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裂鼓手的4星影评 (866)

安德烈大叔 2015-01-08 15:54:22

进入终极殿堂的献祭攻略

“玉不琢不成器,不疯魔不成活”这是《爆裂鼓手》给人最为直观的第一感觉,前者带有显而易见的励志成分,而后者代表的是电影黑色的一部分,要是只是严师出高徒的音乐励志片,那该片肯定就无趣多了,幸亏电影中的师与徒都不是那种精神正常的手艺人,他们是精神偏执的野...  (展开)
沉思羊 2015-01-09 09:12:33

音乐不是男子100米决赛——一个偏执音乐生的自白

时隔多年的update: How to truly listen | Evelyn Glennie -------------------------------------------------------原文分界线------------------------------------------------------------ 一开始我还带着不屑,因为影片呈现出的爵士乐团跟我所经历的完全不一样。侮辱性的...  (展开)
小溪笑嘻嘻 2014-10-20 02:03:43

天才悲劇仍勵志

最近在港上映的《Whiplash(鼓動真我)》在今年在Sundance電影節上收穫了最高獎項——最佳劇情片大獎,以及觀眾劇情片大獎。從該片的預告來看,它又只是一個“嚴師出高徒”的故事。華語片中,去年的《激戰》、今年的《Kano》都是按此一套路,觀眾雖然喜歡,但不免有些疲勞,...  (展开)
Maverick 2022-03-23 16:30:07

《爆裂鼓手》电影剧本

《爆裂鼓手》电影剧本 文/〔美国〕达米安·查泽尔 译/艺馨 黑幕 鼓声响起。鼓槌击打着鼓皮,声音清晰,锐利。 第二次击打声响起。接着是第三声,第四声。节奏逐渐加快。声声击打,最终汇聚到一处,听上去好似子弹出膛…… 格林厅,拿骚乐队排练室,晚上 一间洞穴样的房间。墙壁...  (展开)
frozenmoon 2015-01-22 22:48:15

爆裂的梦想和人心的探险

《爆裂鼓手》被提名奥斯卡是情理之中的事。但这部电影在奥斯卡众多主旋律入围片中,显得有些另类,它还不同于那部首先因为拍摄形式的个性而被人称道的《鸟人》,《爆裂鼓手》是从骨子里就透露着一股与众不同的气息。这或许源于它的独立电影血统。在此之前,《爆裂鼓手》已经获...  (展开)
轻寻到下绿 2017-08-04 21:22:44

剑走偏锋的暗黑系励志

或许在很多人眼中,带有文艺气质的音乐片多数都是让人如沐春风的,但《爆裂鼓手》却将电影拍出了一种特有的气质,剑走偏锋的暗黑系励志还带有着惊心动魄的剑拔弩张,甚会让人无法完全认同电影所传递的价值观念,但不得不承认《爆裂鼓手》从电影艺术角度去看,这是一部近乎完美...  (展开)
工藤新一 2017-06-06 11:03:01

爆裂鼓手

《爆裂鼓手》这部电影对观影者的冲击很大,跟以往所看的欧美影片很不一样。后来了解导演达米恩查泽雷曾是一名鼓手,同时电影部分内容是根据其在高中时期参加乐队的真实经历改编。在我们的学生时代,会不会都有一位暴脾气的老师存在,就不得而知。我想在导演的内心世界中,一定...  (展开)
巅峰Futurama迷 2021-04-15 00:06:59

乱侃映象,爆裂的,是生命(标题党)

1.之前看导演访谈,据说是有专门写过有关导师的戏的,不过为了封闭型叙事,就把它给删了,我自己倒觉得挺可惜的。 2.接上文,我个人的话,会偏向于把节奏改缓和一点,把前面那个女生的戏份加的更多,最后的延续戏份删掉。家庭戏也是调到前面搞定。在摄影上更多的使用手提,来表...  (展开)
傻不傻666 2017-07-28 22:25:46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偏执狂养成记

奥斯卡小金人向来对励志题材电影偏爱有加,无论是体育运动类如《百万美元宝贝》、《摔跤王》还是音乐舞蹈类型如《芝加哥》、《黑天鹅》,只要足够振奋观众们的小心脏,评委会自然也是来者不拒。尤其是寒冬降临,这时送来一碗热腾腾的心灵鸡汤暖暖身子,何乐不为? 心灵鸡汤总告...  (展开)
奇小一 2017-07-28 22:27:51

培养天才乐手的教学方法

《爆裂鼓手》是一部经不起琢磨的电影。 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部励志电影。这没有问题。我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当然也看出来它是一部励志电影,而且还被它励到志了。说实话,如果有人事先告诉我它是一个励志电影的话,我大概会不屑,的确,像我这样的年纪(我三十来岁),还被电影...  (展开)
月上三竿 2016-07-18 08:34:36

