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点生气了,凭什么说是营销号。影片之间不能比较优缺点吗?你要是说微博的爱豆,人和人之间是各有优点的。电影片是艺术呀,是可以比较的,谁规定了同类艺术之间不能比较?何况他现在档期几乎相接,其他帖子里也有人比较吧。
见过什么叫营销号吗?你见过不买水军一个个回复去讨论的营销号吗?没有夸妖猫和芳华,说它不如无问好就要被划成营销号?我没有给妖猫打分,芳华分也打的不低。
真的,你说好不好你说出自己的理由,都是可以去讨论,不要上来就定性营销号。
———————————————————
作为一个年轻80后女导演,也许三段故事衔接的不好,台词偶尔很出戏,结尾可以算得上烂尾。
但是这部戏的立意深刻,格局广大。一个导演,技巧、拍摄的方法、故事表达手法都是可以慢慢学习增加经验的。何况作为一个新锐导演,李芳芳做的已经很不错了。不是踩一捧一,妖猫传里面陈凯歌的故事逻辑衔接不上漏洞百出更可怕。
同样是讲wg,冯小刚就是用所谓的文工团的美好时光粉饰太平,然而骨子依然是一种好人没好报,天下人皆负我的消极情绪,像自怨自艾的怨妇。
无问西东很显然增加了很多对人性的拷打和思考。有剧透啊。wg的真实情况很直接地呈现,王佳敏被批斗快死,对这段历史没有一丝一毫矫饰。刘淑芬的跳井,李想的掩盖上升到了一个人性善恶一体的高度。但是导演不止于此,她继续提出来,我们很难去断定好与坏,真与伪,人和事都是真真伪伪,好坏共存的。她不是想赞颂个人或批判个事。而是一个国家整体和个体在灾难和盛世之中,都表现出来的风骨和韧性。但是人性里面有弥足珍贵的东西,却是这个国家生生不息的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时局,也是国运。
妖猫对于国运的理解,还停留在盛极必衰,反常即妖。盛极反衰来自君王和臣子骄奢淫逸和自私自利。历史复杂,格局高的爱是石壕吏吏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而不是君王掩面救不得或者大唐有了你才荣耀的绝世圣母。23333 陈导演似乎拍电影是根据初中历史课本的思想深度来的。混乱无立意,还弄一个无上密,呵呵哒,拿本楞严打人了。服装是和服,大明宫是窑洞,死气沉沉,俗不可耐。这就是他心中的盛唐?真的是历史人文宗教都不甚了解,凸显逼格装神弄鬼能给满分。历史虚无主义真是在夸他,归类历史意淫主义吧。
好电影是有启发的,不只是感人。给无问高分不是因为她形式上的完成度是合格的,而是导演内心和她理解和表达出来的完成度。第五代导演在她这个年纪,还没有一个人站在这个格局上去拍片子(陈凯歌霸王别姬和黄土地不算,现在到底是不是还是他拍的,很怀疑,比现在高了十万个郭敬明)。历史正剧影片,很难拍好,她对影片的高立意,扎扎实实清清楚楚表达出来了。
传统说法,这是士大夫情怀,现代说法,这是中西古今通识教育背景下的新一代导演开眼看世界的格局。
这是中国电影界不属于港台,不属于x圈的一股希望,也是内地新电影应该有的气象,有容乃大。
emmm,我这似乎是长评吧。不管了不接受反驳
为什么会说这部片假?可能导演并没有像小钢炮一样生活在那个年代。但是能看出来导演查了很多的资料。钱钟书的随笔,汪曾祺的散文,梅贻琦的著作。里面很多细节是一比一复原的。文革阶段(五六十年代文革前夕和文革统称了)也非常真啊,带了长辈去看,都说是非常客观合理的。
最赞回应
看完芳华,两个读中文的没有交流的欲望,看完无问西东,我拼命的想找人探讨。士大夫情怀,赞
