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维坦的影评 (127)

陈凭轩 2015-02-18 11:18:50

家国上帝,枪酒美人——神死之后的宗教史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十六世纪上半叶的一个秋天,勃兰登堡州商人汉斯·科尔哈瑟前往莱比锡经商,途中被萨克森州贵族君特·冯·萨史威茨借故夺取了爱马。科尔哈瑟希望通过司法系统讨回公道,但冯·萨史威茨后台很硬,关系直通萨克森州选帝侯,平民商人拿他毫无办法。寄予体制的希望破灭后,科尔哈瑟...  (展开)
seamouse 2014-05-27 23:41:41

当伏特加市民面对怪兽政体

  安德烈.萨金塞夫在恢弘的新片《利维坦》中,以诸多对比强烈的场景意象和步步跌入深渊的悬疑剧架构,塑造了一个以卵击石的个体悲剧。孤傲而脆弱的漂亮小屋与波涛汹涌的冷酷巴伦支海,举目无措的家庭成员与搁浅岸边变成巨大骨架的鲸鱼,插入不见尽头迷雾的公路与威权政治统帅...  (展开)
赛博大象 2017-05-20 01:32:18

《利维坦:不光是一部反强拆的政治电影》

这部电影的力量抗衡远远比我原本所设想的要复杂。 导演将原本观众所期待看到的力量冲突(政府和平民的冲突)分解,并重新组合。我们确实看到了两种缠斗在了一起的力量,但并不简单可归为政府和个体。 从电影一开始,男主角尼古拉出现,代表一种强有力而野蛮的力量。他是个说一...  (展开)
˙˘˙ 2017-05-28 10:14:11

看的很压抑

不错,有信仰的战斗民族,结果还是被强拆。公务员都踢皮球不办事,法院和警察的机械执法,天朝也是如此,然后就有了天注定。办公室里的彩色普京,野外的黑白前领导人。利维坦的骸骨,钉子户的残骸。冷峻地写实,荒凉的现实。上帝看着呢,然后又如何。 冷静的镜头描绘一个残酷无...  (展开)
Maverick 2022-03-15 17:32:29

《利维坦》电影剧本

《利维坦》电影剧本 文/〔俄罗斯〕奥列格·涅金、安德烈·兹维亚金采夫 译/罗姣 1.外景,尼古拉的住宅,魔幻时刻(注1) 黎明前的微光。阴云密布的天气。海湾,起伏的岩石山丘,大桥,对面是一座滨海村庄。 海湾的这边,一幢房子独自坐落在山脚下、桥头旁。房子的一侧是车库,...  (展开)
小小农 2015-01-22 20:26:59

《利维坦》悲剧没有可起死回生的“咔”

谁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者?终结的恐龙时代是神秘的惊叹号。我好奇某位法国学者的观点,是恐龙自己毁灭了自己!由此你无法逃避引申出的问题,人类发展要何去何从。再无所不能的高级物种,它的传说可能都是有始有终的,是被终结的?还是自相残杀的? “利维坦”巨型怪兽,或许也生活...  (展开)
法罗岛电影节 2022-08-20 22:34:06

FIFF26丨DAY3《利维坦》:这片土地的海水黑得深不见底

第26届法罗岛电影节第3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主竞赛单元的《利维坦》,下面请看场刊影评人的评价了! 果树 当“虐”过了头就容易造成观感上的反弹,让人反而产生了抽离感。但这种情况居然没有在这部电影里出现。虽然有少许超现实的符号,但从头到尾确实是现实主义佳作,其中对“利...  (展开)
better me 2017-05-19 12:36:19

因为不安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很喜欢电影中不经意间呈现的讽刺。这些讽刺裹挟在冷眼旁观的镜头下,显得颇有意味。比如电影中出现的两次审判念词,一本正经的严肃表情配上急速冷漠麻木的语调,占据屏幕长达三分半钟,义正言辞的表达与事实的不公正形成反讽。还有前苏联领导人的照片被当做野外枪射的靶子也是...  (展开)
一步之遥 2015-06-05 00:55:57

做一个温驯且被驯服的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刚开始我一直想当然的以为这是一部有关讲述对抗体制的电影,就如我们的国家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一样,强拆强占,贪污腐败,弱民强权,以及无用的陈词滥调。可是真正看下去之后,发现电影不止在讲这些,影片似乎揭示了一个更加深远,更加宏大,带有永恒意义的话题。 在霍布斯的著作...  (展开)
把噗 2015-02-01 19:14:28

To know a woman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作为整个故事肇启的拆迁案件是作为一个背景引出这个女人,因为没有这件事,律师作为丈夫的朋友不会来到此地,她也没有机会靠勾引来换取逃离的筹码,甚至我们可以说在影片进行中不断深入的探讨:人性、权力、宗教,三者都是以这一女人为基础在不断旋转扩大。 她是怎样的一个女...  (展开)
聂景朋 2015-02-02 14:40:55

