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的影评 (20)

无尽藏 2006-12-11 23:38:56

下水道中有什么?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下水道中,没有胜利,只有耻辱和失败。” 在一次访谈中,安德烈·瓦依达这么评论他摄影机中的华沙起义。当然,这个30分钟的花絮,被压在了CC出的《下水道》中,并且偶尔被奸商加上了中文字幕。瓦依达还带着嘲笑的口吻谈论了《下水道》在嘎纳电影节获奖后一个美国人给他的...  (展开)
法罗岛电影节 2020-08-08 09:30:59

FIFF14丨DAY8《下水道》:铺满在地下管道中的死气沉沉

第14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8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下水道》,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因战疼痛之人毫无希望的评价了! 米米: 人民,人。 Prometheus: 走不出的绝望。 果树: 失去了家无处容身无路可逃,下水道承载了多重意象。 Her Majesty: 开头的长镜头太有感觉了。二战...  (展开)
契诃夫司机 2006-04-02 17:21:46

可怜的炮灰

本来苏联离华沙是那么的近,也许就是几天的工夫,华沙就可以解放了(姑且暂用“解放”一词)。可是就是因为这样,英美盟国们不高兴了,他们要抢得此功,他们想要一个亲英美的波兰,于是隐藏在希特勒鼻子底下的地下游击队奉在盟国的流亡政府之命,开始起义,于是就有了有名的...  (展开)
余啸 2021-04-26 21:51:29

我爱你,雅切克(简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波兰电影大师展,大光明一厅,4k扫描2k修复,2019年戛纳经典单元,9分 1,片头定音鼓的敲击让我联想起《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肖斯塔科维奇式的音乐语言随之踏来,如果认为这是一部苏维埃式的社会主义爱国配乐未免太小看了Jan Krenz,这位和导演同岁的作曲家在之后的影片中用...  (展开)
苏莫 2016-04-24 23:33:07

《下水道》:瓦伊达的冷峻与温情

瓦伊达的冷峻与温情 载于《国家人文历史》2014.7月上 安杰依.瓦伊达第二部电影《下水道》的历史背景,是发生于1944年的波兰起义。作为第二次...  (展开)
紫邪 2023-09-10 16:29:11

绝望、希望:连长重回下水道令人唏嘘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3.5星】 1、黑白电影,战争电影,讲战争的残酷 2、波兰🇵🇱被德国分割打,波兰的反抗力量在艰难中对抗着,然后总部有人带命令来,让他们从下水道撤退,回到市中心。于是他们开始了下水道的艰难旅程 最开始有毒气,除了这个,下水道本来就很臭,还死过人,病毒🦠、细菌...  (展开)
贾三变 2008-10-19 00:54:57

深深的绝望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绝望,深深的绝望。 这是看完瓦伊达战争三部曲中的《下水道》后心里留下的唯一感觉。在错综复杂的下水道中,抵抗军的波兰战士走散,在漆黑和污秽不堪中,逐渐走向崩溃和灭亡。 城市化作废墟,田园变为焦土,士兵的档案飘散在空中。那些挣扎着、咆哮着、喘息着、哭泣着的生命...  (展开)
Clyde 2017-05-30 09:02:20

十二年前的记忆(2005.08)

《地下水道》(Canal) 《灰烬与钻石》(Ashes and Diamonds) 《一切可供出售》(Everything for Sale) 《战后的大地》(Landscape after Battle) 安德烈·瓦伊达的四部名作。此前,我看过瓦伊达的五部电影,为:《福地》(《Promised Land》)、《大理石人》(《Man of Ma...  (展开)
旋转楼梯 2008-10-05 23:49:32

活着在所不惜

与焚尸人类似,都是表达战争的一个绝妙角度。一个是火葬场一个是下水道,如果说前者只是为其杀人提供便利,而后者则将战争上升到人性与尊严,让战争更立体化一些。在下水道的耻辱之下,战争的恶劣被放大,人性显露另一种真实,纷纷被打破。  (展开)
吹牛伯爵 2022-11-29 22:36:24

笔记

瓦伊达“战争三部曲”之二,视听语言效果丝毫不亚于《灰烬与钻石》,尤其是建立在《一代人》之上的表现主义式的巴洛克视觉倾向,在幽暗阴冷、潮湿肮脏的下水道中得到了极致的对比呈现。影片的文本更值得细读。若借用普罗普的叙事模型分析,则会发现不少不吻合于历史类神话的特...  (展开)
7级残废 2019-12-25 08:06:33

