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剧本的影评 (184)

lxy 2010-01-08 12:29:32

考夫曼们的窘境

首先,现实生活的考夫曼是没有双胞胎弟弟的,但他在电影里给自己造了一个弟弟,很显然,这个安排象征了考夫曼自己的分裂:也就是说,双胞胎兄弟其实是一个人的两面,一面追求诗意的,接近现实生活的平淡的编剧写作,但另一面,就像那个傻乎乎的Donald,只求感官刺激,没有逻辑...  (展开)
cjy 2010-03-21 22:18:16

原电影之惑---解读《改编剧本》

原电影即关于电影的电影,《改编剧本》当中有诸多关于电影特别是好莱坞电影特性的思考。 从来创作者不好当,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遇上灵感竭尽的情形,就只能躲在远景酒店里,用打字机敲着同一句话(《闪灵》)。不肯放下身段的创作者就更麻烦,一时半刻写不出“为大众...  (展开)
尘埃仍在(初夏) 2009-07-19 15:02:33

人生路,美梦似黄粱

这是部闷骚的电影。 整部电影,剧情稍显混乱,本来就是故事套故事的一个故事,稍不经意便会被故事里的事晃晕了,你会分不清哪些是故事中编剧所想象的故事哪些是实际编剧讲的故事。不过认真看完后还是能理解编剧所讲的这么个故事来。 一、有关人物 四个主人公,有三个和影片...  (展开)
糖人 2012-12-09 23:29:34

一句台词打动我

The world is so huge that people are always getting lost in it. There are too many ideas and things and people, too many directions to go. I was starting to believe that the reason it matters to care passionately about something is that it whittles the worl...  (展开)
长工学者王二麻 2011-07-02 00:01:29

《改编剧本》:多重文本解读的“万花筒效果”

发现抄袭,留下最后一段作为纪念。之后修改好了再来分享吧。 《改编剧本》的多重解读的可能性产生了万花筒一般的效果,其中既有编剧自我崇拜、自我结构的意识流冥思,又有惊险刺激的视觉消费,整部电影饱满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查理•考夫曼和斯派克•琼斯奉献了一部凶猛精...  (展开)
茜茜 2006-03-15 19:53:18

巧妙的好莱坞电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对于这部片的译名,我想基本上都是谴责的声音,但不管如何,细细看电影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adaptation应该说的是这个故事的一条明线,编剧考夫曼想拍一部非好莱坞式的电影,脚本是纽约客编辑苏珊的一本关于兰花窃贼的书。这条线又同时进行着两个故事,一边是考夫...  (展开)
S/Z 2014-01-07 23:42:55

何弃疗的查理·考夫曼

本片结尾,查理·考夫曼在车里用一句 "who cares what Mckee says?" 宣告自己最终放弃治疗,他知道自己无力用一个意识形态的心灵鸡汤包装一个标准的好莱坞故事了,但他也不在乎了。 这里“意识形态”用的是它比较原始的意思,“错误的观念”。阿尔都塞曾拿意识形态与科学对立...  (展开)
451½°F™ 2008-05-25 13:58:06

兰花血案

从电影的表面看来,这朵号称“稀世珍品”的“幽灵兰花”直接造成了三个人的丧生,间接还不晓得有多少人为它而死,而从电影外来看,它给我带来的打击也是勿庸置疑的,我常常会被一些死脑细胞的电影搞得人格分裂,《妖夜荒踪》和《死亡幻觉》是一类,另一类则是《杀出个黎明》和...  (展开)
灵子 2006-02-20 18:59:01

改编剧本:荒诞又真实的人生

You are what you love,not what loves you 听到这句话,心里颤了一下。考夫曼兄弟在沼泽的一棵枯树后面的谈话,真切深情,是此片中最感人的一幕。或许,也是一次心灵的对话。 《改编剧本》以大名鼎鼎的编剧查理·考夫曼为主角,讲述他改编故事的过程。起初平静甚至令...  (展开)
2012-07-30 12:46:26

《兰花贼》是考夫曼对麦基的挑衅。

《兰花贼》在我看来首先是一部结构复杂且不愿意用通俗方法表现的实验电影,其剧本结构似查理考夫曼另一部作品《纽约提喻法》,用了大量的戏中戏和故事之中套故事的元素,而不同于《记忆碎片》《恐怖游轮》这样刻意让观众理解的解构片,该片又故意混淆了其中的界限。 要理解...  (展开)
Maverick 2013-12-28 15:44:49