emmm我对芳华感受不大,觉得过于粉饰太平了。妖猫传还是挺喜欢了,浪漫主义情怀。这部片子其实和妖猫传气质类似,都是偏理想主义和人文精神。相比于芳华个人觉得这部的立意的确高了一个层次了。
关于影片内核的看法,写得很对。
影片中4代中华民族的青年人所展现出的共同的对真实、理想、知识、信念、善意的无畏追寻,在推动这个国家一步步的前进,生生不息。
与片中年代最早的陈楚生所听到的泰戈尔演讲相呼应:
“我们必得明证我们的存在的理由,我们必得从我们各家独有的文明里展览普遍的公认的成分。
现在我是在中国。我问你们,我也问我自己,我们有的是什么,有什么东西可以从家里拿出来算是你们给这新时期的敬意。你们必须回答这个问题。”
拉《芳华》和《猫妖传》来垫背。你们这波营销差评。
是,我今年高三,看完感触到不能停止,物理学家,文革,还有我本来就很喜欢的许光耀,都是能给人带来力量与感动的,下一代呢,他们会记得这段历史么,只怕会被更芜杂的世界淹没吧。
emmm我对芳华感受不大,觉得过于粉饰太平了。妖猫传还是挺喜欢了,浪漫主义情怀。这部片子其实和妖猫传气质类似,都是偏理想主义和人文精神。相比于芳华个人觉得这部的立意的确高了一个层次了。
关于影片内核的看法,写得很对。
影片中4代中华民族的青年人所展现出的共同的对真实、理想、知识、信念、善意的无畏追寻,在推动这个国家一步步的前进,生生不息。
与片中年代最早的陈楚生所听到的泰戈尔演讲相呼应:
“我们必得明证我们的存在的理由,我们必得从我们各家独有的文明里展览普遍的公认的成分。
现在我是在中国。我问你们,我也问我自己,我们有的是什么,有什么东西可以从家里拿出来算是你们给这新时期的敬意。你们必须回答这个问题。”
emmm,OK吧,求同存异啦。妖猫是我觉得的就是一部纯粹商业片
看完芳华,两个读中文的没有交流的欲望,看完无问西东,我拼命的想找人探讨。士大夫情怀,赞
同感,可惜我朋友圈里还没别的人看,反倒是看前任3的好几个,无语。
感觉楼主真的很一语中的,士大夫情怀这个词也说的很对。
完全get到了,是的。我觉得这部片子其实比战狼更主旋律。而且她给我们了一个提示,伤痕文学还是不能很客观去评价一段历史,局限性有点大。或者说文学本身也就很难去评价历史。一笔春秋落,功过后人说。我很喜欢这位导演,她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过人之处。这部片子给第五代导演去拍,大概会拍个稀烂吧。
谢谢,无问西东确实有交流冲动。之前看电影都是看了之后忘。妖猫有强烈的想diss的冲动。无问西东有想讨论的冲动。能引发观众深层次的思考,影片的节奏和留白之外,她确实有可以深挖的东西。电影虽然稚嫩但是佳作雏形已现。导演潜力无限啊
文人意气
有的,也有社会责任感。
63年文革??????
这么假的片子还扭着跟芳华比,算是碰瓷么?
emmm,有批斗会镜头
有批斗就是文革吗?
是,我今年高三,看完感触到不能停止,物理学家,文革,还有我本来就很喜欢的许光耀,都是能给人带来力量与感动的,下一代呢,他们会记得这段历史么,只怕会被更芜杂的世界淹没吧。
但你说,不是文革是什么?
伤痕文学评价历史,大概像管中窥豹吧
Sorry.沈光耀。
patpat,这不是重点啦,不纠结哈
握爪~
小朋友高考加油💪,审美水平很高呀。你们就是下一代呀~
对楼上某些人的历史之差感到惊讶
批斗就是文革?你们只知道文革???文革哪年开始的知道吗?
你只知道文革吗?文革啥时候开始的不知道百度???
