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前夕的影评 (11)

五行缺水 2020-04-08 11:13:50

《革命前夕》:谁会在熟睡中醒来

原文地址: http://www.qh505.com/blog/post/5768.html 一切终结于一场婚礼:法布里奇奥和那个“单纯”的女孩结婚了;喜庆的现场吉娜流着泪吻着那些孩子;老人和孩子、男人和女人都在自己既定的生活轨道里——法布里奇奥说:“意识形态就是假期。”吉娜说:“现在是结束的时候...  (展开)
barryk 2011-12-11 15:13:53

空想的革命与扭曲的爱情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不管你喜不喜欢Bernardo Bertolucci的这部电影,你都不得不佩服他在构图,摄影,配乐方面的天才!他使整部电影都笼罩在如迷梦一般的气氛之中。(要知道,这只是他拍摄的第二部电影) 其实影片的风格很“百搭”,你能看出(当时)“法国新浪潮”对于Bertolucci的影响。你也...  (展开)
傫傫兮 2023-10-06 13:52:29

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电影的发源地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部电影确实可以说是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的发源地,在这里,前期贝纳尔多的基本思想基本呈现出来。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That sin is nothing more than the crime of disturbing daily certainties”。到了《同流者》,这就是一种normal state。在贝托鲁奇这里,真正意义上的革...  (展开)
einmal 2012-05-15 17:11:56

"我希望所有东西都不会动"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完Prima della rivoluzione的印象就是这几句台词: "许多事情注定得发生,我注定得承受痛苦,你注定得饱受折磨。我存在是因为你的存在,现在我很安定,扎根在了一个地方。但我感觉自己再也不存在了"。(发布里奇奥的开场白) 发布里奇奥:"我不会用这一刻和别的任何东西交换,...  (展开)
批皮痞媲 2023-03-17 22:45:00

永远预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黑白的色调,光影,让人眩目的镜头移动。 片中唯一出现的彩色,是影片中的影片,轻松愉悦,让人的神经全然放松下来。但贝特鲁奇还是选择了黑白来编织这一场梦,庄严肃穆但是也给影片加上了一层悲伤的色彩。 第一次看这般充满隐喻的“法国电影”,即使开场时懵懵懂懂,但在情绪...  (展开)
fwb 2021-10-30 21:52:04

革命前夕,或者革命不了,或者……

天才之作(没学过电影,第二部长片)。 影像与叙事完全成为导演个人在一系列主题下(革命、阶层、爱情、成长)抽象思考与实际经验的表达,与一篇天才文字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影像因为有着超越文字复杂解读可能,所以思辨基础上充满了感性与横生出去的细节,甚至一些vlog感觉的段...  (展开)
7级残废 2020-03-14 03:58:03

迷茫的愤怒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作为贝托鲁奇的第二部作品,无论从故事内核还是电影形式来看,都深深的打上了专属于贝托鲁奇的烙印。记得菲利普.加瑞尔的《平凡情人》中女主对着镜头说出了“《革命前夕》,贝托鲁奇。”的字眼。贝托鲁奇的电影总是少不了政治元素,比如《同流者》里的法西斯主义与反法西斯主义...  (展开)
马有财 2019-01-24 20:24:29

迷茫之根:一个不可避免的循环

无产阶级目标有二,一要推翻剥削阶级,二要美好生活。可一旦变得舒适,无产阶级还叫无产阶级吗?同志们还是同志们吗?法布里奇奥为什么迷茫,又为什么妥协? 海底的淤泥上涌最后变成大鱼身体的一部分,但再也不会被叫做淤泥,无产阶级曾引以为傲的淤泥身份在自己的实践里被毁灭...  (展开)
Jess1219 2019-01-22 23:43:23

暧昧

2019观影计划 No.16 #贝托鲁奇 《革命前夕》# 从莫迪亚诺那里学会了一个词,“暧昧”,在这部电影的语境下,我们可以理解为一种犹豫不定、没有一个坚定的内核支撑着你去心无旁骛地朝着一个目标去突破自己舒适的环境,打破自我理想和阶级现实的矛盾的心境。大多数的革命想法总会...  (展开)
白玛桑吉 2009-05-30 20:47:30

九月:谁知道我们秋天的时候会在什么地方

许多事情注定要发生,我注定得承受痛苦,你注定要饱受折磨,我存在是因为你的存在,现在我很安定,扎根在了一个地方,但我感觉自己再也不存在了。 ——题记 我知道你会离开,我的世界因没有你而从此暗淡,只因为你的存在,让我找到了生存下去的理由——现在,一切都过去了,就...  (展开)

订阅革命前夕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