酩酊之地

美国导演开始谈人生,俄罗斯导演就立马讲哲学。为了拍点“深度”出来,大家都蛮拼的。 本片的最后四十多分钟几乎拍“塌”了。因为开头就是用律师的到来“入题”的,半路这个人突然没了,对整体平衡不能不伤筋动骨。而这个“一走了之”多少是为下面的命案做扣:醉醺醺的丈夫宁...  (展开)
2015-05-14 23:55:23

北海的利维坦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从北京起飞,飞往赫尔辛基、斯德哥尔摩或是其它北欧城市,长时间的飞行会被客舱里狭窄密闭的空间憋得百无聊赖,当你不停地看动态航迹图,会发现有个国家大得在考验你的耐心,空中7个小时都会被他辽阔的幅员占用掉。于是,你会格外清晰地记得那些遥远的地名:贝加尔湖、西伯利...  (展开)
九月Aster 2015-04-06 09:18:58

“利维坦”无处不在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部电影开始并没觉得一定要去看。 LL看着文字资料说这个导演以前拍过《Tilbake》(挪威语“回来”之意)。那时没放心上,如常做着马上出门的准备——因为我们说好要开车去越南超市买些东方食品回家。 两人鱼贯出门,正要进车库,站在门口突然意识到《Tilbake》是什么了,正是...  (展开)
ЯАА 2015-03-14 23:09:06

一个俄语人对利维坦的理解

俄罗斯电影大多都是大气悲情的,例如《西伯利亚的理发师》,从天地山河到人间悲凉,似乎俄罗斯人的性格正如那漫长的寒冷冬季一般,冷漠,悲情。似乎这个民族一直都活在忧郁之中,电影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十分典型的俄罗斯性格。其实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能预见到故事的悲剧结...  (展开)
白桦 2018-09-21 10:38:57

娜拉走后会怎样呢?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剧本把霍布斯的哲学概念表现的比较深刻,绝不是简单意义的个人与国家机器的强烈对峙。 开头是男人和腐败国家机器之间的对抗。 中间故事变成了易卜生的那部戏《玩偶之家》,一个漂亮的,为继子操碎心却赢不回感恩的母亲,肯定想要逃离。可是逃到哪啊?所以下面的套路就和《蔚蓝深...  (展开)
锵阿锵 2016-04-24 07:56:41

大厦将倾,而我却只关心它倒下的地方那窝蚂蚁的存亡

此利维坦非彼列维坦,它是旧约里记载的饕餮海怪,与那位国民画家无关,尽管电影里巴伦支海的画面也极尽苍茫壮美。故事是天朝人民再熟悉不过的强拆,屁民面对国家巨轮时的蚍蜉撼树和粉身碎骨。他们终将成为利维坦的祭品。既然命数已定,何不让电影的副线来引我入胜,那是躲闪着...  (展开)
巾城 2016-03-05 15:46:02

短影评

影片讲述了一个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这个世界的某些地方(或任何地方)发生的故事:一个市长想要通过法律程序强占民居发展地区商业(注意,对他来说,确实是“法律程序”),钉子户决定抗争到底。期间律师查到了不可能不存在的市长的“黑暗记录”,于是市长不得不通过“法律外手段...  (展开)
陈哈 2015-01-28 20:40:44

没有峰回路转,现实就是这个样子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市长看中了男主的地皮, 要搞“建设”, 男主不愿意低价出让。 男主的律师兄弟手里捏着市长的把柄, 从莫斯科赶过来帮忙。 “搞定”市长后, 兄弟和男主的妻子来了一发(也许是阴差阳错,也许是故意,不得而知)。 市长惊慌失措, 去主教那里拜神, 主教以上帝的名义告诉市长...  (展开)
神甫 2015-01-23 23:39:39

《利维坦》

其实观影前半段是对安德烈·萨金塞夫 Andrei Zvyagintsev加强了叙事抱有排斥的,而且一直想着关于政治腐败能拍出啥新鲜的。因为《回归》《将爱放逐》太令人深刻了,包括对死亡固执般的探讨。 当看完影片却是那么的掷地有声,不单单关于政治、宗教和人性纠结,而是带着俄罗斯民...  (展开)
雁渡寒潭 2024-05-11 00:58:11

宗教与法律双双失语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影片讲述的是尼古拉一家所住的房子被市长看上了并企图强占,最后他所有的抗争都失败了,家破人亡的故事。 在一个国有土地制的国家,不管是商业用途还是市政建设的原因要拆迁,那都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执行部门负责的,以确保拆迁或改建工作的顺利进行。那完全没有“不拆”这个...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后页> (共127条)

订阅利维坦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