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谋杀案的影评 (243)

安东 2010-08-24 00:00:36

格蕾丝·凯莉有着出众的幽默感,只是稍微有点黄

《电话谋杀案》的拍摄周期只有短短36天,比《惊魂记》还少一天,但却丝毫不影响它的品质,这毫无疑问是希区柯克最精彩、最受影迷喜爱的影片之一。不过评论家们似乎对它并不感冒,就连希区柯克本人也没把《电话谋杀案》当回事。跟特吕弗聊天时,谈起这部电影,希区柯克显然兴致...  (展开)
赱馬觀♣ 2010-01-18 00:24:50

一场移情坏蛋的游戏

有影迷问希区柯克为什么只拍一种类型的电影而不作其他尝试。对此大师的回答是,责任不在于他,而在于观众。因为如果他去改拍歌舞片,那么观众一定会期待着什么时候某位合唱队女孩会从舞台失足摔死!而这种标志性的黑色幽默也同样出现在对于本片拍摄动机的解释之中。希区柯克告...  (展开)
莱尼圆 2008-07-16 23:57:00

你发现了几个剧情漏洞?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给几近完美的电影写篇影评容易,发现它哪怕一丁点的疏漏就成问题了。其实希区柯克的贵妇失踪案、火车上的陌生人等名片剧情逻辑上根本经不住推敲,但电话谋杀案是部例外 所以我以一种近乎变态的方式深究一下剧情问题,哈哈 1、指纹 其实男主角对待那份信是非常谨慎的,把信放到...  (展开)
小川 2021-07-23 02:16:27

谋杀案的动机源自于对家具的迷恋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不少谋杀案的潜在动机或许都是源自于对家具的迷恋与展示财物的欲望,正如城市中警察与逃犯的追逐镜头生动具象地展开了街巷楼宇的建筑结构,谋杀案件与侦探电影也以一种类似的方式展开了房屋与卧室的空间质地。谋杀与犯罪的发生给予都市间飘浮的窥淫欲以合情理的借口,使得警方...  (展开)
马孔多在下雨 2018-01-02 18:08:09

电话谋杀案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男主汤尼买通老同学列斯谋杀出轨的妻子玛戈,让列斯用妻子的钥匙进入房间,然后假装是从打开的窗子处进来抢劫并杀害女主,事成后把钥匙放回楼梯地毯下。自己回来时再放回妻子包里。 而男主拿着自己的钥匙,和玛戈出轨对象马克一起出门,回来时还能用自己的钥匙开门,有了完美的...  (展开)
王胡走 2010-11-26 02:10:05

谋杀的艺术

这部电影简练到让人无法挑剔。希区柯克仅用了不多不少两分钟,玛歌一前一后分别与东尼和马克的拥吻,让观众迅速理清人物关系。随后,通过人物对白进行铺陈,交代二人私通的来龙去脉,并且埋下许多伏笔,也提出了很多问题。至东尼关门转身的特写,电影的戏剧性前提的建置基本完...  (展开)
槑槑 2017-07-23 10:26:06

不错的犯罪片

《电话谋杀案》出品于1954年,整个50年代都是希区柯克的创作巅峰期,其最受欢迎和好评的电影几乎全部都来自这十年时间。而在50年代中期诞生的本片,从一开始在卡司阵容上便比之其他几部经典作品逊色了几分。本片没有请到好莱坞黄金时代数一数二的顶级男星詹姆斯•斯图尔特或...  (展开)
心如止水 2018-05-15 15:05:09

用最简陋的场景拍出了最棒的悬疑片

大学老师推荐我看的,其实我不喜欢看黑白影片,总觉得与时代脱节。但这部影片真的改变了我对黑白影片的看法,虽然是在上个世纪中期拍的,但情节,服装一点都不过时,也满足了我对悬疑片的所有要求,但于一般悬疑片不同的是,这部影片观众是最早知道凶手的,但我的目光还是被牢...  (展开)
爱吃馒头的宝宝 2017-08-06 11:06:41

杀人于无形中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讲的女主出轨多次,男主发现了之后打算杀掉她复仇并且把财产据为己有,严密规划,并且能在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沉着冷静地随机应变,真是高智商犯罪啊……结果情节几经反转,女主的情人为了让马上就要被吊死的女主脱罪联合警官,最后还是破坏了男主的计划。 沉着、儒雅却又悬念迭...  (展开)
哈哈怪 2011-12-17 01:48:29

Do you really believe in the perfect murder?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由当红舞台剧改编。几乎所有场景都在一间屋里,也真够舞台剧的。 剧情紧张跌宕。虽然凶手身份在十分钟时那狡黠的眼神中就暴露了,但他如何筹划,如何作案,如何将计就计,如何瞒天过海,如何百密一疏,至少构成了五次小高潮,始终紧抓观众的神经。特别是在行凶有状况的时候,不...  (展开)
萝卜特别圆 2015-02-20 08:56:09

