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遇到一部能让人沉淀、回味与感动的电视剧其实很难,经得起推敲的更难。这部剧依然是只做到了前者,很多情节经不起推敲。不过,这依然不失为如今年代的一部好电视剧。
现在很多人想重新确立历史上曾经的信仰,只是,连解读那种信仰都未必能做到啊。
这部戏很沉重,如果按照剧中人物的言行去解读信仰,我们会发现这种革命的共产主义信仰是如此的虚幻、不真实、不生动,令人排斥反感或者反对。
生命只有一次,任何人都不会轻掷自己的生命。究竟什么力量能够让人慷慨赴死?面对非人的残酷刑罚,能超越一遍一遍痛入骨髓常人根本无法忍受的痛苦,那种折磨,只要能够细致的去设想,我们自身都会生出一种恐惧,以及换位思考自己在那种折磨下必然会出现的意志崩溃。
但是,共产党人却有、确有很多很多这样的英雄人物,蔡和森、向警予、李大钊、夏明翰、江竹筠、赵一曼等等等等,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做到了这点?这不能不让我们感叹精神的力量,信仰的力量!
但是这种信仰,和邪教根本不同!它深植于人类社会的复杂矛盾的彻底解决,马克思主义是系统和科学的,它追求的平等、人的解放,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而是有细致明确的实现路径。我们不能因为我们目前这个依然挂着招牌但实际上根本与马克思主义不相容的现状,去直接把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理解成大家批判的那个样子。
只有深刻理解或者执着坚信共产主义能够实现的人,才会理解自己牺牲的意义和崇高。所谓无私者无畏,所谓升华,痛苦折磨不过是炼狱。
回到悬崖这部电视剧。这部戏的表现,可以说不符合革命文学的创作原则。整篇都在煎熬,看不到希望,更谈不上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要知道,在事实上,如果那个年月的这些革命者根本看不到希望,不相信自己追求的革命理想能够实现,他们是不可能胜利和成功的。心中充满必胜的信念,才会坦然面对严酷的现实困境,实际上也是这样,并且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并不是各种文学作品捏造出来的。
何时我们能够看到生动准确表现了严酷现实下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们才算真正发现了好的革命文艺。
最赞回应
“整篇都在煎熬,看不到希望,更谈不上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您觉得影视剧应该如何反映“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整篇都在煎熬,看不到希望,更谈不上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您觉得影视剧应该如何反映“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