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道 Kanał (1957)
导演: 安杰伊·瓦伊达
编剧: 耶日·斯特凡·斯塔文斯基
主演: 特雷莎·伊泽夫斯卡 / 塔杜施·扬查尔 / 韦恩泽斯洛·格林斯基 / 塔德乌什·格威亚兹多夫斯基 / 斯坦尼斯拉夫·米库尔斯基 / 埃米尔·卡尔维茨 / 弗拉杰克·舍伊巴尔 / Teresa Berezowska / Zofia Lindorf / Janina Jablonowska / Maria Kretz / 扬·恩格莱特 / Kazimierz Dejunowicz / Zdzislaw Lesniak / 马奇·马奇约斯其 / 亚当·帕夫利克夫斯基 / 理查德·菲利普斯基 / 瓦迪斯瓦夫·科瓦尔斯基 / 卡齐米日·库茨 / 艾娃·维斯涅夫斯卡 / Tomasz Witt
类型: 剧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波兰
语言: 波兰语 / 德语
上映日期: 1957-04-20(波兰)
片长: 91分钟
又名: 搞战地狱篇 / 地下水道 / Canal / 他们热爱生活
IMDb: tt0050585
编剧: 耶日·斯特凡·斯塔文斯基
主演: 特雷莎·伊泽夫斯卡 / 塔杜施·扬查尔 / 韦恩泽斯洛·格林斯基 / 塔德乌什·格威亚兹多夫斯基 / 斯坦尼斯拉夫·米库尔斯基 / 埃米尔·卡尔维茨 / 弗拉杰克·舍伊巴尔 / Teresa Berezowska / Zofia Lindorf / Janina Jablonowska / Maria Kretz / 扬·恩格莱特 / Kazimierz Dejunowicz / Zdzislaw Lesniak / 马奇·马奇约斯其 / 亚当·帕夫利克夫斯基 / 理查德·菲利普斯基 / 瓦迪斯瓦夫·科瓦尔斯基 / 卡齐米日·库茨 / 艾娃·维斯涅夫斯卡 / Tomasz Witt
类型: 剧情 / 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 波兰
语言: 波兰语 / 德语
上映日期: 1957-04-20(波兰)
片长: 91分钟
又名: 搞战地狱篇 / 地下水道 / Canal / 他们热爱生活
IMDb: tt0050585
喜欢这部电影的人也喜欢 · · · · · ·
下水道的影评 · · · · · · ( 全部 20 条 )

FIFF14丨DAY8《下水道》:铺满在地下管道中的死气沉沉
第14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8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下水道》,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因战疼痛之人毫无希望的评价了! 米米: 人民,人。 Prometheus: 走不出的绝望。 果树: 失去了家无处容身无路可逃,下水道承载了多重意象。 Her Majesty: 开头的长镜头太有感觉了。二战...
(展开)

我爱你,雅切克(简评)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波兰电影大师展,大光明一厅,4k扫描2k修复,2019年戛纳经典单元,9分 1,片头定音鼓的敲击让我联想起《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肖斯塔科维奇式的音乐语言随之踏来,如果认为这是一部苏维埃式的社会主义爱国配乐未免太小看了Jan Krenz,这位和导演同岁的作曲家在之后的影片中用... (展开)
绝望、希望:连长重回下水道令人唏嘘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3.5星】 1、黑白电影,战争电影,讲战争的残酷 2、波兰🇵🇱被德国分割打,波兰的反抗力量在艰难中对抗着,然后总部有人带命令来,让他们从下水道撤退,回到市中心。于是他们开始了下水道的艰难旅程 最开始有毒气,除了这个,下水道本来就很臭,还死过人,病毒🦠、细菌... (展开)
十二年前的记忆(2005.08)
《地下水道》(Canal) 《灰烬与钻石》(Ashes and Diamonds) 《一切可供出售》(Everything for Sale) 《战后的大地》(Landscape after Battle) 安德烈·瓦伊达的四部名作。此前,我看过瓦伊达的五部电影,为:《福地》(《Promised Land》)、《大理石人》(《Man of Ma...