无望的人们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瓦依达战争三部曲第二部,故事发生在1944年华沙起义的最后阶段,一只波兰起义军队为了逃脱德军的镇压和屠杀不得不进入肮脏的下水道来躲避和寻求逃生。瓦伊达没有简单的将人物脸谱化,简单化,即便是战争中为国牺牲的烈士,也没有被刻画成绝对的完美和道德楷模。相反,人性中多...  (展开)
笑独行 2018-09-19 21:53:29

安杰依·瓦依达“战争三部曲”: 火焰带来的是自由还是死亡?

安杰依·瓦依达“战争三部曲”: 火焰带来的是自由还是死亡? @笑独行[编评] 1.《一代人》(Pokolenie, or A Generation, or Eine Generation, or Une Fille a Parlé, or Sukupolvi,战斗的青年一代,波兰,1955) 早期二战青春题材经典。波兰电影之父安杰依·瓦依达(Andrzej...  (展开)
HoHoEmi~ 2008-08-12 20:54:36

尽头

从脑部震荡的程度上看 超越了钻石与灰烬 这是我的电影TOP3里的~~ 瓦伊达 总让人悲痛却无泪 冻结 沉寂不醒 战争 只有 战争的结果 才是人世间最剧烈的欢喜和悲痛 战争只关乎信仰和理想 成王败寇的鲜血洒出的 是对自由和生命的无尽渴望 于是 你生了 却又往必死的下...  (展开)
webbbber 2012-12-27 01:15:32

想到什么说什么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瓦依达说这是真实存在的事,搬上了银幕。真实发生的事拍成电影不一定就是好电影。这些情节确实让人震惊了。但不必定是好艺术作品。它伴随着真实材料的耸人效果,但并没有被很有意义地讲述。它与纳努克的真实性恰处于两个极端。这部电影做了很多事,安排事件顺序,在真实事件周...  (展开)
兰徳伊若 2010-04-11 22:12:34

为什么我看时觉得很搞笑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为什么我看时觉得很搞笑,这一队昏头昏脑地乱转的人。 在这种苦难生活中,仍然能够微笑的人,太可爱了。 面对一点点新鲜空气或者阳光,绽放出可爱的微笑的人。 我知道面对这种战争片不应该这样笑,可确实难想象这一队人的勇气,如此镇定。不像其它的逃难者,在崩溃中度日。唯...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Crow 2006-01-13 14:43:36

下水道

影片围绕着“华沙起义”进行到最后一周时一个游击队所走过的最后历程,一开场就是一个大俯拍镜头的横摇,把整个华沙市的破败尽收眼底,然后在片头字幕过后就是一个超级牛逼的长镜头,大约有四分二十秒(别跟我扯Russian Ark),而更强的是除了一开始游击队从远处山脊上走过...  (展开)
鲸鱼君 2017-04-27 22:21:17

【269】《下水道》——鲸鱼推荐872部好电影

《下水道》 Kanal 年代:1957年 / 国家:波兰 / 导演:安杰依·瓦伊达 / 主演:泰雷莎·伊泽夫斯基、塔杜施·杨查尔、维恩泽斯洛·格林斯基 1、关于华沙起义 这部电影以华沙起义为背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波兰就被德国和苏联同时瓜分,而自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德...  (展开)
007#堂吉诃德 2016-10-22 00:44:16

地狱的模样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1944年9月底,华沙起义接近尾声。编号43的波兰军队,被德军包围。面对德军的飞机坦克,这支部队即将全军覆没。天黑之前,总部命令他们撤离。撤向部分还没被德军占领的市区街巷,为了躲避德军,他们要经过华沙市区的下水道…… 查德拉中尉,他招募了这支起义军,并且要为这支军...  (展开)
远方 2021-02-06 08:44:02

这部冷门战争片,刺痛了二战波兰

波兰作为一个东欧国家,你从地理位置上看,波兰的存在很重要。往西是德国,往东是俄罗斯。俄罗斯想要加入到欧洲这个大家庭中,中间横着一个波兰。二战时期的德国想要在苏联展开军事行动,并且进行战略推进。中间还是夹杂着一个波兰。波兰最终落到谁的手中,谁就能在二战时期,...  (展开)

订阅下水道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