我理解你的意思,五六十年代左右算是文革前夕。建国之前也有批斗会。但这都不是重点,安啦~
同感,周围的人没有看,昨天看完电影久久不能平静,很想找人探讨一样,然而大家都是看前任三,我也很绝望啊
个人口味吧,芳华没有打动我也没有引发思考。只能说是很一般很一般的片子。我也问了业界的朋友,他们也说小钢炮捞钱的初衷比做导演好片大。他的影片成不了经典也有点过时。推荐谢贤的芙蓉镇,那才是有思考的经典。
看来这片子也只能说说格局了…
照你这么说,文革可以叫改革开放前夕了
拉《芳华》和《猫妖传》来垫背。你们这波营销差评。
是谢晋好吧。。。谢贤是谢霆锋他爸。。。。
要说赚钱,本片赚了清华一笔还要再赚全国人民一笔。。。。都是商业片就不要装白莲花了
前面是不是傻??文革十年,62年没文革,但已经是那个风气了,而且后面黄晓明回来找章子怡那段就明显文革时期啊,家都被封了,难道要大屏幕写一个大大的这是文革你才看得懂?
文革前和文革完全不一样好吧。。。去看看毛泽东的谈话,多去了解具体历史吧
如果你要说批斗的风气,现在也一样啊,你看现在帖子里不就是文革风气吗
不一样吗?党史上几次内部整肃,土改,三反五反,哦对了,和兄弟苏联还有红色高棉相似的地方不是一点
这个话题太大了,问题是根本就不是文革啊
我发现现在的孩子不了解历史,把改革开放前的黑历史都叫文革
先握爪,谢谢呀。然而我是真的对妖猫意见很大。捞钱的商业片,这个是陈凯歌自己对这片的定位(业内朋友说的)。四不像的服饰、四不像的唐城。真正的佛经里也和陈凯歌的无上密没啥关系。真正的唐朝也和他的唐朝没啥关系。内涵和我想象中的也有挺大出入。我也看了一些很好的分析,我觉得网友比陈凯歌有才哈哈哈哈
不好意思哈哈哈哈,写错字啦。他们俩名字好像,笨笨的我。文革不是point,层主安啦~没事的,都可以交流意见
额,我不是营销呀。其他讨论里也有相似的观点。同档期影片中的比较是无可避免的。微博不许爱豆互相比较,咋们在豆瓣里讨论一下也可以哒~多交流吧
话题太大就不要讨论啦~咋们来终结这个话题吧。patpat~
刚看到你的回复的时候,我有一丝不爽,马上就想反驳你,但是意识到我没有史实依据,而且盲目自大的争辩只为输赢对错这不正是键盘侠的作风吗?我可不当键盘侠!哈哈哈哈,百度百科上说批斗是文革术语,所以字面上我是错的。但是我依然觉得文革不是突然出现的,批斗这种形式也不是文革才出现,只不过文革中批斗更加广泛以及典型。以上是我的观点,没有史实依据,等我找到史实依据之后再来回复你,也许若干年后,哈哈哈哈。不说了,抓紧期末复习啦。明年高考加油呀!!
太爱这部电影了,一心想护着,有点脑残粉征兆。哈哈哈哈哈哈
emmm,猎场在我心里依然五星。三生两星半,审美差异不可避免。我自己评分很多时候是去平衡一星,不会完全客观去打。三生那时候才2、3分,也是说不过去,才去拉分的。但是这不是去diss我审美的理由呀,有点难过诶。。。
哈哈哈,米兔。看片开心就好啦,多交流哈~
层主get到我的意思,感恩~
我觉得无问和妖猫传不是同一种类型的没办法比,这两部电影我都非常喜欢。但是芳华和无问比起来,我觉得冯小刚不配。
1.根本不是同档期,《芳华》和《猫妖传》都快下档了。2.《芳华》《猫妖传》这两部,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但已经被广大观众证明了“值得一看”,而这部至少目前没有。拿两部已经被证明的电影,为一部还处在口水中电影证明,太不妥当了。3.《猎场》《三生三世》都能5星的楼主,拿已被证明的《芳华》《猫妖传》来为还处口水中的《无问西东》当垫背,你觉得你所说的公正可信吗?