(展开)
> 更多影评 20篇
添加新讨论
讨论区 · · · · · ·
他们倒下在距离光明的毫厘之地 | 来自浮世鸿云 | 2024-04-28 12:49:28 | |
请灵通人士提供! | 来自Harrison | 4 回应 | 2023-09-10 16:33:36 |
求一下资源,谢谢。 | 来自湿度 | 1 回应 | 2023-09-10 16:32:20 |
挺无聊的电影 | 来自只当过管长 | 5 回应 | 2022-08-12 09:08:05 |
介绍是91分,我看的是93分15秒,下载的字幕是95分... | 来自randomwalk | 2022-03-26 18:05:46 |
以下片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电影上的“三部曲”系列~~ (Tulipe noire)
- 【豆瓣冷门佳片】10-8.5分|评分人数<5000 (影志)
- 稀有未知好电影 (蜜蜂)
- CC标准收藏版DVD (steven)
- 六十年再回首-那些离金棕榈一步之遥的片子(嘎纳历年评委会大奖) (文西)
订阅下水道的评论:
feed: rss 2.0
下水道的短评 · · · · · · ( 全部 1555 条 )
27 有用 甘草披萨 看过 2021-04-26 21:40:32
出了大光明长长呼出一口气,隔着大银幕都不能阻挡的绝望和窒息,镜头缓缓逡巡于断壁残垣,早早预告的惨烈的死亡之途,入下水道前的点名宛如圣火照亮的圣徒们的合影,视死如归的战士们,原本明明只是荷尔蒙气息爆棚的年轻人,趟过地狱冥河,浑身污秽的黛西仍美得难以置信,而战地钢琴师已化身死神派来的吹笛手;如今来看,似乎能从中读出波兰这段历史的几分隐喻感,历经千辛万苦,眼看着光明就在前方,然而终究或死在黎明前的手榴弹... 出了大光明长长呼出一口气,隔着大银幕都不能阻挡的绝望和窒息,镜头缓缓逡巡于断壁残垣,早早预告的惨烈的死亡之途,入下水道前的点名宛如圣火照亮的圣徒们的合影,视死如归的战士们,原本明明只是荷尔蒙气息爆棚的年轻人,趟过地狱冥河,浑身污秽的黛西仍美得难以置信,而战地钢琴师已化身死神派来的吹笛手;如今来看,似乎能从中读出波兰这段历史的几分隐喻感,历经千辛万苦,眼看着光明就在前方,然而终究或死在黎明前的手榴弹,或迎接他们的是敌人,或走向疯狂,或与自由天人永隔,或自相残杀;太多诸如把濒死的呻吟拍成地狱冥犬来临之类的叹为观止的场面、构思,能清晰感受到本片曾指引了后世多多少少经典电影,而后来的经典又启发了新一代电影创作者,它所带来的影史上的代际传承感,大银幕看更明显 (展开)
6 有用 冰红深蓝 看过 2021-04-29 22:30:31
[大光明1厅 2K修复版]瓦伊达“战争三部曲”之二,一段暗郁残酷的炼狱之旅。1.写实与浪漫交织混融,一如下水道里的惶惑恐惧与垂死挣扎,既是华沙起义终结时的本来面目,又可视作对二战中波兰及其民众饱尝屈辱、阴惨苦痛与无家可归的命运缩影。2.前半段的短暂宁静与地面战斗写实性强,多用运动长镜头(开场4分10秒跟移长镜惊为天人,搭配凸显悲剧宿命的介绍性旁白,既引人探触人物内心,又藉由对战场的巡行观视让人沉浸... [大光明1厅 2K修复版]瓦伊达“战争三部曲”之二,一段暗郁残酷的炼狱之旅。1.写实与浪漫交织混融,一如下水道里的惶惑恐惧与垂死挣扎,既是华沙起义终结时的本来面目,又可视作对二战中波兰及其民众饱尝屈辱、阴惨苦痛与无家可归的命运缩影。2.前半段的短暂宁静与地面战斗写实性强,多用运动长镜头(开场4分10秒跟移长镜惊为天人,搭配凸显悲剧宿命的介绍性旁白,既引人探触人物内心,又藉由对战场的巡行观视让人沉浸其中);在战争的喘息之机里,人也不忘情欲满足与审美追求。3.后半段如堕噩梦,对地下空间的呈现颇有表现主义气息。缩小的景别(以特写和近景为主)与低机位摄影强化逼仄窒息之感,底光、雾气与隐约的呻吟惨叫声彰显出惊悚而绝望的氛围。4.历经漫无际涯的煎熬,却倒在看似咫尺可及之处。5.发疯的音乐家与抖靴子的男孩。(9.0/10) (展开)
6 有用 Dust Blessur 看过 2021-04-27 00:12:19
真的太棒了。非常的复杂。一个完全变态的炼狱,生和义变成了反义词,艺术家看透了一切,听见电影的配乐,完成一场体现炼狱生存本质的行为艺术。哪里都是下水道,而在这场试炼中,他们连反抗军都不是,只是一个个脆弱又坚强渺小又伟大的人。这样想来,在如此黑暗的环境下保持对爱的坚持、对义的坚持,何尝不是最有力的反抗?还有那耐人寻味的对白:“你的故事长吗?”“比这下水道长。” - 她们的故事都会长过这下水道,被人铭记
15 有用 石墙 看过 2013-05-31 23:59:09
故事整体上贫乏得很,但是有几个笔触充满震撼力:知道情人已有家室后自尽的女战士;只剩最后一枚手榴弹却不幸被炸死的军官;片尾处为了找寻下属重返下水道的长官。这些细节自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故事性,而且全部是战争情境下特有的人性表现。
48 有用 胤祥 看过 2012-05-20 05:58:52
这片必须看花絮。波兰国师瓦伊达接过蒙克的枪,借苏联解冻的东风“政治地拍电影”,曲折地表达了“华沙起义的军事目标是德国人,政治目标是俄国人”的主题。视听上继承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并确立了波兰学派的风格,长移动镜头是本片主要特色。下水道中的人们出现了不同的精神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