《电话谋杀案》:一次非典型希区柯克式完美犯罪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一生共拍了50多部电影,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名垂影史且广受影迷追捧的银幕传奇。然而这其中我最喜欢的,既不是让每一个观众的汗毛都感觉惊悚的《精神病患者》,也不是巧妙的探讨了人们窥探欲的《后窗》,不是执那个年代商业大片之牛耳的《西北偏北》...  (展开)
邱小明 2020-09-16 21:09:19

以凶手为主角的反套路高分悬疑片,这里用一篇小说来解读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一般的悬疑推理片,编剧都喜欢把凶手视角隐藏,然后让观众跟随探案视角,探寻种种蛛丝马迹,最后找出真凶。 《名侦探柯南》就是典型。 那能不能“反套路”呢? 先亮出凶手的身份,洞悉凶手的计划,然后才是案发,破案? 可以。 2020年华语高分剧《隐秘的角落》不就一开场告诉了...  (展开)
♛南城♛ 2016-08-22 17:48:36

《电话谋杀案》关键是钥匙放入的先后

这部影片最关键的地方就是把钥匙🔑放入地毯的先后。作为一个进行缜密布局的谋杀案来说,一定要把风险降到最低。片中男主强调史望要在完事后把钥匙放回地毯里,这样他就能够和马克回来之后,用自己的钥匙开门,然后趁着发现尸体后马克查看院子时把钥匙偷偷放到女主包内。可是...  (展开)
放荡小熊 2023-03-10 21:53:28

用摄影机写作:电影的实践之诗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上学期的评论课作业,分享一下。 在纪录片《希区柯克与特吕弗》中,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被称为“用摄影机写作的作者”,这一称号无论是在作者论意义上,还是纯粹从创作层面来讲都十分准确。特吕弗将希区柯克视作电影作者,充分论述了其电影中一以贯之的影像之魅,与达成魅之幻...  (展开)
大医精诚 2018-05-17 11:29:50

推荐推荐

汤尼(雷·米兰德 Ray Milland饰)和玛戈(格蕾丝·凯利 Grace Kelly 饰)是貌合神离的一对夫妻。汤尼常常为了他的事业和爱好,把娇妻忘在一边,二人感情亮出红灯。而生活寂寥的玛戈和作家马克不可避免的擦出爱之火花,他们约会、通信,不料竟被汤尼发现。汤尼没有 声张,只是...  (展开)
拖泥老师 2021-12-19 02:12:51

电话谋杀案剧情梳理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本影评涉及对电影内容的全部剧透,请确保在观影后阅读!!】 这部电影的魅力在于不知道何时会发生的意外,以及意外所带来的绝妙发展。改变剧情走向的主要是这两大意外: 1. 主角托尼的合作伙伴斯万被妻子意外反杀,导致托尼临时将雇凶杀人的计划改为嫁祸妻子杀人,并在警方到...  (展开)
童色安年 2017-01-09 13:06:28

一场惊险的谋杀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是我2017年看的第一部电影(其实2号就看了,然而一直没来得及评论,一部好电影当然要留下点东西)写的第一部影评。个人本来不喜欢看悬疑片,因为我脑袋转不过弯,要思索许久才能想明白,但是我作为观众,既不是编剧也不是导演,不需要去创造剧情,我只要能去享受去欣赏一部电影...  (展开)
苏打饼干 2009-10-03 20:03:52

精细的策划

变化总比计划来得快。 汤尼本来的意图:让那封信上染有列斯的指纹以及跟踪并获取列斯的把柄,胁迫(勒索信和火车站偷皮包)列斯谋杀其妻。 步骤:利用妻子钥匙入门,打开窗户,制造从窗户进来的假象。杀手躲在窗帘后面,汤尼打电话过来诱使妻子接电话,杀手在后面用毛巾勒死...  (展开)
李小胖 2022-03-08 13:29:39

男主为什么第一时间不先去确认钥匙在不在门外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故事逻辑性强,情节紧凑,男主为了谋杀自己出轨的妻子可谓机关算进,把各种细节都考虑到了。但是由于一个小的失误——把杀手自己的钥匙当成是他妻子的钥匙,而被警探找到破绽,最后利用这一点,成功的抓住了男主,这个设计非常的精妙,不过这个精妙的设计,似乎存在着一点逻辑...  (展开)
今夜 2011-08-24 12:25:11

一部漏洞百出的侦探片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剥去这部电影周围的光环,简单的从电影本身的角度来看,这部电影的逻辑错误太多了。一部逻辑性的侦探片,逻辑错误是最不能容许的。按时间线表达如下: 第一、杀人失败 丈夫雇佣杀手杀死妻子。这个杀手是一个惯犯,专门杀害中年妇女,夺取钱财。他习惯用药物杀人,这说明他力量...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2 13 后页> (共243条)

订阅电话谋杀案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