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虎队,全称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正式名称为美籍志愿大队(英文:American Volunteer Group,简称AVG ),创始人是美国飞行教官陈纳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日开战前夕成立,是由高薪聘请的美国飞行人员组成的雇佣兵性质的空军部队,在中国、缅甸等地对抗日本。 1.关于成立
抗战期间,特别是战略防御阶段,对华空中援助最大的并不是美国飞虎队,而是我们的另一位盟友——苏联人的飞虎队。 1937-1941年间,苏联派出累计3665人,包括1091名飞行员、1250架战斗机的志愿航空队来到中国战场,协助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在这几年间,南京、徐州、南昌、武汉、广州、兰州、甚至西部边陲昆仑关等重大会战的上空都曾出现过苏联航空队的身影。为此,他们付出了211人牺牲的代价,仅在武汉,就有100多名苏联航空队队员血洒长空。我们在称赞美国飞虎队的同时,也不能忘记苏联飞虎队曾给予过的重要帮助。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面对国内吃紧的局势,苏联无暇在空中继续援助中国。随后,苏联的飞行员开始陆续回国。 不久,国民政府找到了自1937年抗战爆发时便留在昆明开始训练中国空军的美国飞行教官克莱尔·李·陈纳德。陈纳德随即回到美国,在罗斯福政府的暗中支持下,招募飞行员和机械师。当1941年7月陈纳德再次回到中国时,一支包括68架飞机、110名飞行员、150名机械师和其他后勤人员共计三个中队的美籍志愿大队出现在了国人面前。
2.关于“飞虎队”名字的由来
1941年12月7日,10架入侵日机从越南起飞,目标昆明。陈纳德接到消息后,令队员起飞应战。最终,“飞虎队”以自身无1架损失,击落敌机6架,击伤3架的战绩完成了在中国大地上空的处子秀。随后,美籍志愿大队首战告捷的事迹被国内各媒体争先报道,被大街小巷的民众口耳相传。
为了震慑日机,志愿队队员纷纷在机身上绘制了鲨鱼开口的图案。在宣传时,由于很少有国人见过鲨鱼,战机上的图案便被误认为了“飞老虎”,比如昆明一家报社就用“飞老虎”来形容志愿队的英勇。队里的翻译见到后,便将“飞老虎”翻译成“Flying Tigers”告诉了陈纳德,“飞虎队”的名字自此诞生。
在相持阶段最困难的时期,“飞虎队”的到来无疑给予了国民一针重要的强心剂。
3.关于那段历史
“飞虎队”的身影印刻在了抗战历史的各个醒目位置上。
(1)保卫生命线
抗战爆发后,日本对中国沿海进行了全面封锁,为了获取国际援助及战略物资,国人冒着重重艰险,抢修出一条自缅甸通往昆明的物资运输道路——滇缅公路。日本人深知这条生命线对于中国抗战的战略意义,频频派出战机对路表、桥梁及车队进行轰炸。因此,除保卫本土外,“飞虎队”还频频出动,在滇缅公路的上空与侵略者殊死搏斗,为运输车队保驾护航。
(2)南天门阻敌
1942年3月,日军对缅甸发动了攻击,英军溃败。5月,日军先头部队进入云南,抵达怒江南天门,意图对中国守军发动攻击。为了阻挡日军前进,守军部队将怒江之上的惠通桥炸毁,借着天险英勇抗击。同时,“飞虎队”对保山、腾冲、龙陵一带的日军运输队进行袭击,一队日军在志愿队的轰炸下几乎全军覆没。在陆空的配合下,日本侵略者被阻挡在了南天门外。
(3)穿越死亡航线
缅甸陷落后,滇缅公路也被切断。为了战略需要,“飞虎队”开始协助飞跃喜马拉雅山脉,将物资从印度运往中国。从印度阿萨姆邦汀江,经缅甸到中国昆明、重庆,运输机飞越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山峰时,达不到必需高度,只能在峡谷中穿行,飞行路线起伏,有如驼峰,故称“驼峰航线”。
航线全长800多公里,沿线山地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途径高山雪峰、峡谷冰川和热带丛林、寒带原始森林,以及日军占领区。这一地区气候十分恶劣,强气流、低气压和冰雹、霜冻,使飞机在飞行中随时面临坠毁和撞山的危险,飞机失事率高得惊人。有飞行员回忆:在天气晴朗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沿着战友坠机碎片的反光飞行。他们给这条撒着战友飞机残骸的山谷取了个金属般冰冷的名字“铝谷”。因此,“驼峰航线”又称为“死亡航线”。
(4)桂林的深厚友谊
抗战爆发后,桂林上万国民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情况下,众志成城,通过人力对秧塘机场进行了三次扩建,使得“飞虎队”得以在1941年8月1日进驻桂林。(片中对这段历史进行了高度还原,我们看到的飞行员训练场便是桂林秧塘机场)
需要说明的是,陈纳德于1942年7月根据美国陆军部和蒋介石的命令,解散了美国航空志愿队,随后部分志愿队队员加入了隶属美国陆军第10航空队的第23大队。但中国人民无法忘却“飞虎队”这个名字,便将前来保卫中华大地的美国飞行员统称为“飞虎队”。
