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理·巴特利的3星影评 (8)

FeB 2008-07-20 02:50:43

每个人都是Charlie Bartlett

电影中的Charlie Bartlett是青春的象征,是我们这个年纪的最为真实的自我,试想有谁不愿意得到别人的称赞,成为校园里的核心?我们都想,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Charlie说的很对,不要再被我影响,去展现你们真是的自我吧。的确,找到真实的自己,就像片中的Charlie发现自己仅...  (展开)
康康是猪 2008-06-27 00:37:45

延续的区别.

一直喜欢看美国青春校园喜剧(囧),它可以疯狂,可以不屑。但它又严谨,它又育人。 生活好像很平淡,比较之后原来是真平淡,生活应该有意思点,也更应该有意义点。 越发觉得不是电影好看,而是我过得太无聊了。 你无聊吗?  (展开)
风声雨声读书声 2008-07-18 20:57:01

也许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会有fantacy 结尾是败笔 不是喜剧

也许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会有fantacy,幻想着自己成为了所有人的焦点,大家都喜欢你、崇拜你 于是年轻人有了自己的方式去实现这个 在中国,也许是好好学习 你也可以好好打球 Susan的爸爸问Charlie,要了popularity能干嘛?也许这正是成年人不了解Teenager的地方。他们只是想要大...  (展开)
黑色的眼睛 2009-05-11 00:58:29

潘多拉

这是一个伪命题,关于人性的探讨。从弗洛伊德、尼采、达芬奇、约翰克利斯多夫甚至到柏拉图,都在苦苦思考人性。而人是个体,是无法重复的个体,共性中的唯一个性。迷恋于人性,如同打开了自己的潘多拉魔盒,因为周围每个人都是镜子,镜子碎了,自己也就没了。 演绎这个主题很...  (展开)
kiko 2009-01-14 17:31:49

对if u wanna sing out印象很深

抱着很大兴趣去看这部片片 但似乎没有那么精彩 不是我喜欢的style 但是还是有亮点的 想必就是Susan最后时唱的那首歌吧 if u wanna sing out 很好听 Well,if you want to sing out,sing out And if you want to be free,be free And if you want to live high,live high And...  (展开)
vincentspring 2008-06-25 00:37:47

此康德非彼康德

我有个同学姓康名德,喜欢夹一本《纯粹理性批判》在校园的草坪上踱步。实际上,他除了封面外一页也没有看。之所以这么做,仅仅是因为他和大哲学家Kant同名。除了名字外,他们可是一点共同处都没有,我的同学是个“感性”十足的人。 就像不喜欢哲学却夹本《纯粹理性批判》一样...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VIVI DURGA 2008-07-05 15:57:38

只说一点点

有关学生题材一直都是我的最爱。不过本片似乎与我想象中的有些不同。 本来是被划入喜剧,但我认为剧情的部分更多。 主角的年龄也没海报上看去那么小,并且是一个真正地道的富家子。 除此外,就是常见的一些学生故事——为了出名而做出各种事情的所谓“问题学生”。 不过本片...  (展开)

订阅查理·巴特利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