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瑞的影评 (23)

一部“通俗”的实验电影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如果回到“艺术是什么”这个问题上,有些类似于生命终极哲学问题“我是谁”,自然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够阐释明白。面对这个问题,每个人自然会有自己的定义或者标准,在苏珊.桑塔格看来,艺术不应该是真理的助手,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验,而非是一个声明或者回答。差不多同时代的... (展开)
这是每个人都可能经历过的心理困境,至少我有过
加一分给导演的执念与勇气。导演绝对不是玩玩而以,他找了马特达蒙和卡西阿弗莱克!那连绵不绝的群山,一望无际的沙漠,让人从心旷神怡一步步走向绝望。然而那游走的云,看不到尽头的山野在镜头里表现的好奇,孤独……曾经感同身受,这种共鸣太神奇,电影要说的也许很多,也许...
(展开)

Hey,Gerry!自己结束的.不会流眼泪.
人,都是因为另一个人而成长起来.曾经憎恨这样的成长.到了今天.忘了悲伤.只有无奈. 真的很羡慕Gus Van Sant这样的导演.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拍电影.时至今日.能搞自己艺术的人真的不多了. 这部电影很CULT.是我喜欢的.因为有自己的东西.并不像大多数人说得那样无聊.反而很有气质....
(展开)

空间坐标的迷失:解析格斯·范·桑特《盖瑞》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在讨论正题之前,我们先思索一个问题。当我们表现一个物体或场景时,我们如何可以不去考虑一个物体的形状与尺寸,而去表现它(好比一把椅子)。可以说,即使能做到,也很难。在康德的哲学里面,先验的范畴是我们感知空间属性的必要条件。而在视觉自动化领域里,笛卡尔坐标系则... (展开)
让人不适,又让人不得不说
《杰瑞》中的中的长镜头果真是多到令人走神,用漫长的节奏来强调那些毫无希望的场景,虽然有人说那是表现悠长而痛苦的死亡过程,但还是会让人产生情感上的不适。要不是因为对导演的偏爱与尊重,只怕我也要中途放弃。很奇怪的是影片被标上了诸如“痞子逛沙漠"(让我联想起《沙...
(展开)

Boring Long Takes
It's a great film, very artistic, or maybe avant-garde, but I hate it. I almost slept twice during the screening. Basically the whole film is about two guys walking in a dessert, trying to find a way out, and a metaphor of a guy being trapped in his life jo...
(展开)

贫瘠的自我,贫瘠的生活——旅行着的演出
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电影,Gerry就像是为我写的,或者说写的就是我。两个不知道来出,不知道去处的傻小子,在贫瘠的戈壁沙漠里行走着,买着他们的步伐。没有交流,没有夸张,没有戏剧冲突。简短的对话,说的都是很实际的生活用语。 对我来说,荒原对我充满了吸引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