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的影评 (42)

哈姆谢特 2019-02-16 08:32:34

重重矛盾下的人物选择与命运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为突出被日本殖民时期朝鲜人对本国语言的保护、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日本的反抗,本片制造了一系列矛盾: 1.柳代表是应该听命于投日的父亲苟且偷生还是应该坚持自己的信念继续整编朝鲜族词典? 2.编撰小组是应该聘用有偷盗前科、大字不识但是热情洋溢的金判秀还是应该在缺少帮手的情...  (展开)
斯嘉丽聊电影 2019-02-21 12:52:13

拍抗日神剧,韩国是认真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文/斯嘉丽 说起抗日神剧这个话题,我国的拍摄经验从数量上看应该可以全球夺冠。只是量变何时到达质变就不知道了,而韩国这几年也在这类题材上发力后,高下就立现了。 韩国的抗日神剧数量虽然不多,但每次出手都是大卡司大制作大导演以及,高品质。 比如2015年河正宇参演的《暗...  (展开)
서연 2019-02-16 14:15:31

对民族精神的另类守护

先来科普一段朝鲜被日据的历史。 19世纪末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战胜了朝鲜的宗主国大清,并对朝鲜半岛内的清势力进行了驱逐。之后,朝鲜在俄国的支持下改为大韩帝国,俄日战争战败后,日韩两国陆续签订了系列不平等条约。直到1910年8月《日韩合并条约》的签订,日本算是完全吞...  (展开)
Sein 2023-06-18 18:17:51

语词的空间

民族如何存在,在语词和对语词的自我阐释当中。书面语和口语,是一体之两面。前者负责留下印痕,后者负责日常实践。口语和文字书写的交汇点有二,一是教科书,二是字典。一个看场子的混混,会为一本苦情小说哭泣,只因为他习得了文字,而不只是囿于口语。一个编字典的学者,会...  (展开)
讨厌电影的番茄 2019-03-02 01:38:49

《词典》:日据历史的影像词典

在日本对朝鲜半岛的殖民时期,被称作“皇民化”的文化殖民是一种最深刻的形式。自3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天皇追求的不再是日朝文化的同化,而是下令将朝鲜的文化精神连根拔起。民众的姓名被迫改为日式的姓名。在教育中,一律的朝鲜语教育都沦为非法,受到日本统治者和其下的韩奸...  (展开)
lejson 2019-10-26 20:34:54

暧昧的殖民时代:从电影《词典》说开去

这是一部很典型的韩式主旋律电影,类似《暗杀》、《国际市场》、《军舰岛》等片。电影的叙事手法并不新鲜,从小人物视角叙家国情怀,笑中有泪,讲述了朝鲜语学会在日本殖民当局的强烈打压下,秘密编纂朝鲜语词典、保存朝鲜民族语言文字的故事。 我的感怀并不在电影本身,而在于...  (展开)
Borrison Yan 2022-09-26 20:38:11

简单的语言却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感触好深的一部电影,当国内不断产出《长津湖》《狙击手》这种大制作,大场景,大战争为主旋律红色电影时,隔壁国家居然用小成本以一个特殊的角度拍了这部爱国题材的电影。 语言作为一个国家历史的直观呈现,侵略者要求将这个历史抹去,引起一众爱国人士的语言保卫战,没有浓枪...  (展开)
✌🏻 2022-09-12 12:26:46

词典

影片通过阵营的冲突、立场的冲突、人物肢体冲突和内心冲突,把人物塑造的有血有肉,把故事讲述得真实可信(必须承认部分情节还是有夸张的戏剧成分,比如金判秀朝鲜语的飞速进步)。 特别是柳代表和金判秀这对人物关系的刻画十分成功,开始两人互相看不上眼,中间还有过误解,最后...  (展开)
栀梦💙 2022-08-07 20:33:28

词典

很好看的历史影片,同是抗日题材,却别有新意。再现了1942年,朝鲜日据时代的“韩国词典事件”的真实历史事件,不仅编写词典的过程细致具体,引入入胜,更重要的是艺术地塑造了两个生动的性格迥异之人物。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要想成功,叙述史实重要,关键更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展开)
凉心评 2020-11-20 09:02:01

