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后七日的影评 (241)

木卫二 2010-11-08 13:26:42

有时候,我会忘记

“今嘛你的身躯拢总好了,无伤无痕,无病无煞,亲像少年时欲去打拚。” ——《父后七日》 有时候,人在电影院,我却会忘记自己是在看电影。黑暗的空间中,眼睛看着前方的一块光亮,那更像是在看自己,看经历过的人生,看那些长长短短被投射到了银幕上。 盖伊·马丁《我的温...  (展开)
五月微蓝 2010-11-25 11:55:22

我经常忘记,忘记你已离去。

《父后七日》,一场传统的台湾农村的葬礼。没有煽情,没有悲戚,没有天天以泪洗面,只是有一些滑稽的桥段,有一些温馨的回忆,有一些淡淡的亲情,不免让人诧异,父亲的葬礼怎么如此轻松? 道士说对儿女说把你爸爸爱吃爱玩的拿来,女儿拿来了几包黄长寿烟,儿子拿来了一本裸女...  (展开)
愛永 2010-09-01 16:04:19

習慣,是最難平復的傷口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失去一個人,最難的是什麼?不是日以繼夜揮之不去的想念,不是從此以後無法再見的憂傷,而是習以為常以為永遠不會改變的習慣。 電影『父後七日』改編自劉梓潔榮獲『林榮三文學獎』首獎的同名散文,描述父親過世後返鄉守喪的七天,如同一場荒謬的旅程,歷經數不清的繁文縟節與家...  (展开)
城南草木生 2010-12-14 14:16:55

越头看,阿爸是山

台湾人擅长打软糯清新又甜香的温情牌,类似的亲情故事,日本和台湾的师傅掌控都是好料理,拍《母亲》的山田洋次今年出了《弟弟》,喜欢日本人谈父母爱男女爱朋友爱的时候,那种不动声色的温婉力道。大陆也从来不缺好看的亲情片儿,今年拍完《我们天上见》朱旭宣布封镜退出江湖...  (展开)
老郑卖茶🌈 2010-11-07 22:46:14

最怕猛然想起你。

时时刻刻的想念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如随风潜入夜般的不经意,某一时间猛然迸发。 那时,怎么躲都躲不过去。我一直经验丰富。屡屡夜半无人时哭得眼睛红肿如桃,之后带着泪痕心有不甘睡去,第二日又做无事人,笑得比谁都欢。 所以,我好怕看这样的电影啊。 它们一般定位精准,...  (展开)
元気一杯咪噶酱 2010-11-26 12:43:40

“父后七日”原著散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父后七日”原著散文   作者:刘梓洁         今嘛你的身躯拢总好了,无伤无痕,无病无煞,亲像少年时欲去打拼。      葬仪社的土公仔虔敬地,对你深深地鞠了一个躬。      这是第一日。      我们到的时候,那些插到你身体的管子和仪器...  (展开)
陈卡卡 2018-04-13 01:18:24

请收拾好你的情绪,我们即将降落

点纸钱、扫墓,清明在繁文缛节中逐渐成为了仪式。 尽管年年话清明,但每年似乎又只会在今日,人们才会以如此正式或又可称为形式的方式,表达我们对逝者的哀思。·昆德拉在《生活在别处》中写到:「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都不擅长告别。」 那些被我们深埋的浓稠情绪...  (展开)
阿武 2010-10-22 18:10:27

一公升哭爸

《父後七日》題材並不新鮮﹐不過是伊丹十三的《お葬式》(1984)的翻版﹐連城市人回到鄉村拜祭都一樣﹐但層次明顯較低﹐像一般華人藝文作品﹐太情緒化﹐無法條理分明地思考問題﹐更甭談能否擺脫誰都逃不掉的因循與俗見了。作者沒辦法讓自己抽離﹐客觀審視影片的議題 :『後工業社...  (展开)
Veronica 2012-08-05 23:14:06

你离开以后

2006年6月,外公过世,我失去了第一个至亲。 外公过世那天,在外地工作和求学的表姐和我,不约而同都出于某从心潮起伏,回到了老家,但是那时谁都没有预想到,外公会走掉,尽管此前他已频繁出入抢救室,在我们观念里,并没有想到他的身体会糟到如此地步,仍然认为他还会有更...  (展开)
无事 2010-11-04 23:36:30

