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影评 (16)

美术顾问是张光宇先生
1954版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袁雪芬、范瑞娟主演,第一部国产彩色戏曲艺术片,据说大夏天室内特热,拍得很辛苦。片头书法有点米风,可惜字幕没用书法。人工搭建布景,精致到位, 舞台剧场感觉,尤其是十八相送,移步易景 ,虚实通透,水墨山水意境。道具造型设计,中...
(展开)

平等心之六--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 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 她只见读书人南来北往 女孩儿要出门难于登天 需要冲破桎梏,几乎用以生死相胁才与父亲达成共识的祝英台有了机会杭城求学 途中,草桥相遇书生梁山伯,相谈的是男女求学的可能性, 祝英台说,男儿故需经书读,女孩儿读书也... (展开)
梁祝:观音面前好拜堂
在一个幸福和乐的年代里,人大约是不会指望来世的。当这辈子无路可走无可盼望了,来世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指路的光。这种期望大约是一种社会构建,被个人自发地利用,使得日子好过一点;或被掌权者合理地宣传,使得天下勉强太平。梁祝这样的民间故事无疑是与“来世”的意识形态相...
(展开)

祝英台—封建社会的悲歌
取材于中国传统故事的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1954),由桑弧和黄沙导演,越剧大师袁雪芬、范瑞娟主演,普一上映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影片的重点人物当属祝英台,在整部影片中她表现出了极大的自主性。 根据祝英台的故事脉络,影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求学”“求婚”“求...
(展开)

梁祝——符合社会语境的一种新的表述
越剧电影。故事十分简洁、剧中人物也比较少,并且比较功能化,如师母等人。像是一个架空了时代背景的故事。场景极简:闺房、祝家、途中长亭、杭城书屋、梁家、坟碑等。前面的喜剧性元素呈现颇多:比如祝英台女儿身的身份有几次差点暴露,银心口误叫“小姐”,山伯发现英台的耳...
(展开)

你再这样我真的生气了哦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打柴人”“牡丹”“鸳鸯”“大白鹅” “牛郎织女”“井中倩影”“观音做媒庙拜堂”种种暗示,你就是不明白,难怪人家把你比牛做鹅诶。 梁兄啊梁兄开开窍吧 梁山伯问祝英台:“九妹与你可相像?”祝英台回:“她品貌就像祝英台” 他就开始考虑仁伯的意愿了。 如果不能跟原型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