“飞虎队”在桂林一呆就是三年,成为华南阻击日军的一道重要屏障,并与中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对日作战中,会遇到战机被击落,飞行员跳伞逃生的情况。居住在当地的居民会竭尽全力营救逃生的飞行员,这在当时是很危险的。因为日本官兵会在地面搜捕他们,如果搜不到就会拿当地居民是问。所以,为了保护“飞虎队”,当地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在此后的70年里,一些曾经在桂林战斗过的“飞虎队”队员重返故地,缅怀那段光辉岁月。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带来了珍贵的历史文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建立飞虎队纪念馆、重修秧塘机场,以此来纪念中美二战时的深厚友谊。
4.关于空中的色彩
(1)彩绘机身
早期“飞虎队”队员选择在机身上绘制鲨鱼的形象,以在空中给予日寇震慑。他们凭借英勇的战斗精神,令日机每每受到重创,以至于见到鲨鱼飞在空中便会闻风丧胆,成为二战史上的一段传奇。
后来,中华民国代表团向好莱坞的著名的迪士尼公司的艺术家们请求设计一个队标。华特·迪士尼亲自动手,根据“Flying Tigers”一名设计出“一只张着翅膀的老虎跃起扑向目标,老虎的尾巴高高竖起,与身体共同构成了象征胜利的V形”的图案。自此,机身上就渐渐不画鲨鱼头了,越来越多的战机采用了飞虎标志的涂装。
也有另外一种说法指出,早在志愿队成立以前,宋子文就已经在征求AVG(美籍志愿大队)的标志了。本来迪士尼方面是要选择以龙作为主体,不过后来因为民国政府方面认为龙象征帝王专制,因而才决定采用老虎。不过所有的老虎图案一直到1942年3月份以后,才开始被漆到AVG所使用的战斧机身上。
(2)涂鸦夹克
因为不能保证明天可以活着回来,一部分“飞虎队”队员会尽可能地将最珍贵、最喜欢的画背在身后以示鼓励(如好莱坞当红女星)。这些图案给予残酷的战争以一丝浪漫,何其壮美!
而更多的飞行员会在夹克背后缝上“血符”(印有中华民国国旗,附文字“来华助战洋人,军民一体救护”),以便在跳伞逃生后得到中国居民的救助。“血符”也成为了当时中国家喻户晓的图案。
5.关于最后
1945年8月1日,由于政治原因,陈纳德离开了他奋战了八年的大华大地,回到了美国。
两周后的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正式签署投降书。9月9日,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在南京向中华民国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呈交投降书。
对于自己不能参与最后的受降仪式,陈纳德说:“八年来我唯一的雄心就是打败日本,我很希望能亲眼看着日本人正式宣布他们的失败。”
1958年7月15日,艾森豪威尔总统要求国会晋升陈纳德为中将。18日,美国国会通过晋升他为空军中将的法案。27日,陈纳德因肺癌在华盛顿去世,终年67岁,埋葬于阿灵顿国家公墓。
如今,72年过去了,除少数健在者外,大部分“飞虎队”队员,无论白人、黑人还是华人,都已告别了这个世界。他们有的葬在了美国故土,有的葬在了大洋彼岸的中国。
现在的中国,早已不再需要来自其他国家的军事援助。但我们不会忘记,在那个特殊时期,曾与我们并肩战斗过的每一位朋友。
天空终是属于白鸽的。我们每一次阅读历史,每一次回看那些色彩,也都在传递着对自由和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赞回应
赞!和平时代也不能忘了前人的牺牲,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牺牲本就很不容易。
赞!和平时代也不能忘了前人的牺牲,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牺牲本就很不容易。
好文
感謝樓主
此片空战狗斗战术讲解和理论是非常专业的,我玩模拟飞行时也学过这些战术
鲨鱼图案不仅仅是震慑日寇,更重要的作用是驱赶开鸟类(高速飞行中被飞鸟撞到是非常危险的),保障飞行安全。
顶一下
、陈纳德的选角,要不是那个吊相和雪笳,真不敢和上校相认;
2、P40没有某国政府LOGO就算了,连涂装也省了,对有飞虎队情结的人来说不得不差评!
3、一看到沈光耀的角色就想到沈崇诲,不一样的是真正的沈崇诲在飞虎队成立前就已经牺牲了;
4、飞虎队本质上是一支雇佣军,成立背景是国民政府的空军(包括苏联援军)基本已打空,宋美龄从美国招募了已经退役的陈纳德帮助中国训练飞行员。后者通过和罗斯福私下合作,让国民政府花大代价招到了两百多名当时美军现役、退役的飞行员和地勤,同时买了69架战飞,从美国离岸时还损失一了架,所以最终国民政府拿到手是68架;
5、飞虎队存在的时间很短,美国正式参战后飞虎队就混编进了中美联合航空队,隶属美国陆军第十航空大队,后期的任务主要是驼峰航线的物资运输,也有部分地狱天使小队的队员继续在广西等地战斗;
6、四川安仁建川博物馆有全中国唯一一个飞虎队纪念馆,有很多当时美军的遗留物和战机残赅,和,每一位牺牲的飞虎队员的名字、战绩、生平、故事。强烈推荐。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