不好意思,难以苟同。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剧本精彩,演员到位,摄影出众。 这是一部和我人生观背道相驰的电影。如果我做一件事情要像Andrew做鼓手一样拼,那我会立马选择放弃。因为首先,这说明这件事情不是我能力范围之内,其次,我认为这么做大大降低人生幸福感。 显然Andrew同学并不是这么认为的。他十分地渴望一鸣...  (展开)
躲猫猫社社长 2018-03-05 15:52:43

Notes - Anatomy of two scenes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第一次约会: 首先,一个Establishing Shot,正反打,对话都是Small Talk。然后话锋一转: ANDREW:What do you do? 开始personal,切入Close-up 男生追问,女生说自己在Fordham上学,学校不是顶尖,男生追问下女生感到不舒服,想转移话题,情急之中问男主为什么去Shaffer。 男...  (展开)
尉迟上九 2015-01-08 20:28:40

爆裂鼓手:反其道而行的黑暗料理

陈腐到发烂沾满褒奖唾沫星子的一句话:严师出高徒,虽不一定绝对,但不可否定它的真理性。酷魔老师和叛逆学生间的磨合,牛掰老师改变问题学生的过程,极道鲜师用心帮助难搞学生的故事等等,在影视题材中常常能看到这样各种各样的角色搭配和剧情发展,无论有怎样激烈的矛盾和冲...  (展开)
爱我汉唐 2020-10-22 17:32:59

聊聊配乐

本人对爵士乐涉猎不深,实非强项,所以这次不敢妄谈详解,抛砖引玉而已。 文中所对应时间以4K版为准,正片时长1小时46分57秒。 中英文特效字幕: http://www.zimuku.la/detail/143205.html 双碟拓展版OST 1 序曲 Overture,作曲:贾斯汀·赫维茨 Justin Hurwitz(本片的配乐)...  (展开)
行者康夫 2015-01-11 09:48:11

少壮不努力,长大玩摇滚——《爆裂鼓手》

原文载于今日看点 http://www.todayfocus.cn/plus/view.php?aid=1120 作为一个前摇滚乐迷,我首先震惊的是电影开场不久的一句话——“少壮不努力,长大玩摇滚”。这是男主角贴在自己宿舍海报上的一句话,明显是起警示作用的。英文原文是“If you don’t have ability, you wi...  (展开)
折人王 2017-02-13 15:18:55

从《爆裂鼓手》看文化领域的成功学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概述 “我宁愿在34岁烂醉如泥,身无分文地死掉,让人们在饭桌上议论我,也不愿意腰缠万贯,神志清醒地活到90岁,但没人记得我是谁。” ...  (展开)
Kevin 2015-03-02 18:19:58

【皓桐影乐论】vol.1 “Whiplash”音乐叙事 -- 爵士乐的“快”与“激烈”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爵士鼓是西洋乐器,最早起源于1920年代初的美国新奥尔良,之所以称之为“爵士鼓”是因为最早它被用于演奏爵士乐。我10岁开始学爵士鼓,从小自学,后来跟了一位老师学,再后来到伦敦的音乐学院学,最后到了大学里爵士鼓成为了我的本科专业。可在这十几年里我从未接受过一点爵士...  (展开)
Q·ian·Sivan 2015-02-06 15:06:46

「Quotes」

「If you want the fucking part, earn it.」 「Truth is, I don't think people understood what it was I was doing at Shaffer. I wasn't there to conduct. Any fucking moron can wave his arms and keep people in tempo. I was there to push people beyond what's ex...  (展开)
婴儿葛葛 2015-01-28 11:26:45

丑陋的真相

这部电影之坦诚,在今年的电影里极为罕见。尤其是在接连看完《万物理论》和《模仿游戏》两部“伪传记电影”后,感受愈发强烈。 先来看一篇文章,来自《信息时报》,作者:马泽望。谢谢他,这是一部长见识的好文章。 *******************************************************...  (展开)
Naomiなおみ 2015-01-23 23:39:01

生不遇虐师,万古如长夜兮

其实影片本身没什么特别可说的,最后的反转挺好,留给观众自己想象。大概是这种励志片拍的太多了吧,导演也不好意思沿用原来的套路。 对,就是那种,主角是个天才,被发觉,被引导,失败,重塑信心,然后再被引导,再失败,再重塑信心,最后台上大放异彩的那种套路。 ...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43 44 后页> (共866条)

订阅爆裂鼓手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