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休的影评 (19)

珍妮的肖像🦄 2010-06-15 08:19:37

利休之死

影片《利休》是敕使河原宏晚期制作之一,那是1989年的出品,胶片色泽暗沉阴翳,不似近年大河剧里的画面明朗唯美,是重色调里的凝重讲述,鲜有纤指侍茶,也少有兵刃寒光,黑褐暗哑里的沉闷平铺。 那丰臣秀吉还没做关白的时候,就已经是跟从千利休学习茶道的学生。千利休曾用一...  (展开)
给艾德林的诗 2022-05-27 23:13:20

魅力的终结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现代性与导演意志 “成则善,欲成则不善......茶道之心莫过于此”。 这是贵为「天下三宗匠」之一的千利休,对茶道的概括。茶之自然而成,利休在其中的论断并非莫衷一是的玄妙禅参,而是有着清晰指向的判断,善或不善的好与不好,直接与人的意愿与目的建立起了链接。茶道之成,...  (展开)
冲鸭 2020-08-25 18:17:37

服装是对自己的性格撒谎,装

1 说和田惠美的服装。 这部电影比“乱”晚四年,但是“乱”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服装。 有评论说她清晰透明,而又深不见底。因为他懂得服装既是外在的,也是内在的。穿着它的人,我们体会他,是由外而内的。 而制作的过程恰恰相反,是由内而外的。 她表现的和服之美,始于布料。从...  (展开)
太祝非子 2017-04-09 12:58:23

看完利休的夜晚

(这篇文章写了一半就停了,今晚是再次整理,所以已经不是利休之夜了。) 我曾经认为,真正的艺术大师在与君王相对而坐时,是最无畏的。正如十三位帝王要被收入宫廷画师阎立本的笔下,伊丽莎白女王也要两个月不断下榻弗洛伊德的画室,才得以完成她一幅肖像。君王的眼中是天地...  (展开)
冲鸭 2019-04-29 06:42:28

文藝界跨界鼻祖:利休,一生六茶, 然。

這部電影我看了十遍,突出感受就是每一個畫面都有來處,例如秀吉不喜歡黑碗,喜歡紅碗這件事真的保留在他寫給弟弟秀長的信件中。 《宗湛日記》裡利休說:“黑懷古心,赤顯雜念。”認為美麗的事物會讓心裡撲通亂跳,不能息心,也失掉素心。但他還是順從了秀吉讓人燒了紅碗。 再...  (展开)
Lacrimosaaa 2020-08-26 09:46:26

精妙

我从未见过如此精妙、完美的电影,如果说塔可夫斯基那种诗一般无边际的美是清晨的雾,那《利休》这种踏实触感的美就像利休本人所制造的器物,精巧且收敛。这部电影让我意欲去更深层的探寻日本美学。 它是被细细打磨过的电影,每一帧的构图都平稳讲究,导演很少用运镜将画面打破...  (展开)
paradiso 2015-12-18 16:41:01

德川家康与利休的对话

这个片子讲茶道的时间还没有讲政治的时间多。三成密令利休在茶会上下毒谋杀家康这种事姑且不管其真假,厉害的是利休家康对话时一字不谈政治,说的是: 利休:敢问大人,何谓生? 家康:生即是能够迎接明天到来。 利休(沉默片刻):我把每间茶室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间来设计。...  (展开)
冲鸭 2020-11-24 08:43:19

一篇在晨梦中完成的文章。

1 在片中有一首洋洋盈乎耳的弦乐,音乐充斥着整个影片,像幽灵一样,与茶道的世界交合着。 那其实是一首西洋歌曲。(日出前让悲伤终结这部电影,一开始也是这首曲子,两位少女合唱) 10年以来,我一直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但它一直影响着我的潜意识。一种不可名状的哀怨。 原来...  (展开)
weibaigao 2023-10-07 00:44:53

万象在前

名马宜系于茅屋前,是什么意思? 茅屋是贫穷的象征,但茶事中用的东西大都奢侈,到头来,茶道还是一种奢侈的游戏。 不,并非如此,茅屋做茶室,里面毫无装饰,可在座的各位心中,却要洋溢着比名马更高的优雅。 名马说的是内心的奢侈。 “心若贫瘠,怎能做好令人愉悦的茶会。” ...  (展开)
冲鸭 2022-03-17 21:13:22

