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零年的影评 (49)

巴赞评《德意志零年》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最近在看《电影是什么》,巴赞对其评价如下,做个摘录,供观众参考 神秘事物使我们惶遽不安,孩子的面孔可以激起一种矛盾的欲望。我们之所以喜欢孩子的面孔,因为它有自己的特点和特别稚气。这就是米克.罗尼获得成功和美国童星多长雀斑的原因。秀兰.邓波儿的时代早已结束,它是... (展开)
2023.9.14 教师的话语影响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本片通过新现实主义手段,以极大震撼的效果描述了战争时期德国惨烈悲怆的社会现实,而选角上定一位小男孩为主角,可谓是点睛之笔,让这种社会现实里里外外从对每个年龄的影响都展露了出来,老人,成人,少儿 主角前老师在影片中起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主角Edmund弑父之前... (展开)
《德意志零年》中的自由行动
《德意志零年》和希区柯克《夺魂索》一样,根本问题都是:言词和行动的关系问题,即连接言词和行动的因果链。 一般的解读是谴责道德堕落的纳粹意识形态毒害一个无辜的孩子并诱使他弑父。主人公自杀是因为他意识到了自己弑父行为的真正维度,他在无法承受的罪恶感的压迫下自杀了...
(展开)

[Film Review] Paisan (1946) and Germany Year Zero (1948)
The second and third part of Rossellini's groundbreaking War Trilogy, following ROME, OPEN CITY (1945), which ushers in Italian neorealism to revolutionize the studio-bound, backlot-confined stock in trade since the genesis of motion picture. Hiring non-pro...
(展开)

现实主义对戏剧性的兼容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被巴赞称为现实主义典范的罗西里尼电影,实际上配乐、剧情甚至剪辑都是十分戏剧性的,这也暗示出戏剧性和现实性兼容的可能性。1.再次想起《饲养乌鸦》这部片子,同样的毒杀和弑父,卡洛斯有意使用巧合性情节和时空交错的叙事结构避免了伦理上的困境,而罗西里尼则几乎没有省略... (展开)
是我们的责任 也是你们的
影片内容就不多赘述啦~ 影片中的一断情节: 从“丰衣足食”的医院结束治疗又重新回到“啼饥号寒”的家中养病的父亲,饭前在病榻上对因前纳粹身份而恐惧惩处不敢外出工作的大儿子说的一段“临终遗言”(当然他不知道小儿子将要下毒了结自己,虽然他之前也想过用自杀的方式为...
(展开)

《德意志零年》:从战败者角度的反战电影
电影《德意志零年》主要讲述战争给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战争不仅使人民陷入饥饿贫困,还使得儿童的心理产生畸形。电影中的主角是个儿童,他把他那卧床不起、患有心脏病的父亲毒死,因为他认为父亲对社会豪无用处。事后,他又因内心不安而自杀。电影表面上把这个儿童产生杀父和自...
(展开)

一些胡思乱想的“观后感”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Edmund家每一个角色或多或少都有象征意义。父亲属于过去充满荣耀的德意志,曾经能与沙皇一决天下的普鲁士继承人的国家,不仅看不起也非常反对小胡子代表的NZ思想。但一战的到来打破了他们的光荣,一战后的德国和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残败不堪,也对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无能为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