风格失衡 --- 父后七日

看完一遍,瞎说一通—— 《父后七日》有可看性,但风格上仍有很大问题。片子结尾最后一场戏把调子拧过来了,此前一直着重在对比和反讽,这些却都过分集中和短暂,显得断断续续、道不清是含蓄还是廉价。常常是卡通化、断片化的时候显得滑稽好笑(确实很有爱很好玩);而长段落...  (展开)
Huang 2011-08-10 23:54:44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金马奖说《父后七日》展示了台湾独特的丧葬文化,看完整部电影,我倒是觉得,其实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这样的丧葬文化都差不多,也无所谓文化吧,所谓条条框框多了,就成了规矩,所谓规矩多了,就成了文化。 “烧七”就是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称为“头七”、...  (展开)
布宜諾斯 2011-11-26 19:26:52

四两拨千斤

文/布宜诺斯 非常明显,[父后七日]首先对应的便是[入殓师],都是以丧葬文化为主线,串起一些埋藏内心的感情,连最后的落力点——父爱之殇也都一样。这类题材的影片,最令人反感的手段便是挟亲情以令观众,拼命煽情、催泪、揭伤疤,电影本身的面目反而会模糊不清,好在[...  (展开)
琳梓。 2011-01-07 02:27:24

爸,我们哪里见。

恍然间记起你常问起我有没有想你。 我都只是笑而不语。 你也跟我说起过孤独的时刻想起的人总是我。 现在的我却也经常忘记,忘记你已经离去。 爸,你还好吗? 2010年最后的时刻和母亲在一起,看着电视里热闹的景象,心里却万分落寞。我和她谁也不说一句话。沉寂的空气压得人...  (展开)
水水 2010-12-21 16:34:55

空笑梦

这个台湾文艺片的水准之高,已然直追日本。父亲的葬礼,竟然可以用诙谐的幽默来表达,笑中有泪,绝赞。 里面的三首歌非常好听,开篇,在有议员的酒桌上,《爱情恰恰》(陈小云);阿梅和爸爸一起卖磁带时合唱的那首《伤心酒店》(江蕙&施文彬);以及在灵前拍照时张诗盈唱的《...  (展开)
马掰掰 2010-12-20 15:37:42

我忘了我只剩一人

生生死死一向是诸多文艺作品的重要主题之一,古往今来谈论生死的作品也不胜枚举,要驾驭好这样一个亘古不变老生常谈的主题,并非易事。《父后七日》是一部谈论死亡的电影,但它不像其他电影,正襟危坐来谈这样一件遭人避讳的事情,反而,它把人死后办理丧事到入土为安的整个过...  (展开)
versus-降锋 2010-11-17 19:41:23

请收拾好你的情绪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从儿子拿《花花公子》类似的杂志放到父亲手中,我就知道它不会让人郁闷的喘不过气来,剧中人物特点非常鲜明,侄儿在台北上学,喜欢摄影,又对道士的工作很感兴趣,女儿一直在说国语,英语也很好,是个优等生,在台北有份好工作,儿子是个彰化人,也没出去过,道士一直就负...  (展开)
mad dog 2010-04-14 14:37:29

對白精闢抵死, 觀眾笑聲連連

來自台灣的電影"父後七日"(導演: 王育麟 / 劉梓潔), 看前有點擔心會哭足全場, 帶備紙巾. 幸而完全不是煽情片, 而是攪笑片, 但又拍得細心感人, 只是最尾一段有點眼淚而已. 是今屆電影節最難忘的電影之一. 女兒從台北趕回苗栗老家, 趕及見父親最後一面, 之後是七天裡的後事. 第...  (展开)
林肯 2021-07-11 17:34:51

请收拾好情绪 我们即将降落

爷爷去世,我在中学要上交的周记本里写道:“临终前的一星期,我看到老人家因久卧病床 满背生的褥疮,心里暗想真的不如让爷爷赶紧走,这样也可以少痛苦一些。因此爷爷去世那天我像做足了准备,没有眼泪,又担心被误解为不孝,所以在灵位前猛地磕响头,直到额头瘀血才流下眼泪。...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2 13 后页> (共241条)

订阅父后七日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