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 短评

热门 最新

709 线性代数 看过 2021-07-25 12:54:59

导演拍片咋跟我写文一个样:脑子里有一个绝妙的idea,然而写的时候就是在组织结构、行文叙事、人物描写等各个环节不遗余力地把故事搞砸,最后再加一个自以为是的反转结尾。要我说电影最大的恐怖,是把人一辈子浓缩成两天来告诉观众,活着就是恶心。

80 Kdn 看过 2021-07-25 03:25:50

了不起的幻想(fantasy)和恐惧(terror)作品。这辈子没看电影看得这么害怕过,也是因为沙马兰抛弃了原著的诙谐因素,只注重传达时间的恐惧本质(电影表现和黑白漫画当然也是不一样的)。剧情上和原著最大的差别是对沙滩提出了“现实”的解释和出路,而原著则是用寓言故事让所有人接受死亡。很难说两种处理哪种更差……不过因年老而忘记自己为何要离开沙滩,确实是沙马兰改编的亮点。

642 电影Mark 看过 2021-09-18 23:53:14

笑死!像极了旅行团把你关在购物点,白白浪费你的生命……

269 陀螺凡达可 看过 2021-07-21 23:02:04

神乎其技的调度!那几次360度、平移和跟拍长镜头运动看得起了好几层鸡皮疙瘩。摒弃CG电脑特效回归传统电影技艺,仅通过充满未知的调度方式把人类面临衰老的不同情感层面全部展现出来(从惊悚/惊吓到浪漫动人时刻),事件主体常被阻隔到镜头之外,用角色反应镜头去放大观众想象。主题上则是对《探访惊魂》做了一次全面升级。(最后两场戏有点废,感觉是硬加上去的,结束在和男孩的对视就挺好

57 谢谢你们的鱼 看过 2021-09-16 23:12:14

希亚马兰又疯批了,写了个什么JB剧本?什么狗屁不通的情节和台词,演员得多有信念感才能演得如此助眠,和当年的《灭顶之灾》一个破德行。导演好不容易脑子正常了两部片子,现在又开始破罐子破摔,感觉就是因为希亚马兰在拍摄现场抽风,片子才拍得这么抽风!

325 kkk 看过 2021-07-21 23:52:30

看完预告片基本等于看完整部电影

97 文森特九六 看过 2021-07-26 21:34:10

类型趣味在如此的高概念下竟未得到满足,然而从侧面看,作为沙马兰客串戏份最多的沙马兰电影,本片也许反向解构了他过往所钟情的那个朦胧世界。旋转的运镜成为钟表指针般直白的时间隐喻,巨大岩壁下的海滩上演着一个在鬼扯的科学阴谋与感伤的哲学命题间尽力保持平衡的家庭剧,遥望远处的山峰上,“沙马兰”监视着这一切——关于电影制作的绝妙类比,而在这盘被“导演”的“试验”下,最终生还却已经老去的姐弟,同沙马兰明确给出的这个无法周全的解释性收尾,又何尝不是一体两面的心结:年轻的心的保持,是对既定现实结局的最好缓释。于是,无需再在电影中谱写神话,以自信而纯真的创作心态,沙马兰终于将支撑自己幻想世界的强大感性逻辑带出了“珊瑚洞”,尾声直升机上姐弟的反问,观众对真相的质疑,殊不知这一切伴随着我们走出了影院,向着生活挺进。

22 空白岸 看过 2021-09-16 23:16:41

我们无法在他的电影里倚仗某束将自身具体化的视线,我们也无法通过它获得将对象具体化的凝视,因为在孩童眼里,一切事物各居其位是因为它们都有各自的目光,而并不存在某个原初的、在万物开始前就在观看着一切的视线。早在《灭顶之灾》《天兆》《水中女妖》我们就见识过那些顽皮而狡黠的视点游戏,而当幼稚的游戏被迅速催熟,我们见证了沙马兰电影中最剧烈的一场布朗运动,礁石、海水、沙砾、玩具、尸体、肿瘤,甚至光、水、风…所有的事物都在投出目光,并源源不断地,在空气中碰撞,缠绕,化作生成-观看之流。“观看”从未变得如此平等:分明是它们在看着我们。而观众则需要一场冒险,这趟坎坷的旅途并不是为了夺回我们的目光,而是为了将它还给世界,连同我们的血肉,骨骸。那些认为沙马兰自恋的人一定是不相信沙堡里装着一整个宇宙的人。

