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籁俱寂 سکوت‎ (1998)

导演: 莫森·玛克玛尔巴夫
编剧: 莫森·玛克玛尔巴夫
主演: Tahmineh Normatova / Nadereh Abdelahyeva / Goibibi Ziadolahyeva / Araz M. Shirmohamadi
类型: 剧情 / 音乐
制片国家/地区: 伊朗 / 塔吉克斯坦 / 法国
语言: 波斯语 / 塔吉克语 / 俄语
上映日期: 1998-09-09
片长: 76分钟
又名: 天籁无声 / Sokout / The Silence
IMDb: tt0152438
5星
28.9%
4星
48.4%
3星
19.9%
2星
2.4%
1星
0.4%

万籁俱寂的获奖情况 · · · · · · ( 全部 )

万籁俱寂的短评 · · · · · · ( 全部 747 条 )

热门 /  最新 / 

11 红喑 看过 2022-12-27 19:29:29 重庆

徒有其表的形式主义,做作且毫无灵魂。越强调某个动作,越去“经营”画面的美,就不可能纯真,不可能自然。要拍女孩的樱桃耳环和鲜花指甲,女孩要侧过脸,将手放到脸颊上。一个像杂志封面摆拍的姿势,刻意展示给镜头。莫森的控制欲太强却不会藏。这点阿巴斯才是浑然天成的。

21 欢乐分裂 看过 2013-09-13 22:51:11

一出关于声音的蒙太奇,行走在路上的耳朵和心灵,万籁俱寂,沉默如海,世界再喧嚣不过是舞台;大量特写,简单,纯净,就这么不加修饰地、定睛望着镜头,一组组叠加的“描述”镜头制造出童稚的质朴之美;很喜欢女孩浆果为耳坠、手指染嫣红、曼妙舞身姿。

16 把噗 看过 2013-09-02 14:18:54

严格意义上的塔吉克斯坦电影(与维吾尔族真像),小女孩都是美女。1.影像稀释—特写(浅景深、水作背景)—脸—心灵。2.莫森的电影语言:简单、笨拙、质朴(与阿巴斯的质朴区别)。3.色彩的临近感:民族服装上的色调。4. 民族诠释的第五交响曲。

1 电影协会 看过 2020-05-09 16:09:08

对比与《魔毯》而言,除了小孩子本身的表演灵动性,我更喜欢《魔毯》,可能是因为第一次接触莫森导演的伊朗电影是从《魔毯》开始的,给了我比较大的思维冲击,相较于《万籁俱静》,就没有那么多让我惊喜的地方,影像风格上,景别构图固然是独具美感的,但并没有太多创造性的场面与设计,因为这次主要是放在了声音上。

0 阿树 看过 2023-10-22 00:45:47 广东

色彩繽紛。喜歡結尾男孩與馬的蒙太奇,男孩與女孩在市場走失又依靠音樂重逢,建立連結。非「現實」的,開場戲敲門到母親拿起頭巾,男孩起床畫面構建的方式就是為了建立這樣的認知。

> 更多短评 747条
为什么被折叠? 有一些短评被折叠了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账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你关注的人还没写过短评
我要写影评

万籁俱寂的影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中街大果 2020-05-17 01:58:30

一些考据

1. 虽然是伊朗导演作品,本片拍摄地点并不在伊朗,而是在塔吉克斯坦(IMDB里的简介是“塔吉克斯坦某处的一个小村庄…”,但据本人目测,并不是小村庄,而是塔吉克斯坦第二大城市 Khujand )。塔吉克斯坦和其它中亚斯坦不同,并不是突厥人为主的国家:塔吉克人属于伊朗民族,塔...  (展开)
把噗 2013-09-02 14:49:26

莫森·玛克玛尔巴夫的手法

(1)影像的稀释 将影像稀释,也就是把人物从影像里提取出来。一种提萃的过程。没有哪一个民族的电影可以像伊朗电影这般频繁地将镜头直接对准人物的脸,其中又以莫森为最。特写,甚至于大特写,是他电影里的标志。正如阿巴斯发现了大全景的奥义。莫森的方式很简单:浅景深、人...  (展开)
大鸟信天翁 2006-01-07 14:45:27