嗯嗯,可能是这几个契合度不高吧,瞅了一眼你的主页,你高分的好多片我也是喜欢的。这部片角度不同吧,我也在反思我是不是有李芳芳是女性导演叙事方式更柔和带来的感情加成。
我觉得一部电影被不被证明不仅仅是档期内的时间,而是要很长很长的时间。何况无问昨天刚上,评分已经超过妖猫了。文艺片和商业片的套路是不一样的。很多观众认可,有的时候只能说明是一个成功的商业片。三生我不解释了,之前也写过是平衡分数去的。猎场确确实实我认为是好片。我也没有想让别人认为很可信啥的,只是表达了一下自己的观点。观点当然会不客观。所以在反思,虽然我不喜欢这两部片,但是我觉得他们被很多人认可还是及格的。
嗯嗯~求同存异的。是的,同类型相比,小钢炮有点平庸
好哒~等你的感想来交流啊。我个人意见还是安利
小钢炮的电影还是拍给大多数人看的,俗称“老百姓”,剧情流畅,以“容易看懂”为原则,看不懂的地方有旁白,这些特质都是我最讨厌的。
很好看,眼泪止不住掉。
是的,我最讨厌的是他一系列片子都是四九城和大院有关的。不喜欢京圈目中无人和大院子弟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好像很接地气很理解民众生活一样。冯小刚自己本人经历的文革和大部分人的还是不一样的。他是当事人,但是他的浅白和怀旧去是刻意的,是去和民众套近乎。无问不是当事人,但是导演的角度站的很好,在一个晚辈去看历史,格局大还不出错。
同泪目,这种落泪状态还比较自然。不会像coco那样哭得喘不上气,哈哈哈
正好相反,虽然我不喜欢冯导的芳华,但他这样的拍片风格我十分赞同。导演是讲故事的人,如果为的只是那一小部分象牙塔里的人去讲述,那何必还争论什么曲高和寡呢?让更多的人能看懂,让更多的人可感悟,而不是总感叹人在高处不胜寒
你并不了解你所谓的京圈,也不了解那个年代
同意,芳华的表现手法是非常适合面向大众的,院线上映的电影既是商业制品,也是艺术创作,这两者并不矛盾,需要导演自己拿捏平衡点。
那时代知识分子是真有情怀,到现在的人看来都是矫情。。呵呵
看不懂你论述东西的逻辑。一面可以以“影视作品评判为主观感受”的标准给《猎场》和《三生三世》为5星;一面又以“影视作品评判为客观事实”的调调评价《芳华》和《猫妖传》差《无问》一大截。一面论述一部电影被证明需要时间;一面又论述《无问西东》分超过了《猫妖传》,来诠释《无问》已某种形式地被证明。你的世界,居然可以在两级如此跳跃。
如果你是营销号,你的雇主估计要给你差评了。如果你不是营销号,那我只能说我们不在一个频道。
不用回了,祝你下午快乐。
下午愉快啦~你见过这么喜欢回复别人的营销号吗。。。真的就说说自己的感受就被讲营销号,还是有点委屈的
我确实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我也有很多混京圈的朋友,小时候也在四九城和大院长大,也能理解京圈的义气和傲气。但是我依然不太喜欢也不太习惯京圈人际、作风和思维,这不影响成为朋友。这个可以讨论,我很好的朋友就是京圈人,也很喜欢京圈。我本人更习惯于新北京的距离感。
他们是真有情怀,非常真挚
文革一段确实不错,但还是有很多符号化的呈现,应该说全片都是一堆文化符号的集合,芳华要好的多,它是有体触的,所以还是说问个一段拍得最好,因为虽然也是符号化,但还是相对铺开了一些立体的人和情感,而不是一味的鸡汤,同样的事情在不同人的眼中理解会不一样,所以芳华很好,在你看来,是耿耿于怀的个人的自怨自艾,而在另一些人眼里就是粉饰困难的鸡汤呼吁片子停在小萍独舞镜头的也不在少数,但是镜头却在继续,因为芳华没有像你说的停在个人命运的不平不忿,它的角度是温暖的,最后落到心安上跟这部不问东西其实本质差别不大,但是芳华轻盈的多,这部就用力很大,所以也有很多人不喜欢,对我来说,两部都不错啊,希望这样用心的作品更多
没必要这么说,我觉得有点给《无问》招黑。《妖猫传》题材不一样,不好比较,至于《芳华》,它是单线叙述,《无问》是多线,拍摄上感觉有瑕疵,不过题材很讨喜,受众小。
还没看片子,先来看看评价的,说实话当我看到介绍是位年轻的女导演导的时候就很想去看,女性导演的思维和如今大多数男导演的还是不一样,应该会有独特视角和更细腻的手法,而年轻一代和老一代相比,我更相信年轻一代对艺术的追求。电影不外乎讲人性讲情怀,或者看画面看技术,只要有一样好的,就值得进影院了,期待。
赞你
没错
没错
我个人喜欢《妖猫传》,但是网上爆出导演抄袭,暂时不会去看这部电影
非常同意标题
你喜欢你的《无问西东》就行了,干嘛把《妖猫传》给搬出来?两个不同类型的片子。
是的
这样比,很拉低无问西东的档次
妖猫和芳华我也特别喜欢,无问西东确实格局高些
同意!而且告诉中国人,美国当年帮了我们很多,不要天天怼美国!无脑五毛退散
无问西东>芳华>妖猫传
赞同!!!
