。看他们三个人的表演,会让观众的脑筋兴奋地运转不停。相反,辅助性人物如退职警察、邻居大妈和皮条客之类,各个叽叽喳喳。在冗杂的语言里居然能挑拣出极其重要的资讯。
这种猜和找的乐趣,实在是阿巴斯影片所独有。
此外,我总觉得阿巴斯对空间的感觉逐渐有所变化。他正在躲避开阔的外部更多深入狭窄的地带。《十》的出租车,《车票》的火车餐车,都是用狭小空间限定表演范围的高超例子。到了日本,他对小空间的偏爱一定是如鱼得水。即便如此,他还是尽可能地缩小外部空间。大量场景发生在车里。未婚夫对老爷爷说:我能坐到车里来么?这大概正是阿巴斯求之不得的局促。邻居大妈更是从一个只能看见半张脸的小窗户里说了一大堆废话。
也许影片最后飞来的那块砖,还有想要砸破这种内心的封锁的意图?但面对开阔空间,阿巴斯又会沉迷与无动于衷的观赏景致吧?
如果说《樱桃》或者《十》还有着浓烈的伊斯兰背景,那么《五》和《车票》等等已经全然国际化了。当然,阿巴斯的国际化并非放弃个性,而是始终以较高的水准体现自己的艺术追求和价值。
看阿巴斯的电影,以往总是不得要领。虽然觉得有趣,却始终没有意识到趣味的所在。直到有一天看了他参与的《卢米埃尔计划》,用仿制的卢米埃尔时代摄影机拍摄一段时间极其有限的画面来制作电影。几十位电影大师各显神通,阿巴斯的影片却只是一个煎鸡蛋的画面。所有的讯息均来自画外音的电话语音答录机。于是顿悟,原来画外音才是阿巴斯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
回过头来再看他的电影长片,每当电话铃声响起的时候,神经都会特别亢奋。《如沐爱河》里,答录机、语音短信、屋外的嘈杂占据了将近一半的篇幅。甚至当两个人物在进行对话时,他仍故意只拍一边,让观众通过听者的表演来揣测说者的神态和举止。
对这种揣测的迷恋进一步扩展到人物设计上。主人公,包括应召女、老教授、未婚夫三个,标准的舞台剧三角关系。这三个人物都因为某种原因而言不能尽,且词不达意。看他们三个人的表演,会让观众的脑筋兴奋地运转不停。相反,辅助性人物如退职警察、邻居大妈和皮条客之类,各个叽叽喳喳。在冗杂的语言里居然能挑拣出极其重要的资讯。
这种猜和找的乐趣,实在是阿巴斯影片所独有。
此外,我总觉得阿巴斯对空间的感觉逐渐有所变化。他正在躲避开阔的外部更多深入狭窄的地带。《十》的出租车,《车票》的火车餐车,都是用狭小空间限定表演范围的高超例子。到了日本,他对小空间的偏爱一定是如鱼得水。即便如此,他还是尽可能地缩小外部空间。大量场景发生在车里。未婚夫对老爷爷说:我能坐到车里来么?这大概正是阿巴斯求之不得的局促。邻居大妈更是从一个只能看见半张脸的小窗户里说了一大堆废话。
也许影片最后飞来的那块砖,还有想要砸破这种内心的封锁的意图?但面对开阔空间,阿巴斯又会沉迷与无动于衷的观赏景致吧?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