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飞鸟的影评 (6)

segelas 2019-02-18 05:24:55

客观性缺失,迷失于时长限制下的索德伯格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史蒂文.索德伯格的电影,可以分为“商业电影”和“风格化作者电影”两个类型。前者如《十一罗汉》,是非常老练整齐的标准好莱坞商业制作。而本文主要谈及的后者,以一种“伪纪录片”的风格著称。他善于以一个规模庞大的体系或者事件为对象,事无巨细、有条有理地展现体系中的每...  (展开)
bigrobyn 2019-02-20 17:42:04

影片还是有其合理性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到很多影评质疑影片的可信度,我的想法是这样: 第一,片中两个球员一个是当年的状元秀,另一个是球队里的青年核心,其影响力在全美国还是非常大的,可以想象一下如果Zion被独行侠选中以后,和doncic推特口水战,然后约了一场一对一,在美国会是怎样的轰动效应,会有多少人愿...  (展开)
csh 2019-02-20 11:55:44

诺兰与索德伯格:胶片与数码之争【译】

作者:Zack Sharf (IndieWire) & Richard Trenholm (CNET) 译者:csh 译文首发于《虹膜》 史蒂文·索德伯格和克里斯托弗·诺兰已经是将近二十年的老朋友了。所以当他们嘲笑起各自拍摄电影的偏好时,是不会有什么心理障碍的。索德伯格参加了2019年的斯兰丹斯电影节,在这次...  (展开)
驴饭高 2019-02-17 21:19:34

IPhone拍摄,NBA职业与娱乐的两难境地

| Br ian Tallerico February 8, 2019 | As professional athletes continue to work to control more and more of their public image through social media, the commodification of them becomes an increasingly interesting topic for debate. Especially for young baske...  (展开)
csh 2019-02-08 13:38:10

《电影评论》影评:体育王国的商业机制【译】

作者:Mark Asch (Film Comment) 译者:csh 译文首发于《虹膜》 在《高飞鸟》中,史蒂文·索德伯格用他那极具创造力的方式,探索了一种新的职业。他拍摄的这类影片里的从业者们,都通过「贩卖」自己的身体,来为某种「零工经济」服务(译者按:零工经济是指由工作量不多的自由...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皮尤吖歪㍿ 2019-02-09 02:27:48

关于影片所涉及的NBA运作的小科普和剧本合理性吐槽(一星只是送给编剧的不专业,不代表电影质量

首先要说的是,这部电影虽然背景设置在NBA且请了几个NBA球星进行采访,但是对于NBA内部的运作的描述基本都是不切实际的,请不要代入对于窥探NBA内部运作的视角来看这部电影,把它当作一部架空世界的体育电影会更好。 1、劳资协议谈判 电影中,NBA之所以会出现停摆的情况,是因...  (展开)

订阅高飞鸟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