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是条狗的影评 (155)

私享史 2007-03-09 02:06:21

不能让观众看到是电影人的最大失败

这话是路学长说的。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是中国第六代导演中少有的体制内导演,在北影厂上班。当然了,他也说过自己不排斥任何制作方式。他常被大家误认为是拍地下电影的导演,其实他的每部作品都得以公映,处女作《长大成人》还是1998年中国十大卖座片之一。很荣幸...  (展开)
彼岸荼靡 2007-05-08 15:02:49

老二的尊严

如果让你用五千块钱买一条狗,你买不买?又如果把狗换成尊严呢? 《卡拉是条狗》是围绕一条狗在讲述故事,片名听起来似乎只是以这狗为中心,但其实故事与狗无关,关于卡拉的种种,观众并不能直观了解,对着电影屏幕我们所能看到并深深留下印象的是老二等人物形象。外文版的...  (展开)
木豆豆 2015-10-26 16:26:40

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卡拉是条狗》是一部表现小人物的喜怒哀乐的平民电影,主人公老二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市井小民,但是他具备了小草的坚韧和生命力,倔强的生活着。影片围绕老二“拯救”爱犬卡拉的故事展开,但该片并不是一部反映人与动物之间感情的电影,而是通过老二对卡拉执着的爱,...  (展开)
明明 2018-04-19 23:45:02

5000块钱践踏了谁的尊严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994年《北京市严格限制养犬规定》出台的初衷我想重点在于“限制”两个字,原因片子里说的是为了落实实名制养犬,进而减少恶犬伤人的事件发生,怎么办的呢,一句话:可以养,得交钱,交多少,不多——就普通人的几年工资吧,这个事儿就很中国特色了,艺术性的把“不准养狗”这...  (展开)
安可 2016-03-24 18:20:59

中国版的熔炉

很多观众说韩国的熔炉很伟大,竟然逼着征服修改法律。但我觉得中国也有这种例子,而且比熔炉早了8年。 当年葛优演的卡拉是条狗是2003年2月上映的,当年9月就出台了养犬管理规定的修改条例。其中养狗费用,也就是电影里说的5000快钱狗证,变成了1000。并删除了94年条例里“严格...  (展开)
歌者文明 2019-08-11 17:44:15

底层市民的生活,其实跟狗一个样

首页的影评,水平真心不高。但因为时间发得早,获赞积累可占据首页,豆瓣这个影评机制其实不科学,更多优秀的影评都被埋没在后面了,绝大多数人不会翻后面的影评看。 不写长篇大论。只说说电影里感觉有意思的地方。 官本位的中国,普通老百姓都是狗。警察不仅仅是维护治安,这...  (展开)
lovelily 2006-08-15 12:16:04

草民的日子

看到老二手里数没两下就完的工资,是如此的眼熟。找个地方藏起一点,其实藏的是自己对生活仅存的一点点奢望,可是,就这一点念想到头来也不得不放弃。 看老二,如同看自己。 颓然的背影,走过班驳的旧楼道,回到狗窝一样的小家; 看他,派出所里点头哈腰,无所是从的模样,如同...  (展开)
十叶 2008-06-21 13:47:40

今日中国

导演开始似乎想批评国家(或政府)对个人自由的干涉。突然地出台一份禁止养狗的政策,而这政策又未经辩论或听证,合法性可疑。而且花五千元办一个狗证就可以继续养狗,这很明显是政府敛财或偏帮富人的手段。这让我想起了BBC的纪录片《今日中国》中的第一集:自由与正义,确...  (展开)
Merirosvot 2010-04-15 22:38:48

男之殇

疲惫的自己,在下班的电梯中,忽然想到了这部电影。少年不识愁滋味,高中年代时看到这电影并没有什么感想,而今即将完成从学校到职场的转变,却开始沉浸在这部影片中。 并不会刻意的再去考虑导演所要表现的深层含义,对于这个社会,生活在其中,便无需再去用艺术的...  (展开)
往往 2005-10-24 09:07:45

说说葛优

葛优有句名言:“高、大、全,别找我。”这是葛优对自己的表演的基本定位。在早年欣赏葛优的《编辑部的故事》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葛优对自己的这种定位,绝对是正确的和明智的。 在《卡拉是条狗》的片子当中,我们见到的也是这样定位在发生作用。这种作用,并不是简单的作用,...  (展开)
杜皮 2009-02-04 20:48:43