万籁俱寂

一个盲童用心去感受声音,贝多芬的命运旋律贯穿始终,初次响起的时候是房东急促的敲门.如果再不教房租,母子就回被赶出门去 .他脑子里听见的不仅是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更重叠共鸣着他周遭环境的任何会发出声音的乐器上,连打在镜子上的阳光,也似乎明亮的能够发出声响. 秋天的...  (展开)
遥远的西西弗斯 2023-08-07 23:50:30

伊朗美学-我们去夏天

今天这一刻,刚刚看完这部电影,就有一种非常想和人分享的心情,好久没有看到这么好的片子了,电影就应该有这样的美学,他不只是讲述一个故事,而是视觉,听觉,思想的多重享受。刚看完这部电影的,我的心情是很激动的。一部多好的片子啊,多美妙的巧思,多美的人儿啊。下面我...  (展开)
人语西风 2023-06-07 18:05:38

人创造音乐,命运创造声音

同样是拍孩子,是枝裕和拍出了《无人知晓》,莫森拍出了《万籁俱寂》。声音与人的关系会有多紧密?在失去了眼睛之后,世界的表现只剩下声音的形式,时间的流逝不再通过由盛而衰的光线,而是缓缓淌过的流水,蜜蜂的嗡鸣,敲门时重重落下的回响。紧握住每一秒颤动一次的世界,计...  (展开)
颠倒时间的钟 2012-12-03 21:46:19

生存、生活

我始终认为人只有在生存下去的基础上,才有资格去追求一切美的东西,或者换一个说法,只有当你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你才能有余力去追求你所喜欢的。剧中双目失明的克尔斯特,在家里交不起房租会被房东扫地出门的情况下,仍然会因为卖“面包”的人声音好听而花更多的钱买“面包...  (展开)
阿巴斯 2017-10-25 21:33:54

神性显现

在伊朗的儿童电影里 这部电影最具神性气质 似乎在儿童更加纯粹的 世界里 通过耳朵 感知到一个更接近神灵 或 自我的世界 一个和自我进行对话的方式 这部电影 有种瑜伽修炼的那种寂静 有顿 佛陀在树下 七天七夜 的顿悟感 通过一个孩子显现出来 通过这个孩子 通过...  (展开)
就叫小米粥 2023-01-03 12:34:23

缤纷轻盈的色彩,无色的世界五彩的心灵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用丰富轻盈的色彩,描写一个盲人的世界。 不论剧情,这部电影色彩、构图、运镜都值得去学习。片中出现的小女孩身着伊朗民族服饰(我在此之前没见过这种服装,贸然猜测应该是伊朗的特色民族装束),耳边挂着艳红的樱桃,随音乐翩然起舞的镜头实在是绝美,可以为网上的很多摄影师...  (展开)
豆友227050578 2023-04-27 16:32:14

伊朗电影总有一种直击心灵的力量。

影片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剧情,只有盲童一天天的生活,母亲的催促、生活的困难、活泼的音乐,组成了碎片式的生活,盲童一次次被美好的声音吸引,又一次次无疾而终,最后甚至因为美好的音乐失去了工作。影片背景是内战,虽然没有反复提战争,但是战争的影响无处不在,交不起房租...  (展开)
一芥 2006-03-20 12:48:20

颜色鲜艳

片中有个俏美的女孩,颜色鲜艳,在乐曲伴奏中起舞,印象深刻的另外还有铜铁罐工场的命运交响曲 该导演另一片更是画面鲜艳,还没看,不会象张导吧。  (展开)

> 更多影评 17篇


讨论区   ·  ·  ·  ·  ·  ·

此片拍摄地? 来自probe 4 回应 2023-05-18 21:15:14
这个女孩的服装 来自达娃诺布 1 回应 2023-03-18 01:12:16
小男孩是怎么知道命运交响曲的旋律的 来自评论罗伯特 2022-12-30 22:34:09
有没有中文字幕呀 来自Alwenshine 2018-10-31 09:33:30
求字木 来自撕撕撕 8 回应 2014-01-17 20:16:24

> 去这部影片的讨论区(全部5条)

豆瓣成员常用的标签 · · · · ·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在看这部电影 · · · · · ·


订阅万籁俱寂的评论:
feed: r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