115 舌在足矣 看过 2021-07-23 11:57:06

一日一生的概念肯定不是第一个,但沙马兰能借此既玩好恐怖惊悚又能玩好家庭温情就相当不容易了。全片让人叫绝的运镜与构图数不胜数;不靠CG全靠化妆展现变老,明年如果不提名奥斯卡就是冤案

473 1984频道 看过 2021-08-13 06:30:33

导演这个概念里吧,没有考虑到月经的存在,30分钟对应12个月这么个走法,该区域的女性每150秒都会来一次月经,女角色都甭干别的了,只专注经期防汛工作就可以了……十分钟机体机能年华老去这个理念挺好,不过这么个不严谨的拍法,着实有些糊弄的感觉。有些段落的运镜横移设计不错,不过在时间加速流逝的段落采用镜头逆时针旋转也是没谁了。

86 嘟嘟熊之父 看过 2021-09-16 19:34:01

从追跑停的游戏进入,再从堆沙堡的游戏退出,摄影机加速、骤停、滑行、旋转,既有来自海面、洞穴、山崖的长焦镜头如野兽般在阴森的暗处等待捕猎,也有温柔的目光抚过皱纹、伤口、并坐或相拥的身体。乐园般的恐怖电影,天真如孩子一般的沙马兰。

11 寒枝雀静 看过 2021-09-23 13:05:14

A / 生与死两条线缄默而奇异地相向而行。“衰老”是时间的凝缩,同时也是人物生命的加速复苏:获得超出功能性叙事的“视”与“听”——捕捉愈发模糊却珍贵的面容,在无言中捧起歌声的抚触,并置身于在海面与山崖间回荡飞旋的宏阔之“波”。导演既是镜头背后的控制者、观察者,将所有人物揪向死亡,却也是意图布局的错谬者。这种几乎可以说是主动的错谬恰恰给予人物自主的空间,逆着监视与命运的巷道重回新生——这不就是《阮玲玉》结尾那样沉郁而坚决的新生吗?

65 TWY 看过 2021-09-15 20:37:34

一本伪装成恐怖片的回忆录,时间的晶体化,在这个“不可能”的情境里,沙马兰继续证明,电影是必须被亲眼见证的:摄影机在不同距离间“捕捉”不同的年龄、不同层次的体态与褶皱,时间的变化不仅通过那些致人眩晕的旋转和波浪来体现,又是因为被细细注视才方可被看到;宿命论并没有令它走向虚无,影片中纷至沓来的死亡与离别非但没有麻痹我们的神经,令我们屈服于命运,反而,当我们对时间的感知愈加敏锐,影片开始渗透出其最浪漫的情绪。

281 女神的秋裤 看过 2021-09-16 17:05:42

概念很高,剧情很垮。一个让人极速衰老的海滩,本以为可以看到一段段不同的人生,让人很期待能够浓缩出意想不到或深刻的东西。但角色呈现出的,却是和其他套路惊悚片一样的歇斯底里和愚蠢至极。整部影片和里面的角色一样,仅仅是”肉体衰老,心智未全”。

72 L.C. 看过 2021-09-17 02:26:19

整体概念很好,中间父母一个聋一个瞎,说着情话,莫名很感动。结局有点广电执笔的味道。

203 Typo 看过 2021-07-23 13:13:28

“Life's a beach and then you die”

9 两头烧蜡烛🌕 看过 2021-09-19 00:37:22

经验被抹除了,情感与智力像身体一样可以无意识地随时间推进而变化,而温情与依赖感恰恰是非经验不可得的。不可信,不可靠,闹剧,尤其当概念至上的电影要倚赖温情牌时。

1 满地 看过 2021-10-06 13:32:21

浪费时间的国产鬼片

156 饮歌 看过 2021-07-26 05:58:41

想法挺好,可是细节经不起推敲。

21 字母君 看过 2021-09-17 01:00:21

怪异、抽象、处处留白,压缩的时间让情感变得凝聚、让日常变得恐怖,可能是第一次,沙马兰式的“媚俗”结局让电影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升华,评价这部电影“极简”(情节、场景)、“繁复”(主题、外观)都说得通。或许可以这么认为:希区柯克死后,“纯悬疑片”作为类型已经灭亡,直到《灭顶之灾》之后的沙马兰才将它彻底复活——注定的死亡,是生命的桌下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