第100分钟的挂物。

1 仔细看后,感觉十分惊讶! (右纯省上座)狂云懒衲宗纯一休书: 囊无省数半文钱,定上座参临济禅。 头发鬅鬙耳卓朔,破鞋来往玉门前。 这种禅僧的疏狂定见,恰恰反映了利休死谏攻打中国的觉悟。小小的一点布置,也能体现出导演的匠心,真是不容易。这电影我都看了几十遍了,...  (展开)
InChang 2022-02-16 18:25:19

错乱的针脚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不知何时起,对于日本战国时期的固有印象便是“哀婉”。任何能被称之为美的事物一旦在那样一个纷乱的时期便有了转瞬即逝的易碎感。无论是所谓三杰还是小城互攻,哀婉这一气质似乎总围绕在战国这一时间轴上。 勅使河原宏的电影自然是美的,电影所展示的日本美学也是美的。千利休...  (展开)
四宝 2021-11-03 22:48:51

古典器物之美

昨天晚上看的是这部电影 说实话,节奏非常地缓慢,要不是想着人太少,不好意思走掉,以及旁边还有小猫咪地陪伴,我可能就提前走掉了。 耐心看完之后,一时间不知道说些来评价这一部电影。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日本战国时期民俗文化PPT大赏,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日本丰臣秀吉时期地茶...  (展开)
牧歌 2021-05-31 10:22:40

利休-技艺、美学和信念

利休-技艺、美学和信念。 “技艺”是本片叙事和镜头都在弱化的一点。以茶艺闻名的大师,在本片中展示茶道的镜头少之又少。名垂千古的技艺,相比于他的人格,已经不足对观众道也。每次技艺的出现,或是与茶相关的道具出现,只是向前推动剧情的道具。茶道会是毒杀德川的完美场合...  (展开)
狩野顥 2024-03-07 17:40:41

怀璧其罪……吗?利休与他的诧寂“书院”

第一次看到这部作品和豪姬,我是很惊讶的,没想到向来具有实验性,革命性的大导演敕使河原先生会如维斯康蒂创作豹一般,开始拍摄古典美学作品。回到作品中来,对于已经由形貌鄙陋猥琐的“猴子”进化为太阁的秀吉来说,利休和他的弟子们所形成的“书院”,“风声雨声读书声,声...  (展开)
玲玲 2011-02-18 18:35:47

茶道,茶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得原谅我以如此俗套的说辞作标题,它们迸出来了,迫不及待,想要得到正名。 在不完美的生活中,温婉地追求美的极致。茶人、政治、天皇,利休使自己成为了艺术,兀自美着,在动荡中把持着一分平衡。 开盖、加水、置茶、冲泡……伸、收、提、放,专注、平稳、自然,一出关于茶...  (展开)
今夜 2021-09-25 10:41:37

吹的没边了。

这就是一部为了保存日本文化风俗而做的电视电影。从历史故事的角度展现日本绘画,器具,舞蹈,戏剧,阐述其中的哲学含义。类似于历史频道的那些电影。没想到这电影好能获这么多奖项。想来日本文化界到底发生了怎样的转变是值得深思的。 里面的哲学思想和美学观念也全部来自于中...  (展开)
黄辰 2020-06-05 09:59:27

没有拍出利休的精髓

关于利休的故事,还是要结合茶道以及放到丰臣秀吉时代的大背景下来看,我个人认为茶道是被丰臣作为一个政治工具、统一全国上下的思想、为海外扩张和个人野心来服务。那么利休作为一个正好遇到风口上的人物、其个人的命运和政治命运、国家命运结合到一起,最终演变成了一部悲剧...  (展开)
本来老六 2006-10-17 10:43:46

比较能够接受的喧宾夺主

这个电影与其说塑造了利休,不如说塑造了一个鲜活的丰臣秀吉。可以和《枭之城》参看。 扮演丰臣的Tsutomu Yamazaki在伊丹的《蒲公英》里演了一个颇为豪爽的卡车司机,有点约翰`韦恩被打肿脸的感觉,想起那句台词:如果我要找男人,就找这个丑的,老的。  (展开)
有一些影评被折叠了 为什么被折叠?
评论被折叠,是因为发布这条评论的帐号行为异常。评论仍可以被展开阅读,对发布人的账号不造成其他影响。如果认为有问题,可以联系豆瓣电影。
woodhead 2021-05-29 23:36:31

万象在前

虽然资料馆的字幕糟糕至极(竟然能把攻打朝鲜这一片中最重要的剧情冲突翻译成侵略中国),但电影本身依然魅力非凡。片名或许叫做《利休与秀吉》会更为恰当(后查资料才知道电影改编自野上弥生子的小说《秀吉与利休》),因为这两者间关系的沉浮无疑是串联全片的主要线索。斗室...  (展开)

订阅利休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