现代人太浮躁太自我了,就像片中所描述的那样,那个年代的西南联大有静坐听雨的修为淡定,有投笔从戎舍家为国的笃定信念,和平年代里又有为国鞠躬尽瘁贡献青春的铿锵热忱,而到了今天的清华,出镜的却只有奶茶妹妹和已经去世的猫馆长了。。。思维不在一个频道上真的是无法沟通的。鸡同鸭讲大抵如此。懂得人自然会懂,不懂的人永远不懂。
能不能与芳华比,不予评论,但是说到假,实在不敢苟同,至少王力宏那段是真实的历史存在,很多清华人在校的时候都知道的一段历史。而二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的那两段,都是历史的缩影,现代的这段确实故事薄弱了一点。
你还是好好学学历史再发言吧
你说烂尾就烂尾啊
芳华和妖猫可不是一个格局啊
妖猫传和无问西东不是一个类型的,不能比较,不过自我感觉比芳华好看些
同感。
格局高,但没拍出来,让人看着像无脑吹清华,又有什么用呢
这碰瓷碰的。。。另外吴亦凡没演过三生三世
赞同楼主看法,这个电影我觉得很好,应该是国内能够公映的,批判上世纪60-70年代最深刻直接的影视作品了。 通过不同时代背景下几个追求“真实”的故事,热情大胆的赞美了国民政府领导的全民抗战,无情的揭露了60年代黑暗的非人社会,尖锐的讽刺了改革开放后社会的虚伪。恐怕也只有辅以清华园的背景,才能通过审查,编剧真乃神人
很喜欢无问,二刷还是泪流不止,一部好的影片应该给予人触动和反思,它给我的,就是很长时间的反思,对自己在走的路和做的事。
《无问西东》英文名叫“forever young”,大概意思是说人心应该永葆纯真,做事能像少年一样尊重自己内心的选择,不把利益得失放在首位。恰好《妖猫传》里也刻画了有少年气的白龙一角,白龙选择了守护杨贵妃,付出的代价是什么?自己的肉身被毒蛊吞噬,由人变成了黑猫。这真的做到了不计代价,不计后果,无问西东,这是极致的少年气。反观《无问》,张震在职场斗争中选择了磊落,不撕x,不勾心斗角,后果是什么?——被辞退然后跳槽升职。即便后面又放弃了报复David的机会,仍然对自己职业没啥实质性影响……这个跟随自己内心(无问西东)的代价几乎是没有的。给人感觉,任何有张震一样工作能力的人都可以不屑于费脑子的办公室争斗,反正这家工作黄了,我还有更好的去处。后面纠结于是否继续帮助四胞胎,选择继续帮助的经济压力也几乎没有在电影中体现,给人感觉这些付出对一个中高层管理精英不构成负担。所以从剧本矛盾冲突的深刻成度来看,妖猫传更好
感觉楼主并没有看懂《妖猫转》,另外,除了《霸王别姬》和《黄土地》,陈凯歌的《孩子王》、《荆轲刺秦王》、《和你在一起》也很牛x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