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面的影评 (232)

紫漠 2008-03-09 03:35:03

《看看我,了解我,原谅我》(毛尖)

毛尖   一九五六年夏天,法罗岛。   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四十七岁,丽芙.乌曼(Liv Ullmann),二十七岁。他们在岛上拍摄《假面》(Persona),公认的伯格曼的最神秘的电影。   天很热。他们很少说话。白天,丽芙躺在沙滩上,像失去知觉似的躺着。她...  (展开)
欢乐分裂 2016-04-29 14:07:24

人人都是一座孤岛

作为《视与听》250佳、《电影手册》60年代年度十佳、IMDB TOP 250、TSPDT最伟大的1000部电影等著名榜单的常客,《假面》即将迎来其诞生的50周年华诞。此片不仅在影史上赫赫有名,也是英格玛•伯格曼创作生涯的分水岭,获得1968年美国影评人协会最佳女主角奖和最佳导演奖,无...  (展开)
Chicology 2011-11-12 15:02:20

伯格曼:《假面》全剧剧本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伯格曼著:《假面》(全剧剧本)     沈语冰 译          [伯格曼的说明]我不是在通常意义上写电影剧本的。我所写的似乎更像是一首曲子的旋律线,希望在我的同事的帮助下,它能在制作过程中逐渐发展为一首管弦乐曲。在许多方面,我都是不确定的,在某些方面则毫...  (展开)
lixunhuan 2006-07-28 14:28:30

无法告白的——《假面》

发信人: Bergman (Ingmar), 信区: Movie 标 题: 无法告白的——《假面》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4年07月18日15:29:06 星期天), 站内信件 高速运转的放映机,勃起的阳具,两格动画片,描述噩梦的默片镜头,蜘蛛,对不知名动物的屠杀,绵羊的无辜的眼,用长钉把手钉在木板上,...  (展开)
把噗 2018-01-25 10:50:16

《假面》:沉默、面具与镜像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我知道你不再开口是因为你厌倦了你扮演的所有角色,每一个角色你都能演得很完美。但是,让你自己变得愚蠢些,邋遢些,唠叨些,不是更好吗?难道你不认为你真能再好一点吗,要是你让自己成为你自己的话?——《假面》 语言与表情 伊丽莎白不再说话了,她在区分真实与虚构时遇到...  (展开)
费费 2019-01-05 23:32:11

《假面》中的哲学思想

影片谈及西方哲学所涉及的很多论题:价值体系、存在、生命活动、社会生产活动等,而要讨论哲学,就要设置一个形而上学前提。主观认为,若伯格曼把本片作为一次哲学探讨,那么他所设置的形而上学前提就是——世界是生成。以这个形而上学前提为基础,我结合影片内容论证影片可能...  (展开)
陶陶四 2009-06-09 20:51:05

沉默的虚妄

在拍完假面后,伯格曼说,他破天荒的第一遭一点也不在乎电影是否会被大众所接受。他要完全的随心所欲的拍自己的想要的东西了。这是否意味着,他留给我们的路口更加狭窄,我们很可能在通往胜景的路途上被艰险的环境所吓倒。然后反反复复,无功而返。 其实我以为尽可以凭借着最单...  (展开)
上帝在高处吸烟 2010-12-07 17:21:27

沉默之后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假面》是目前为止看过的伯格曼电影中最晦涩的一部,这部片子中包含了太多的符号和隐喻,以及导演的纯个人经验,也许是因为被放置的元素过多,八十多分钟的片子显得多义而复杂,但无论如何,它仍然是具有无穷魅力的,这魅力之一也来自解读的多种可能性。 一、表层:...  (展开)
Lauren与海 2018-07-22 16:42:35

我们内心抵抗黑暗沉默的信仰和疑虑的呼声是我们孤独和恐惧最好的证明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第一次看《假面》的时候以为自己看了另一部《搏击俱乐部》,心中最大的疑惑大概是艾玛与伊丽莎白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片子开头小孩用手抚摸玻璃上隐约的面孔,丽芙乌曼与比比安德森的脸交替重合,结尾两人的脸庞在一明一暗的光线中再度拼接,他们非常相像,几乎像是同一个人。...  (展开)
多次元咸鱼 2020-12-30 21:13:25

每个人真的是一座孤岛吗?假面的精神分析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完 《假面》 记录一下观影体验。虽然有很多大佬珠玉在前,但我还是想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不同的感受。前几个月刚好学习到了拉康的凝视和镜像阶段理论,看完《假面》发现与该理论无比契合,进而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这部电影。 先提出两个观点: 1.精神分析最大的发现就是主体的...  (展开)
xīn 2010-11-14 16:02:18