《改编剧本》电影剧本

《改编剧本》电影剧本 文/(美国)查利·考夫曼、罗纳德·考夫曼 译/王俊花 1.外景,地球,白天(注1) 字幕:地球 从太空遥望,地球上赤地无垠,布满了陨星撞击后的累累疤痕。镜头逐步推近,可以看到地球表面一派荒凉,毫无生命迹象。天地迷蒙,瘴气弥漫。火山喷发,流星飞...  (展开)
大爷母仪天下 2009-02-01 17:06:16

编剧在偷笑

“我只希望好莱坞的积习不至于毁了它,变成一部兰花争夺战之类的电影,或把兰花偷换成罂粟花而演变成毒品追逐战,为什么就不能纯粹拍一部花卉电影?我不希望充斥着性欲枪击或飞车追逐,或是片中角色洞悉了深邃的人生哲学,或成长,或相互接纳对方,或突破万难最后终于成功立名...  (展开)
行色匆匆 2006-03-04 15:40:32

关于放弃

Adaptation既有改编的意思,也有适应的意思,标题可谓一语双关。当一个作家在既定的故事上进行改编,他不得不受到原有情节的种种限制和约束,他的创造力只能谨小慎微地游走,而当他心魂所至,突然觉得被改编的其实不是故事,而是自己的性格和生活--该片就是着眼于描述这样表...  (展开)
厂长 2019-04-16 11:00:47

面对美景,何时才能满腔热血,热泪盈眶。

大家可能都渴望对事物都充满激情,犹如古人一般见青山便会吟诗作对,见美景则会热泪盈眶,满腔热血。 而现在的人类对事物变得麻木,平凡无奇,在自己的世界里打圈不愿打破隔阂,不愿意和世界交流,不敢面对自己。所以大家都想回到童年,重新活出一个精彩的人生。 犹如电影中的...  (展开)
EeveeKu 2020-04-26 23:39:02

考夫曼的故事总是难以言明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考夫曼的故事,经常自己嵌套自己,自己迭代自己,像克莱因瓶、莫比乌斯环、衔尾蛇,尾巴会往头部钻,它会提出一些概念、说一些故事、制造些疑问,而这些概念的解释、故事的剖析、疑问的回答又似乎只有用回故事本身才能解读。这也是它引人入胜的地方,天才的Writer's Block也能...  (展开)
2j的花果山 2016-04-15 20:33:32

《改编剧本》:一个天才编剧的自白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You are what you love, not what loves you.” 弗朗索瓦·特吕弗曾经说过,“电影要么反映创作之苦,要么反映创作之乐,我对除此之外的电影毫无兴趣。”《改编剧本》想要表达的,正是一个编剧的创作之苦。 电影的开头就是男主角查理·考夫曼(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碎碎...  (展开)
红房子画家 2007-10-07 22:06:53

改编剧本

编剧考夫曼想拍一部非好莱坞式的电影,脚本是纽约客编辑苏珊的一本关于兰花窃贼的书。这条线又同时进行着两个故事,一边是考夫曼打破脑袋毫无进展,一边是三年前苏珊写书的经过,考夫曼黔驴技穷,只好寄希望于苏珊能否给他帮助,由此两个故事并成一个进入高潮部分,最后考...  (展开)
卷心笋 2007-01-02 13:24:06

可以很差可以很棒

这是一部矛盾的电影,刚开头的部分有独立制作的气质,非好莱坞式,不要撞车、谋杀、 床戏,只是想做一部简单的电影,关于花;而随着主人公本身越来越纠结的情绪,电影的整个情节完全走入了另一个反面,好莱坞式的情节:忽然的谅解、秘密被发现、灭口、撞车…… 但有趣的是,电...  (展开)
2010-09-08 16:40:23

Live what you write.

作品最后变成怎样根本是无关紧要的,人生才是我们自己最为重要的作品。John的激情在兰花,Susan的热情在追随John,Charlie的激情在追随Susan,我们总是想把别人的故事描画圆满,以为这样就成了自己的故事。其实当然不是这样。电影有个糟糕的尾声,却同时有着精彩的结束:Charli...  (展开)
箬鱼 2008-01-26 10:28:17

lost in adaptation

很久没看过Nicolas Cage演这么好的片子,看过Ghost Rider之后我几乎对他的电影要绝望了。。。不过可能这部电影的成功是因为编剧Charlie Kaufman,最近他编剧的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也是大热,非常不错。有意思的是剧中Nicolas演的那个角色也叫Charlie Kaufman...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后页> (共184条)

订阅改编剧本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