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国车站的影评 (16)

kavkalu 2006-01-28 15:57:15

《幽国车站》灵魂的错泊

题记: 我们可以认知世界吗?我们真的能够认知世界吗?! ――――卡夫卡·陆KavkaLu [img]http://covers.dvd.img.compricer.com/2/99042.png[/img] 不安的弦乐和一个奔跑着的男人急促的喘息,雨夜,一些事情发生着,有着波兰斯基的电影总是充满焦虑和绝望,奥诺夫惊惶...  (展开)
玛琳王子 2016-06-17 21:16:10

电影是一段浓浓的乡愁

原来那个故弄玄虚的警署是个灵魂中转站,所有离开身体的灵魂在这里介绍审讯,以分辨出谁是真的死了,谁没有死。 用到了西方传说中的一些,最后的审判,人临死以前会看到自己的一生,他会和最亲近的人报个讯,但是没办法和他直接对话等等,那热牛奶也像孟婆汤。 其实影片想说的...  (展开)
七号影库 2020-01-31 12:10:29

坚守艺术,永不妥协

对于一个作品来说,“毁掉”永远比“成就”要容易,不要过度吹捧,更不要过分贬低,好的艺术品往往来源于有口皆碑。 七号评分:7.87 剧 情 简 介 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一个男人(热拉尔·德帕迪约饰)在树林里奔走。 他被一群人拦下,并被带到一个破旧不堪的房子里。 领头的人...  (展开)
kobain 2010-10-23 02:31:12

~解讀~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奧諾夫花了三年時間寫完了一部小說,他自己覺得很滿意,認為這是自己的顛峰之作。可是藝術家的完美主義性格卻令他感覺自己再寫不出比這更加好的作品。之後的六年間,他跟女友過著隱居式的生活,偶而寫一些什麼,可是不再出版任何東西,慢慢的變得消極而且不修邊幅……終於,在...  (展开)
野糖妹 2021-06-16 18:48:51

以审判为名的救赎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上影节的第一场打卡,无疑是一场精彩的体验。而最精彩之处在于导演所刻意营造的矛盾,在结尾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时,好像猝不及防挨上了一拳,恰中心口最柔软的地方。最终奥诺夫终于正视了自己的一生,或悲惨或光辉,或罪恶或善良,在雨过天晴之后,放下一切再去远方,也许对于...  (展开)
芦苇 2023-07-15 11:16:16

《幽国车站》——是阎王殿,也是灵魂拷问所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能够有幸看到这部电影,或许就是参与这类电影节的意义。 其实我并非这部电影导演、演员甚至电影展的主人公——莫里康内的粉丝,但我知道他的电影配乐,在之前某次电影展也去看了重映的《天堂电影院》,被其中的配乐深深吸引。所为一个所谓的“文艺青年”,总觉得要这种事要去掺...  (展开)
植二 2021-07-10 11:34:33

难看的大鼻子

又一部难啃的电影。 看完了才知道是大师朱赛佩.托纳多雷的大作,男二号的扮演者居然是罗曼.波兰斯基,这俩人凑在一起拍了部片子,在我看来就像李白和杜甫合作了一首诗,齐白石跟徐悲鸿同画了一幅画,业界的两大顶级IP惺惺相惜,联手打造一个小玩意儿。不知这么打比方恰不恰当。...  (展开)
Sipei 2021-06-12 21:42:04

或真或假的回忆人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整体来说,我还挺喜欢的,就算没看得那么明白。角色不多,场景以警局为主,剧情的推动也主要是靠警长和作家之间的对话来推进。但作家和警长/警员的关系在不断变化,作家被警长盘问时的回答及他脑海里闪现的回忆也在不断改变。作为观众,我全程在努力地在判断真假,试图推演事情...  (展开)
小橘灯 2017-12-01 20:04:24

我以为是波兰斯基导演的作品

伴着不太契合时间线的翻译,终看完这部闻名已久的片子。一直以为是polanski导演,毕竟室内戏是他的强项,循序渐进的告破悬疑也是他的风格。结果看完一查他只是主演,Giuseppe导演! 145分钟左右的电影,在最后10分钟知道真相,开场大雨夜里的争锋相对,在最后雨过天阴的清晨,...  (展开)
crystal 2016-05-22 00:21:56

一位艺术家的一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非常大的惊喜,近几年来看过最好的电影。其本质上就是一部披着悬疑外衣的艺术片。 看这部电影之前已看过这个导演的三部曲,但我必须说这部电影完全不逊于那三部曲,电影以悬疑片的方式,通过警长的讯问,抽丝剥茧的交代了一位艺术家的一生,他童年的痛苦,成名后的迷茫,...  (展开)
在他乡独居一角 2009-02-27 15:14:47

最爱的电影

一个作家带着满身血迹雨夜逃亡,被带到一个神秘的警局讯问,在幽暗诡异的环境下,作家和警官之间展开了一连串的唇枪舌剑。这部电影,有着惊悚片的外壳,核心内容却大大超乎一个案情调查。它是关于早年回忆对于一个人生命的影响的故事,这种影响造成了逃不脱的阴影,只有以死亡...  (展开)
Jinn 2016-05-13 04:20:32

嘴炮围观的专业素养

看到最后着实是震撼的。 还好主角是以一个作家的身份瞎(明)比比,冷冰冰,前后不断矛盾的陈词也述说得颇有文学感,甚至可以想象出此作以文字出现时的形式和版样:鲜有人物外貌的描述,更多的是大篇幅的神经质博弈和人物性情隐忍后的喷薄。这在观看时不由得让我想到卡夫卡的审判...  (展开)
acidrain 2007-10-06 16:57:13

车站里的幽国还是幽国里的车站

这是我看过还想再看的片子 为什么呢? 可能是因为那屋里漏雨的声音 可能是因为那破旧的书页翻动 可能是因为一切被想象而又复归真实的东西 幽国车站不仅仅是一个车站, 它是那些被丧失的最后记忆的召唤兽。在它的腹内,人们的一生不是那么简单的被盖上棺、钉上钉;这里是一...  (展开)
Fleetwood 2021-06-12 00:35:40

审判小说家

可能因为对afterlife没有太大兴趣,我更关心主角是个作家这件事。 看到《幽国车站》原名是Una Pura Formalita(纯粹的形式)的时候直接把我整懵了,显然这个中文名关注的是悬疑的部分而非"属于结果的形式"。无序的文字里有最纯粹的语法,混沌的戏剧讨论写作本身。 Una Pura For...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锦瑟二十 2008-12-02 22:48:44

原来是一场心灵之旅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故事的开头,调动一切惊悚片、警匪片的元素:枪声、雷雨之夜、喘息与奔跑、被捕与拘审,最后化为一个封闭密室内的心灵角力。探长,自封为莱昂纳多达芬奇,起因于他一开始不认识手头抓获的这人正是大名鼎鼎的他的偶像,著名小说家奥诺夫,后者因为剃去标志性的大胡子和乱发,因...  (展开)
魏司马的光 2014-03-25 14:54:32

自赎的精神

在孤儿院中长大的作家,在精神上自塑了一个理想的流浪者形象并把他作为自己的灵魂导师,一点又可敬又可悲的结局就是他竟然被自己的梦想打败了。人生在世界上是一种被抛的存在,正如同奥诺夫或者应该说霍布里。 一些很有趣的细节,莱昂纳多·达芬奇——一个聪明绝顶的异...  (展开)

订阅幽国车站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