柳海真的电影《词典》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语言是民族的精神,韩国根据真实事件改变的电影《词典》,反映了在日本占领统治韩国时期,不甘屈服的青年对日伪政府的抗争和对语言的收集和保护。2019年3月1日,恰逢韩国发起日本占领下的独立战争100周年。这部主旋律电影,虽然仅聚焦一本《词典》的编著,却荡气回肠,让人感受...  (展开)
晴天[太阳] 2020-07-22 00:15:31

词典

在禁止使用朝鲜语的20世纪40年代,京城一家电影院的检票员金畔守(刘海镇饰)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朋友的安排下到一间书店打工,而店主正是朝鲜语学会代表柳廷焕(尹继尚饰)。在书店工作一段时间后,金畔守慢慢发现,书店中的职员全都是朝鲜语学会的成员,他们正在秘密编纂...  (展开)
雨花蝶 2020-07-04 19:28:51

词典

电影完成度很高,感动指数也直逼《辩护人》,有人说都是韩影的套路,我觉得说得不错,这类题材这么拍也不算高级,但把故事讲好讲得漂亮就是好电影。起初看电影被电影里的故事感动,倒也不是因为什么拍摄手法高不高级,最重要的还是好好讲故事,甭管用什么手法。 词典编撰故事我...  (展开)
鲜有废客 2020-06-07 22:58:18

韩国主旋律电影,拍得竟是一部辞典的诞生

很少有电影能够在一本书的来龙去脉上讲述的富有张力,这不仅是因为书籍大多属于个人的苦斋冥思,更在于书籍的动人之处往往是其本身。 所以,拍摄一部书籍的诞生故事,大多会显得画蛇添足、难触内里。然而韩国电影《词典》,却能让这种佶屈聱牙的改编方式催人泪下。 这当然是由...  (展开)
想快乐拉很多屎 2020-03-24 15:41:48

“当一个文明即将熄灭 有什么证明你我存在的岁月”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虽然标榜的是喜剧 但是其实很沉重 讲历史的片不太好拍 尤其是针对特定国家 再加上限定的一件信物 词典 更不好拍 度很难把握 让观众如何津津有味看下去 但是这部片子有做到 起承转合 人物刻画 故事剧情 镜头画面 配乐 都恰到好处 很多镜头语言值得玩味 还有首尾呼应 以一个小人...  (展开)
非不能齋 2019-04-21 14:15:31

觀後感

這部電影通過一部詞典的編撰讓我再次見識到了日據時期高麗民人的種族關懷,同《東柱》《一死開悟》《大將金昌洙》等抗日作品一樣,催人淚下。可見,這種抓住人心的作品是有其一貫傳統的。 高麗的抗爭劇似乎恆常在追問同一個主題,即面對強大的異族壓力,我們應該怎樣全面地展現...  (展开)
圣村酒保 2019-04-17 12:41:20

如何拍好主旋律?先来翻翻它!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 上个周末,清明假期,于家中小院聚众烧烤。 聚众,意味着齐齐整整,少长咸集。 于是,在烧烤趴体开始之前,还得有独属于学龄孩子的假期作业环节。 而帮助我展开此篇文章的,正是孩子所翻查的那本工具书——《新华字典》。 2 作为小学语文的必搭单品,《新华字典》绝对是我们...  (展开)
PriscillaFan 2019-04-11 23:34:55

重視語言,該是人的自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語言是民族的精神,文字是民族的生命。 看到韓國,不免想起台灣。在日本殖民時期,早期統治者為了便於統治,除了要求派駐台灣的日本官員學習台灣本土語言(包括台語、客語、原住民語等),也同時對台灣人推行「國語教育」,此時的「國語」指的是日語。但就在1937年, 台灣總督...  (展开)
职业影迷 2019-03-29 20:17:56

凑和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词典》讲述了韩国被殖民时期,一批有志之士冒着生命危险在地下完成韩语词典的编篡工作。故事还是一贯的市井小人物救国,韩国大多数的主旋律电影几乎都是,粗鄙的小人物,喜感十足,被崇高理想打动而献身。娱乐效果很强,可以说有利有弊。 弊端不是说讲小人物不好,而是韩国电...  (展开)
<前页 1 2 3 后页> (共42条)

订阅词典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