回归真实

这部电影整个很棒,一气呵成,到结局却很突兀,至少令大多数观众“大呼意外”。查了半天,终于看到网上有说法称导演路学长原来的意思不是这样的,现在的版本只是为了通过审查。虽然这也只是个传说,来源模模糊糊,无法考证,但看到这个说法的卡拉观众(包括我)仍然感到了欣慰...  (展开)
牧羊人 2020-05-11 13:35:38

卡拉是条狗,有时候我们比卡拉还像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电影的主旨其实很简单,就一句话:只有在卡拉面前我才像个人。 “在外面都是我哄着别人开心,只有卡拉哄着我开心。” 养宠物的两大驱动因素:喜欢、孤独。 喜欢图的是开心,孤独图的是陪伴。电影里面,父亲占陪伴,儿子占开心,妻子只是妥协。但是并不是完完全全的妥协,她对狗也...  (展开)
懒人蕉 2012-04-24 23:27:34

看似突兀的结尾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如果没有最后那一行字,画面定格在玉兰无助地望着狗被拉走的表情上,那导演最后想表达的东西可能就无法被理解了。 对于老二来说,卡拉与亮亮何其的相似,两者在其生活中的地位又何其的相近。卡拉是老二生活中唯一的慰藉,这是他自己说的;亮亮是他努力工作奋斗的动力,这并不需...  (展开)
安东 2007-03-20 16:31:42

穷人的黄瓜

提起黄瓜,大概每个人都熟悉的不得了,就像看到天天朝夕相处的老婆般没有新鲜感。关于黄瓜,字典里的注释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有卷须,叶子互生,花黄色。果实圆柱形,通常有刺,成熟时黄绿色,是普通蔬菜。 黄瓜最基本的功能当然是食用,至于您是喜欢拌着吃...  (展开)
Kuma 2011-02-14 15:22:26

社会转型危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片子往小了说,就是一个给狗办证的故事。 往大了说,这片子体现了北京社会转型期间的危机。 从故事的起缘说起。北京市政府因为狂犬病,出台规定要求带狗上街必须要狗证。狗证一个5000元。这段在我记忆中很清楚,因为5000块的高价吓了我一大跳。 北京人本来是没有养狗的习...  (展开)
hisoul 2008-02-12 18:07:39

人不如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长得像葛优的人肯定有,但演技有他那样好的估计没有。怀着对他的喜爱找了新片《 卡拉是条狗》回来看,又是一个小人物的故事。葛优是个平凡的工人,一个月只有几百块 钱工资,是个老实的丈夫,发泄对老婆布满只能偷偷地在厕所里对着墙壁喊,是个失去了 威信的父亲,被儿子...  (展开)
没有钱很重要 2019-11-29 16:59:47

狗证背后的驭民之术

在1995年,狗证本身不是问题,狗证的5000块钱才是问题.那时候的5000,价值远胜于现在的10万不止. 一个证件凭什么要5000块钱?从底层的角度来看,匪夷所思.最多会抱怨一下为什么那么贵,但是不会去仔细思考背后的原因. 但是从管制者这边来看,有很多好处. (1) 搞钱.抓狗本来就是得罪人...  (展开)
我心荒芜 2008-11-30 19:37:44

老二的阶级成分

老二按现在的说法得叫蓝领,虽然比白领低那么一点点,决不是贫下中农的一分子.且不说有稳定的工作,持家有道的老婆,单是首都北京的户口就能羡煞旁边几亿人, 虽然每月的工资都得上交家里的一把手, 自己也能偷偷摸摸攒个小金库伍的.这样的生活就算是现在出身贫寒在城市里打拼的小白...  (展开)
王栩 2021-01-11 21:42:16

《卡拉是条狗》:直面生活烦恼的真实叙事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妻子遛狗时跑慢了点,卡拉就被警察给逮了去,临走,逮狗的警察摞下话来,第二天下午四点前必须到派出所办狗证,过了时间,狗就要被送走处理。老二下了夜班闻听此事,不敢冲着妻子发火,憋了一肚子气在公共厕所里将怒火和着粗话尽情地宣泄了一通。 这是真实的老二,顶着一个让人...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后页> (共155条)

订阅卡拉是条狗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