拒绝表演的表演

文/caesarphoenix 伯格曼的电影此前只看过《野草莓》、《第七封印》、《芬妮与亚历山大》。 印象很深的是看《野草莓》,我逛碟店的时候顺便买了一张,回来放着放着、看到一半觉得很熟悉,才发现自己几个月前曾经看过。《第七封印》也是很早就买了碟,结果放的时候卡了,于是拖...  (展开)
你压着我腿毛了 2020-12-21 03:13:22

镜中的假面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早期的伯格曼 醉心于宗教问题,总是质问上帝的缺席。晚年的他则 更多关注家庭和婚姻这样的现实题材。《假面 》作为 导演 承上启下的 作品, 凝练而抽象地 概括了他 整个导演生涯的 一些基本母题。首先它基本没有早期电影里常出现的基督教元素,而是仅仅化作 开头钉子钉入手掌和...  (展开)
Melancolía 2020-10-25 19:57:22

邓晓芒:人们之所以真诚,是因为他们在表演着真诚。

『 The Notes of Ivan 』 人们之所以真诚,是因为他们在表演着真诚。——邓晓芒 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w3yfSFCqHXKmPnr9B87BgQ 伯格曼通过这样一部电影,向我们传达了一个本质性的命题——我是谁。“假面”这个中文译名稍有偏颇,persona从词源上考察,更准确的...  (展开)
法罗岛电影节 2020-04-04 19:56:53

FIFF12丨DAY2《假面》:她还是她吗?

第12届#法罗岛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第2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假面》,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各色双姝们不知真假的评价了! 土: 实验电影。 法罗岛帝国皇后: 毕比和乌曼的表现可以位列影史最强银幕组合(之一)。 我们敏熙: 不得不赞叹人脸在影片中的作用:一张张脸在伯格曼的镜头下...  (展开)
Samsa 2010-06-01 10:40:20

伯格曼的自我探索之旅

心理学大师荣格认为,人的个性是理智的,这是他面对世界的假面具,而人的内在灵魂是感情用事的,每个人则依周遭环境的需要而发展处一套这种的性格。然而,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十分复杂,以至于他真正的自我就萎缩在一个虚伪的面具之后了。我们设想,当我们从镜中审视自...  (展开)
北回归线 2018-03-05 06:02:41

《假面》注释若干

演员与护士 伊丽莎白是一名演员,每天面对无数虚构的场景,把虚假的感情“真实”地表达出来是她的天职。艾玛是一名护士,承担着救死扶伤的义务,而在这里,她更多需要去“拯救”的是病人心理上的阴暗和创伤。 伊丽莎白有一天在排演中突然失语,诡异的是当时舞台前并没有任何观...  (展开)
把噗 2018-01-25 20:45:01

《假面》的告白:答“黑蓝”问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生铁:为什么在黑蓝新的系列里,你选择首先谈一部电影,而且是伯格曼的杰作《假面》,因为它很重要,还是你对它很熟悉? 因为之前看了汉斯·贝尔廷的《脸的历史》,里面从文化的角度讲了脸的观念变迁,对我深有启发。在看的时候,我就想到伯格曼有一部讲“脸”的杰作《假面》,...  (展开)
消亡之人 2021-04-13 02:17:56

两个互为假面的女人

最里层是两个互为假面的女人。 说好听点,她们是彼此的精神救赎;难听点,她们是彼此用来对抗虚无的工具。 我从自己身上同时看到这两个人。 当我是艾玛时,伊丽莎白便是我那寡言少语的挚友、爱人。 沉默是我最渴求的性感。可他只对我说过两句话,第一句像是我的幻觉,也或真如...  (展开)
2008-03-20 15:26:19

他人就是地狱

如果与他人的关系被扭曲,被败坏,那么他人只能够是地狱 其实对于我们认识自己来说,他人是我们身上最为重要的因素 与他人的关系,禁锢与自由,这就是该剧的三个主题 无望的噩梦,不是表面上的,而是本质上的 每个梦醒时分都在时刻警惕,两者之间的战争。。。 别人怎么...  (展开)
穹星 2023-12-17 20:21:20

伪装者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看这种文艺片一大关注点就是意象,拿什么作了隐喻,这也是文艺片难懂的地方。从古至今(虽然也两百年不到),电影中的隐喻多多少少肯定有理由、原因、目的,然而私以为《假面》开头那段混剪完全是——装逼。虽然《2001太空漫游》那段穿越洪荒的剪辑也很装,但它有装得有意义、...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1 12 后页> (共232条)

订阅假面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