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自曝成分,我是扎斯林,不想讨论的直接骂我就好了。
先说点大家知道的,最初这部电影应该是本蝠solo,大本自编自导自演,在剧本(反派是丧钟,衔接《正义联盟》彩蛋)已经完成的情况下,大本先是退出了导演,换了数个导演后,落到了拍过《猩球崛起》的马特里夫斯身上(我还挺喜欢《猩球崛起》的)。马特里夫斯原本宣称还是本蝠,后来开始改剧本、大本辞演、最终确定为独立宇宙的罗蝠,宣称“最真实的超级英雄”,但是他真的真实吗?就说几个槽点,马导不如扎导的槽点。
1.全片太黑了,比扎导还要黑。扎导被诟病的“黑暗”,在马特身上表现更甚,全剧几乎都是发生在雨天及黑夜。
2.罗蝠的体质问题。本蝠被诟病的,就是被边缘化,但是正联中,就他一个普通人,也不像钢铁侠,拥有的高科技也不足以去打外星人,打毁灭日还得躲技能,清类魔已经是极限了。但是罗蝠的钢铁下巴,可以直接进入正联硬刚达克赛德啊,相信到时候大家一定能看的很开心啊。
3.最恶心的一点,罗蝠和企鹅人的追逐戏。BVS和ZSJL中,在台词中都会提到,英雄和反派的战场是无人居住的场所。而其他超级英雄作品中,如果英雄和反派误伤了路人,那肯定是引起矛盾、与剧情有关的。比如BVS开头,美队3的泽莫男爵,《旺达幻视》中旺达控制居民。而企鹅人还知道让其他车辆闪避,罗蝠却不在意其他司机的死活。
蝙蝠侠作为孤儿,能够对市长的儿子共情,他就没想过公路上的司机们也是有家室的,他这一次冲动的追逐(又不是必须立刻就抓到企鹅人),又会造成多少无人关注的孤儿,再产生一个谜语人?
贝蝠能够为了哥谭的安宁,承担恶名好几年,《黑崛》结尾,孩子们看着窗外蝙蝠侠开着飞机带走核弹那满怀希望的的场景,我看一次哭一次,这才是英雄。本蝠的电影不多,但ZSJL结尾母盒爆炸时慷慨赴死也是很让人触动。而多次提及“不杀原则”的罗蝠,却坦然接受无辜群众的牺牲。
如果我是哥谭市的居民,本蝠没有不杀原则,但我不会害怕他,因为我不会去做卢瑟手下的坏人。但我会害怕罗蝠,因为我及家人朋友,真的会被误伤到。
> 我来回应